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記者 劉暢
“紅海”變“血?!保?/p>
文 AO記者 劉暢
SUV市場已從傳統藍海變為紅海,開年便迎來的一大波自主品牌SUV“官降”和低價上市,究竟意欲何為?
2015年車市的日子不算好過,但是在整體增速放緩的情勢下,自主品牌卻一路逆襲,雖然轎車市場可謂兵敗鎩羽,但SUV卻立下汗馬功勞。SUV作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看來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了熱??v觀2016年,嘗到甜頭的、沒嘗到甜頭的自主車企,無一不將SUV列為重點發展對象。
今年3月26日,吉利博越上市。其9.88~15.78萬元官方指導售價以及4000~6000元不等的廠家購置稅補貼,更是令眾多的消費者高呼“買買買”,似乎在之前哈弗官降點燃的新一輪自主品牌SUV價格戰上加了一把熱油。
上市不到10天,博越的訂單便已突破兩萬,這場因低價引發的購車熱潮好像并沒出乎之前媒體的預料。帶著心里的疑問,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東五環朝陽區重興寺的吉利汽車4S店。
并不是所有吉利經銷商都有博越車型的銷售權,以記者所在的北京為例,吉利品牌授權經銷商共有五家,但授權允許銷售博越的經銷商僅為兩家。
目前北京市的兩家經銷商在地理位置方面可以說都比較偏,分別位于東五環外和南六環外。兩家經銷商的銷售策略基本一致,訂金均為5000元,提車周期在下單之后兩個月左右,沒有現車,但這絲毫擋不住博越銷售的火爆。
周二的下午,店內人并不算多。展廳中央擺放著兩臺不同配色的博越樣車供來店的客人參考。“前幾天清明放假的時候,來看車的人那叫一個多!”銷售告訴記者,由于新車上市,現在來店里至少一大半的客人,都是奔著博越來的,目前已經訂出接近200臺。
記者也觀察到,在店里的約一個小時時間里,來店的幾十名客人都曾駐足在瑪瑙棕那臺博越展車前細觀。記者上前與一名獨自前來的男性客人攀談,男子直言,自己不為別的,就是來店里看看打聽一下除了購置稅補貼外,有沒有其他店內的優惠活動?!百I是決定要買了,就想最后再確定一下購買渠道,爭取再便宜點?!?/p>
從銷量上看來,雖然“官降”與低價牌并不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唯一手段,但卻絕對是最有效的手段。
SUV市場已從傳統藍海變為紅海,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眾多車企都采取“官降”的形式提升產品競爭力。2016款哈弗H6已進入8萬元級價格區間,繼哈弗H6宣布“官降”后,今年3月22日長安新款CS75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9.28~13.98萬元,此次推出的全新入門級車型,相比老款車型售價進一步下探,降幅達到1.6萬元。
“官降”的背后,正顯示著車企們幾年前對當今國內SUV市場火爆的預判,紛紛爭相推出自己的標桿、旗艦車型,以圖搭上SUV的“順風車”,爬出2015的低迷,好好走上一波銷量。
拿吉利來講,在今年2月3日,吉利汽車正式發布公告稱,在汽車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的2015年,吉利汽車逆勢崛起,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實現22%的增長。吉利汽車計劃2016年銷售60萬輛,增幅約為18%。
有觀點認為,正是因為一直在SUV領域缺少拳頭產品,吉利才一直難以施展拳腳。2016年隨著博越的上市,吉利將開啟SUV元年,并還將陸續推出豪情X6和帝豪跨界SUV“GS”三款產品。吉利今年計劃的60萬銷量里面,SUV更是要扮演撐起45%銷量的主角。

自主品牌SUV已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看來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了熱。
在國內SUV市場,哈弗H6目前還是第一陣營的領頭羊,月銷過萬輛的SUV車型,H6的隱患可能更多來自于其他自主品牌的沖擊,作為緊湊SUV市場常年的銷售冠軍,哈弗H6在問世5年之間并未進行更大的更新,而相比于吉利、傳祺的已經發布或即將發布的SUV產品來講,哈弗H6除了品牌的先入為主,并未具備充足的競爭力。長安CS75同樣如此,在問世后,只增添了四驅版車型,而未進行其它重要產品更新。
而第二陣營多以奇瑞瑞虎5、海馬S7、江淮瑞風S5以及比亞迪宋等車型為代表,較為出眾者月銷量近萬輛。近兩年寶駿560、廣汽傳祺GS4等低價高質的車型涌入SUV市場后,包括瑞虎5、海馬S7在內的尚未降價的車型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從銷量上看來,雖然“官降”與低價牌并不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唯一手段,但卻絕對是最有效的手段。
“這是個非常合理的現象,這次博越上市的定價,即代表了自主品牌需要在這個價格上尋求性價比方面的競爭力,并且延續自己的制造風格?!眹鴥绕囋u論員凌然告訴記者,在中型SUV這個概念上,如果自主品牌的價格方面再高上一些,可能就會失去和合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自主品牌高端化的路子應該是高舉低打,品質、技術向合資品牌看齊,價格向中國品牌看齊,才能有較大的銷量,讓你的優勢得以通過足夠量的車主來形成得口碑,進而提升品牌形象。在中國汽車價格整體向下的趨勢下,你只要能保持住現有的價格,那么實際上就意味著品牌溢價得到提升了,直到與國際品牌平起平坐。凌然認為,價格本身就一直是“中國制造”的優勢因素。國內企業研發投入普遍薄弱。但節省下來的巨量資金都直接的進入了制造領域。
“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汽車上‘看得見’的配置都在降價,而‘看不見’的配置可萬萬不可偷工減料?!绷枞慌e例,鐵皮變薄,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在“看不見”的配置上減價的方式之一。
“這也是很多消費者認同合資品牌的原因,合資企業的車輛標準是國外固有的,就算企業想把鐵皮突然變薄都無法通過。”凌然如是說。面對不可思議的價格,除了讓消費者多了解和冷靜以外,政府更要做好一個監管者的身份,增強安全標準。如果最終價格戰打成一鍋粥,那么企業必然會從“看不見”的配置降價入手,最后被坑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