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俄羅斯莫斯科109807)
敦煌文化博覽會:開啟開放與包容的新紀元
尤里·塔夫羅夫斯基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俄羅斯莫斯科109807)
歷史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相遇。其中,敦煌一枝獨秀,成為知識交流中心和文化傳播的重要節點。如今,一年一度的敦煌文化博覽會將開啟開放與包容的新紀元,重現并弘揚漢、唐、明絲綢之路的輝煌。
絲綢之路;“一帶一路”;開放包容
45年前,我完成了畢業論文《四十二章經:最早的漢語佛經》,從列寧格勒大學東方學院畢業。我的導師,蘇聯敦煌文獻學的權威列夫·曼斯考夫(Lev Menshikov)對論文當中的佛經翻譯和評論非常滿意,他說:“年輕人,我希望將來你能前往中國,去敦煌看看,但估計到下輩子了。”
這是上個世紀60年代后期的事,當時中蘇關系處于“冷戰”的冰封期,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機會渺茫。但就在今天,能來到這里,作為嘉賓在第一屆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發言,我倍感榮幸!
我的個人夢想之所以能夠實現,得益于14億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主席于2012年提出了這一戰略,接著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顯而易見,這些偉大戰略的實現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因此需要具有戰略遠見,并對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這些新思想來自于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取得的輝煌成就,而這些成就又得益于一種獨創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制度——“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00多年前,社會主義主要理論從俄羅斯和西方傳入中國,而其中關于“中國特色”的部分則源自于2000多年前傳入的佛教,它根據中國的現實對社會主義理論進行調整,從而避免了“蘇聯模式”的嚴重錯誤。中國從佛經借鑒而來的,是釋迦摩尼教義的核心:包容。在中國,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諧共存,成果顯著;工人、農民以及商人都能成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香港、澳門和臺灣只要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就可以享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占據人口1/10的少數民族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繁榮發展,并保持其民族傳統、語言文字和家庭生活方式;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傳統宗教學,在保護和修建宗教場所、出版宗教教義、促進宗教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幫助。
現如今,我們見證了在開放包容道路上向前邁進的一大步。此時此地,就在敦煌,我們成為開創歷史新篇章、創造世界新市場的一部分——21世紀文化交流市場。歷史上,絲綢之路沿線曾有數不勝數的集市市場,中國的絲綢、銅鏡,中亞“飛馬”、玉石,以及來自波斯、印度、羅馬和其他各地的貨物在此交易。其中,敦煌一枝獨秀,成為知識交流中心。在廣袤無垠的沙漠腹地、這片生機勃勃的綠洲之上,數代僧人不懈努力,在山洞里、在寺廟中,創造了一種世人皆知的語言。這些古代的科學家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翻譯體系,將使用字母的梵文書寫的佛經翻譯為使用音節的漢字。借助于這種翻譯,他們促成了兩種偉大文明的價值觀的相遇,帶來了新的繪畫、雕塑、建筑甚至徒手格斗的方式。今天,在甘肅絲綢之路沿線的主要城鎮——敦煌、瓜州、張掖、武威和河西走廊沿線的其他城鎮,玄奘、鳩摩羅什兩位高僧,以及其他眾多高僧仍備受后人稱頌。
我希望一年一度的敦煌文化博覽會能夠開啟開放與包容的新紀元,重現并弘揚漢、唐、明絲綢之路的輝煌。坦白說,我認為習近平主席和中國歷史上漢、唐、明盛世的領袖一樣,他們一樣高瞻遠矚,具有開放包容之心;能夠抓住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最機遇,弘揚國力;他們歷經戰火洗禮,帶領中國人民走出災難,走進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絲綢之路”一詞來自于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此之前,中國人將這條線路稱之為“西域路”。我們可以將“一帶一路”看作“西域路”的新提法。這一提法具有地理、經濟和文化層面的新含義,它將東半球大約100多個沿線國家囊括其中,構成由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以及輸油管道所組成的巨大網絡,從而形成包羅萬象、數萬億的商貿區;它將促進商業貿易快速增長,幫助沿線發展中國家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它將形成高校、博物館、圖書館和研究中心的亞歐網絡和新的旅游線路。
G112
A
1005-3115(2016)20-0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