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事件

3月30日,在上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斯柯達汽車在捷克簽署諒解備忘錄,斯柯達將在未來5年向中國市場累計投入150億元人民幣,并計劃入股上汽大眾。
這一計劃仍需待中國政府批準,但若進展順利,上汽大眾的股東將由目前的上汽及大眾兩方,變為上汽、大眾、斯柯達三方。然而,上汽大眾中外股東的持股比例不會因此改變,預計斯柯達將在大眾持有的50%中分得不到5%的股份。
“斯柯達入股上汽大眾不到5%的股份,只具有象征性。”斯柯達中國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斯柯達更多的是希望通過持有上汽大眾的股份,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市場的關系。
數據顯示,去年斯柯達品牌全球銷量達105.6萬輛,同比增長1.8%,銷售收入達125億歐元,其中在華銷量28.2萬輛,中國市場已連續第六年成為斯柯達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然而,2007年就進入中國的斯柯達品牌,近年來發展并不理想。據乘聯會統計,2015年,其旗下B級產品速派累計銷量1.8萬輛,同比下滑38%。這款與上汽大眾帕薩特同平臺的產品,僅獲得后者不到十分之一的銷量。不僅如此,包括昕動,以及去年換代上市的全新晶銳等多款產品的銷量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在這次“象征性”入股背后,斯柯達還制定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大SUV戰略”,未來五年,斯柯達將通過上汽大眾在中國市場投入150億元,用于開發斯柯達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以及多款SUV產品等車型。在銷量方面,據媒體報道,斯柯達計劃,到2020年其在華銷量要翻一倍。
目前,上汽大眾旗下的SUV陣容也并不強大。據了解,上汽大眾旗下的SUV車型僅有大眾品牌途觀和斯柯達品牌的野帝。今年前兩個月,兩款車合計銷量為4.5萬輛,同比下滑15%,在上汽大眾全部銷量僅占13%的份額。與競爭對手上汽通用相比,優勢已不明顯。上汽通用旗下已有4款SUV產品,今年前兩個月的銷量達5.9萬輛,同比增長56%。
因此,有分析認為,斯柯達入股上汽大眾,將有利于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而斯柯達發力SUV,上汽大眾的SUV短板也將逐漸補齊。
3月29日,國內首家新能源“騙補”車企被媒體曝光。不出所料,前階段已納入調查范圍的江蘇省蘇州市的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姆西”)成為首家被查的“騙補”企業。
據公開資料,吉姆西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其前身為蘇州客車廠。2013年底,為了優化汽車產業結構,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特別公示企業名單,蘇州客車廠赫然在列。這意味著該企業已被暫停生產資質,且暫時無法申報客車公告。除非通過重組恢復生產。
2014年,通過并購與重組,蘇州客車廠改頭換面更名為吉姆西。頗具喜感的是,吉姆西的漢語,恰恰與美國著名房車品牌GMC(吉姆西)完全一致。這樣的名稱很容易造成用戶的認知混淆。而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混淆,吉姆西在2015年,通過重復申報的方式,騙取了數億元的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
直到2015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69批)》才同意蘇州客車廠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產品,企業名稱變更為“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楊源”。而這也成為吉姆西“騙補”的開始。
2015年,純電動中巴車(6-8m)執行的補貼標準約為30萬元/輛(參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財建2013[551號]文),原本瀕臨破產的吉姆西由此獲得了“大發展”。
“騙補”調查專家組成員董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表示:“對于吉姆西的‘騙補’行為,中汽協將協助四部委堅決予以查處,該追查退回的追查退回,該追究責任的追究責任,絕不姑息‘騙補’蛀蟲!”另據董揚介紹,目前可以確認,2015年內,吉姆西實際出廠的僅有約1400輛純電動中巴車,但實際申報補貼的約有3000輛中巴車,這樣通過重復申報的“騙補”行為已達數億元。
據來自中汽協的相關人士透露,作為首家被查處的企業,吉姆西不但將面臨巨額罰款,還將很可能被直接取締生產資質。且本次涉案的相關配套企業,主管部門均將一一通知配合調查,確保損失降到最低。


