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有真
(新興縣博物館,廣東云浮527300)
現代博物館創新管理模式研究
馮有真
(新興縣博物館,廣東云浮527300)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博物館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公益性文化事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而博物館是公益性文化事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我國博物館的發展情況來說,長期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導致文化和經濟資源的浪費,影響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我國博物館的管理模式不僅制度不合理,而且在人性化管理方面比較欠缺。本文闡述了我國博物館管理模式的現狀,并對現代博物館管理模式創新進行了分析研究。
現代博物館;體制創新;管理模式
現代博物館管理模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并依據博物館事業自身的發展而形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體制的改革速度比較快,然而事業體制的改革相對較緩慢。因此,影響了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整體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組織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們和國計民生的關系并不是特別緊密,在轉型過程中,總體比較落后。博物館的規模差別比較大,館藏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其在改革中面臨著發展的困境。
我國的博物館事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就20世紀80年代來說,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體制下,主要由政府投資,從中央到地方實行統籌安排,進行博物館的建設。80年代初期,提出縣級行政區也要有自己的博物館。因此,博物館事業在計劃指導下發展,博物館管理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政治服務。從80年代開始,我國和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因此,和世界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逐漸增多,我國逐漸認識到發達國家對博物館的重視程度,它們將其作為評價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準,主張建設更多數量的博物館,以數量取勝。在這期間產生了基礎條件較差而且基本功能不完善的博物館。到了90年代,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引入我國,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各級政府紛紛重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很多城市建設了符合現代化發展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建設屬于大型投資建設,主要為了改變城市的形象,體現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因此,未能將其社會功能作為建設的目標。所以,很多建設過于追趕進度,影響了建設效果。而且,逐漸形成了國家文物局和地方文物管理部門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在博物館經費的籌集、人員的任免等方面,都在國家管理機構統一的管理下進行。所以,博物館就相當于政府的派生機構,具有一定的行政級別,管理模式不靈活,主要由政府對其進行撥款。在人員的任職上,一般采用終身制的形式,政府為其發放全額工資,干部主要由上級進行委任。很多業務活動受到前蘇聯的影響,特別注意收藏藏品,并重視對其進行保管和研究。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博物館缺乏相對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受政治的影響較大,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不能滿足現代博物館事業發展的要求。而且,導致其逐漸僵化,影響了民眾的參與,不利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進入新世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很多地區博物館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減少了對其的影響力,給予一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博物館自身發揮其藏品的價值,大力開發旅游產品,通過出售紀念品、提高門票價格的方式,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還有一些博物館,將博物館作為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手段,甚至只開發其旅游價值,將博物館承包給一些個人或者單位,分離了文物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影響了博物館的長遠發展。在地方政府的指導下,各個地區紛紛開發博物館文物資源,并將其進行市場化經營。因此,博物館基本完全陷入市場經營的誤區,過度重視其經濟效益,而完全忽視了博物館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等,違背了其發展的初衷和本質,不利于博物館的長期發展。到現在,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博物館事業面臨著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仍然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公益性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博物館管理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宏觀管理,主要是國家對其進行綜合性、整體性的管理,嚴格實施國家博物館事業建設和發展的大政方針,并制定一些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劃和領導博物館事業的諸多工作;二是微觀管理,主要在博物館的內部進行科學化管理,并組織和實施博物館的全部工作以及開展的多項活動,保證博物館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在保證其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經濟效益的發展。
(一)健全的博物館法人制度
