摘要:本文以《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環節為視角,以學習行為為本,以專業知識與理論的掌握為目標,從教學目標、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考核以及教師考核機制五個方面探討《財務管理》教學環節的創新。
關鍵詞:財務管理;教學改革;考核機制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推進,融資成本優化、投資收益的評估、資金周轉、股利分配、并購與重組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主旋律,資本保值增值成為企業共同的目標,財務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課程的社會價值不斷突顯。教學環節的創新是《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的保障。
一、以學習行為為本,細化教學目標
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傳授資金管理的理念、理論、方法,培養學生管理資金的能力。教學環節的設置和教學方式的選擇是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理論的保障。有效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方式應該以學習行為為導向。從教學環節來看,課時的多少、作業量的大小、答疑的頻率,體現教學的精細化的程度,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學課時的設置、課后作業的布置、答疑的安排應該依據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來設定,而不是僅僅從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來考慮。從教學方式來看,大多數的教材每一章節都有教學目標,落實章節的教學目標,除了考慮教學內容以外,還必須考慮教學方式的選擇,有效地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學方式有描述式、推理式、啟發式、舉例式、案例式、情景式等等,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應以學生學習為導向,以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為中心,從而保證教學的效果。
二、增加理論教學課時,夯實理論功底
財務管理課程的目標雖是培養學生管理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實現資本增值的執業能力,但是理論是執業能力的專業功底,理論教學是根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籌資、投資營運、分配等財務活動,比較廣泛,融合了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理論性以及綜合性較強。由于學生初、高中階段,社會實踐活動少,經濟基礎知識普及不廣泛,學生缺乏經濟活動的體驗以及對經濟的敏感性,制約了自身專業理論的理解與掌握,為此有必要細化理論教學。目前該課程的理論教學是48學時,偏少。理論教學的課時數,直接影響到理論教學的廣度與深度,關乎到學生專業功底的厚度,增加理論教學的課時數是夯實學生職業理論功底的關鍵。
三、強化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駕齊驅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圍繞資本保值增值展開的,其主旨是為了培養學生管理資本的能力,從而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目標。理論教學揭示的是經濟現象的本質、規律以及方法,企業財務活動是錯綜復雜、千姿百態,為此,執業的判斷能力的水平是關鍵。實踐教學是提升學生執業判斷能力的關鍵體驗環節,也是把專業理論轉化為執業能力的重要轉換媒介。目前,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方式有案例分析研究、財務管理軟件實驗,課外實習缺乏。此外,由于課程考核制度重理論輕實踐,與理論教學課時相比,實踐教學課時嚴重不足,停留在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層面上,沒有起到培養學生執業能力的作用。為此,強化實踐教學,一方面,增加實踐環節的教學課時數,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學生課外實踐。通常一般高校會在大學四年級第二學期安排實習環節,但作為學生執業能力培養來說,課外實習不足。可以每學年的暑期安排學生課外實習,依據專業特征,建立分層次、分目標的課外實習環節體系。
四、加強過程性考核,提升教育效果
考核機制是學習效果的重要檢測與保障。目前財務管理血課程成績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兩部分,平時成績比重偏低,一般占30%左右,以作業成績為主;期末成績比重偏高,一般占70%左右,采用的閉卷考試的形式。在這樣的考核計分方式下,學生平時不重視知識的復習與積累,重在考試前的突擊,不利于形成扎實的專業功底,因此,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必須加強過程性考核,更改計分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目標,增加作業的批改和考試的次數,同時,改變輕平時成績、重期末成績的計分方式,提高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促進學生重視日常知識的消化與積累。此外,積極推進輔導答疑,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方式,不僅僅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五、改進教學激勵機制,保障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保障,取決于教學投入,除了教學設施的配置外,更關鍵在于教師的投入,從備課、課堂教學的設計、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式的選擇、作業的批閱與評講、考卷的出題、批閱與評講、答疑安排等等,都需要教師花更多的時間精心組織與執行。目前,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影響了教師教學投入的積極性。國家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質量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為此,提高教學在考核評價機制中的地位,鼓勵教師對教學投入的積極性,保障教學質量。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環節是教學質量與效果的保障,以學習行為為導向,以教學激勵為依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駕齊驅,增加課程理論教學課時與實驗教學課時,積極拓展課外實習,改革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的計分模式,實現培養學生既具備扎實理論功底又具有執業判斷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德武,馬永強.中國財務管理教育改革發展30年回顧與展望[J].財經科學,2008(11)
[2]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05(12)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2014年度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會計執業能力培養的《財務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對策研究”(13051309),項目負責人:朱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