4月6日,“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發表聲明稱將正式更名為“PSA集團”。同時還公布了全新戰略“PUSHTOPASS加速超越”以及全新LOGO。
PSA解釋稱,新名稱響應了集團商業模式的變化,將覆蓋更廣泛的業務領域,即一方面優化現有的客戶群,同時通過數字化創新進一步擴大客戶數量。新名稱代表了PSA集團旗下三個強大汽車品牌的活力:標致,雪鐵龍和DS,以及集團的其他業務,不管是現有的還是未來將開展的。新名稱承載了集團200年的工業傳承。
同時亮相的新LOGO完全是企業內部人員的作品,由標致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師完成設計,這個全球品牌設計工作室將汽車行業的設計理念融匯到品牌外部設計之中。
除了公布全新命名以及LOGO外,PSA集團還發布了全新的5年規劃,設定了兩項具體目標:2016年至2018年汽車部門平均經常性營業利潤率達到4%,并于2021年達到6%;2015年到2018年,營業額增長10%,到2021年增長15%。
PSA集團是一家法國私營汽車制造公司,由標致汽車公司擁有,旗下擁有標致和雪鐵龍兩大汽車品牌。在歐洲,標致雪鐵龍集團是僅次于德國大眾汽車的歐洲第二大汽車制造商。但在2014年標致雪鐵龍集團出現了新的變化,即由于連年虧損,急需資金來維持集團的生存,于是當年2月,標致雪鐵龍集團和中國東風汽車公司簽訂了30億歐元的增資方案。同年3月26日,東風集團與法國政府各自出資8億歐元,分別收購標致雪鐵龍14%股份。至此東風集團、法國政府與法國標致家族并列成為PSA標致雪鐵龍集團三大股東,三者具有同等投票權。同時也結束了自1810年創辦以來標致家族單獨控股的局面。
可以看出,集團之前的名稱“PSAPeugeotCitroë;n”(PSA標致雪鐵龍)與更改之后的名稱“GroupePSA”(PSA集團)對比,雖只有幾字相差,但PSA是法語PeugeotSocié;té;Anonyme(標致股份有限公司)的縮寫,那么GropePSA也可以稱之為標致集團,PSA改名后,看似刪掉了Peugeot(標致)和Citroë;n(雪鐵龍)兩個家族姓氏,但實際由于PSA本身就是標致家族企業40年前的簡稱。
由此看來,此次改名最大的變化便是徹底不見了雪鐵龍的影子。此舉到底意味著什么。全新的集團名稱以及LOGO難道要預示標致家族在稀釋股權后要強化公司的家族印記?

曾經一度網傳的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的合作終于塵埃落定。4月7日晚間,江淮汽車發布公告,正式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具體合作領域及內容包括搭建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產銷發展平臺,共同研發、制造、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深化先進制造基地建設,形成高智能化、高自動化、高集成化的制造體系能力;優化整合供應鏈體系資源,加強電池、電機、電控、汽車電子等核心關鍵部件技術合作,打造全球一流的供應鏈能力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時代特征,從客戶核心需求出發,深化產業生態圈建設,構建無縫式、智能化、人文化的客戶體驗平臺;構建一支國際一流的研發、管理及創新團隊等。
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為蔚來汽車首款批量生產的電動乘用車,針對該產品蔚來汽車目前已經完成產品的定型和核心供應商的確定等相關工作,預計將于2017年底上市。對于代工模式,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強調,并非拿圖紙找生產企業代工那樣簡單,將對現有的生產線進行改造,或和合作伙伴一起投入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以便達到輕量化、高性能的要求。
據蔚來汽車內部人士透露,李斌曾帶領團隊考察了國家多家整車企業,最終選定與江淮合作。江淮新建了一條全新的電動汽車生產線,符合蔚來汽車的需求,將代工生產電動超跑。另外,長安也是蔚來汽車看好的合作意向者之一。
據悉,蔚來汽車此次共選擇了兩家戰略合作伙伴,除江淮汽車外,長安汽車將極有可能成為與蔚來汽車的另一家合作車企,兩份協議的具體內容預計將于近期對外公布。根據之前的報道,蔚來汽車首款超級跑車會在2016年10月-11月前后亮相,該車搭載的是純電動系統,將擁有1360P馬力。除了超級跑車之外,蔚來汽車會在未來推出適合大眾的產品,價格約為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