在現代事業管理模式中,法人制度是其中的一項基礎制度。擁有完善的法人制度可以更好地實現所有權、經營權的分離,擺脫政事分開的局面,保證博物館的主體地位,并實現其經營的自主權,防止出現權責不明、推諉責任的情況。在經過改革之后,各個區域的博物館將五年作為一個周期,從而可以制定有效的運營目標和計劃,推動博物館的自主運營。另外,通過建立外部評估機制,加強對博物館的管理,還要及時向社會公開評估的結果。
(二)多元的投資和經營補償模式
博物館是公益性組織,因此,政府要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在過去,政府的投資模式比較單一,也常常因為投資的限制影響了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因此,政府不應包辦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要對其進行合理撥款,保護一些既定的文物藏品,并支持一些日常管理。而在發展項目、設施改善等方面,就需要博物館自身努力,可以通過吸引社會投資的方式進行。
(三)科學的領導和人事管理制度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博物館的領導和政府的聯系緊密,具有一定的行政級別。因此,不利于博物館的現代化發展。目前,很多事業單位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會化經營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博物館可以實現人員自主招聘,進一步完善了員工競爭上崗、考核制度,并健全獎懲責任制,保證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合理保護
現代博物館的發展要求實行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共同發展。制度化管理可以提高博物館運行的效率,并規范人員的行為;而人性化管理可以保證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員的潛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博物館建設中,并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精神。同時,還要實現資源來源的多元化,實現多樣化的經營。一方面,博物館可以采用展覽和經營開發的方式相結合,從而實現收費的合理化;另一方面,還要積極研發、生產和銷售旅游紀念品,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豐富資金來源渠道,從而推動博物館的高效發展。
(二)靈活開發
博物館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深度挖掘館藏文物的文化價值,創新形式,從中體現出豐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引發觀眾的共鳴,保證展覽的效果,增強博物館的吸引力。
其一,從平面宣傳向空間過渡。在博物館的發展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強有力的宣傳,比如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同時,也可以借助一些非常規的媒體進行宣傳,比如博物館宣傳介紹、旅游紀念品等,傳達出本館的特色,從而帶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的感受力,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
其二,由器皿物件向故事性發展。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每一件都有其蘊含的故事,或者闡釋著民族的文化精神。當觀眾在進入博物館之后,通過自行觀察一些文物,然后通過聽解說員的講解,從中獲得一些文物知識。因此,不僅要對文物進行觀賞,還要深刻挖掘其背后蘊藏的故事,對其進行真切地感知。當觀眾感受到文物中蘊含的深層次的精神力量時,會從本我進行反思,并尋到自己的根,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
其三,人力資源的開發。博物館除了要具備豐富的館藏資源,還需要擁有優秀的講解人員,使文物的價值大放異彩。因此,講解人員不但要具有優秀的專業素質,還要能夠充分運用社會知識,針對不同的觀眾進行講解。而且,博物館要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聘請一些專業人員,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教育。另外,還要對人員進行基礎教育,拓寬培訓的方式,充分和博物館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發揮人員的優勢。
(三)深度利用
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基礎上,要對文物進行深度的利用,豐富文物的利用格局,吸引更多的受眾人員,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博物館要轉變管理理念,按照不同的需求合理規劃開放時間。當在旅游淡季時,則可以縮短開放時間,減少資源的浪費;而在旅游旺季時,則可以適當延長開放的時間,充分利用資源。而且,要針對環境的承載力,合理控制參觀的人數,提高參觀的質量。同時,博物館要充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對于文物要開放展出,但對于一些珍貴文物,可以將其放置到展覽柜中,也可以通過一些鏡子的反射原理,讓觀眾感受到文物的特征和魅力,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精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體制的改革速度比較快,然而事業體制的改革比較緩慢,影響了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整體發展。我國博物館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進入新世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很多地區的博物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到現在,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博物館事業面臨著發展的重要時期,公益性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目前,博物館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難題,因此,要對其進行合理保護,靈活開發,還要深度利用文物資源,充分挖掘博物館的魅力和價值,在實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精神傳承時,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
[1]關亮亮.針對現代博物館管理模式的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17).
[2]郭閣文.博物館管理模式的創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
[3]陳文秀.民俗博物館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的研究[J].文物世界,2016,(3).
G261
A
1005-3115(2016)20-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