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S 數字
2015年車市增長低于預期,但綜合A股上市車企年報后發現,多家公司利潤增幅超過銷量增幅。
作為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2015年上汽集團銷量僅增長5%,但利潤預期將實現6%的增長,達到296.51億元左右,成為A股最“壕”的公司。促成其利潤增幅跑贏銷量增幅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款新車上市以及銷量結構的變化。
一汽系兩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ST夏利)業績墊底,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之和僅為7100萬元,股民戲謔“僅夠買北上廣兩套豪宅”。
一汽轎車2015年營業收入雖然達到266.64億元,但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5295萬元,扣非后凈利僅為3662萬元,同比分別降低21.25%、64.75%和74.96%。*ST夏利賬面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轉虧為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4%,達到34億元,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805萬元,同比增長101.09%;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31.97%。整體市場增速放緩,產品推出與市場節奏不匹配等是上述兩家公司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政策扶持下,新能源補貼在年報業績中也構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去年比亞迪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8.23億元,同比暴漲5.5倍。但其財報中披露的數字顯示,2015年其營業外收入中的政府補助僅為5.81億元。
但如果具體到誰獲得政府補貼最多,那一定非宇通莫屬。宇通客車2015年財報顯示,去年宇通累計完成客車銷售67018輛,實現營業收入312.1億元,獲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高達68.6億元,相當于凈利潤35.35億元的近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