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陳斌娟 林志艷 王衛麗 陳 徹 李海龍 王 勇 楊雅麗
(甘肅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聯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李 莉 陳斌娟1林志艷 王衛麗2陳 徹 李海龍 王 勇 楊雅麗
(甘肅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探討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聯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100例為研究組,測定所有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根據尿蛋白和肌酐情況分為A組(尿蛋白和血尿酐異常n=50例)和B組(尿蛋白和血肌酐正常n=50例),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進行腎臟造影成像檢查,應用QLAB計算雙腎造影強度,并比較各組造影灌注參數。結果 A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顯著高于B組(P<0.05),B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曲線下面積(AUC)顯著高于對照組,曲線達峰絕對值(DP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達峰時間(TTP)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AUC、DPI和TTP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純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會出現漏診,聯合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能明顯提高診斷價值。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血清胱抑素C在判斷腎功能早期損傷方面較靈敏,但只能反映總體腎功能的情況,而不能反映單個腎的功能狀況〔1〕。β2微球蛋白能較早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傷,但在酸性尿液中穩定性較差,易于降解。超聲造影以其實時、高效和無創等優點在各種腎臟疾病中廣泛被應用。有研究顯示〔2〕,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能精確、無創、簡便、敏感地評價原發性慢性腎疾病早期腎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提示早期腎功能損害。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聯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檢測對糖尿病腎病腎功能損害的早期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100例為研究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存在糖尿病史,且均經核醫學腎臟灌注檢查提示存在灌注病變,存在一側或者雙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排除標準:排除高血壓性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病、紫癜性腎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腎病。測定所有患者尿蛋白和SCr水平,尿蛋白排泄率<150 mg/24 h及SCr≤120 μmol/L為正常,尿蛋白排泄率≥150 mg/24 h及SCr>120 μmol/L為異常〔3〕,根據尿蛋白情況分為A組(尿蛋白和SCr異常)和B組(尿蛋白和SCr正常者),其中,A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35~70〔平均(56.3±4.8)〕歲,B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34~70〔平均(56.4±3.9)〕歲。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35~70〔平均(55.9±3.5)〕歲,各組患者年齡和性別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抽取所有入選者空腹靜脈血液約5 ml,將其放置于離心機上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然后將上清液取出置于4℃環境中保持。應用免疫投射比濁法檢測入選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試劑均由上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均由統一檢驗師操作。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檢測:囑患者俯臥位,將超聲造影劑SonoVue(聲諾維,Bracco公司)1 mg溶解于0.9%氯化鈉溶液約5 ml中,震蕩均勻。然后給予所有入選者腎臟造影成像檢查,造影劑注入后再注入生理鹽水5 ml,兩側造影的時間間隔超過15 min。然后應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PHILIPS公司),將C3-5凸陣探頭放置在患者的背側觀察雙腎情況,待二維基波成像后保持探頭不變,采用自動程序記錄腎臟圖像,記錄腎臟各個時間點的數據。應用隨機QLAB定量分析儀分析采集數據,然后獲取數據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AUC)、曲線達峰絕對值(DPI)和達峰時間(TTP)。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行t檢驗抑素。
2.1 各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較 A組血清胱抑素C〔(1.64±0.89)mg/L〕及β2微球蛋白〔(3.98±1.08)mg/L〕水平顯著高于B組〔(0.52±0.15)mg/L,(1.94±0.15)mg/L〕(P<0.05),B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與對照組〔(0.51±0.08)mg/L,(1.89±0.26)mg/L〕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研究組和對照組AUC、DPI和TTP比較 研究組AUC顯著高于對照組,DP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TTP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AUC、DPI和TTP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2.3 A、B組AUC、DPI和TTP比較 A組和B組AUC、DPI和TTP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現階段臨床上用于檢測腎功能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腎功能的生化指標檢測,如血清SCr、BUN水平的測定,但其敏感性及重復性較差。采用核醫學方法檢測腎臟的血流灌注及腎小球濾過率可以較敏感地反映腎功能的變化,但其具有放射性,不宜反復進行〔4〕。螺旋CT和DSA及MRI因放射性、造影劑毒性、價格昂貴及時間分辨力低等不足而不宜用于腎功能評估。腎臟活組織檢查是確定腎臟病理改變的唯一方法,但屬有創性檢查,具有一定的風險,況且不能反映腎功能的變化〔5〕。血清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的簡稱,每日分泌量較恒定,尿中僅微量排出,因此,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一個靈敏且特異的指標,但只能反映總體腎功能的情況,不能反映單個腎的功能狀況〔6〕。β2微球蛋白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幾乎能被近曲小管完全吸收,繼而全部在腎臟進行分解代謝。當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時,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即開始升高,能較早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傷。但是其局限性是在酸性尿液中穩定性差,易于降解〔7〕。彩色多普勒可顯示腎內各級動脈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但因彩色多普勒檢測受到測量角度、患者肥胖程度、體位和血流狀態等多因素的影響,重復性有一定的限制,反映細小血管血流的誤差較大〔8〕。隨著超聲造影劑的研制開發及超聲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實時諧波灰階超聲造影已成為定量研究實質臟器血流灌注的一項新的手段〔9〕。動物實驗中糖尿病腎病模型超聲造影發現,隨著腎臟病的進展,腎臟微循環從高灌注到低灌注發展〔10〕。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能精確、無創、簡便、敏感地評價原發性慢性腎疾病早期腎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提示早期腎功能損害。研究報道,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可較好地反映Ⅲ~Ⅳ期糖尿病腎病腎臟皮質微循環灌注變化的情況,其無創、動態、可重復性強等特點為糖尿病腎病的檢測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11〕。本研究顯示,雖然糖尿病腎臟病變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也可能會存在異常,但也有一半的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處于正常水平,因此單純測量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診斷糖尿病腎病早期病變容易出現漏診;研究還顯示,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診斷糖尿病腎病早期病變價值確切,可以確切反映腎臟血流灌注情況,進而診斷糖尿病腎病是否存在早期病變。因此,在測量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基礎上行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能較好地診斷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腎臟病變。
1 何 煜.胱抑素c與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11):2032-5.
2 李惠秀.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重慶醫學,2013;42(21):2545-7.
3 高 飛.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D〕.長春:吉林大學,2013.
4 曹雪峰,劉春榮,周秀艷,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漿基質金屬蛋白酶-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5):4916-8,5000.
5 傅美華,陳 軍,陳 秋,等.胱抑素C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229-31.
6 Aulin J,Siegbahn A,Hijazi Z,etal.Interleukin-6 and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for death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m Heart J,2015;170(6):1151-60.
7 Zhang Y,Li Y,Cheng G.Effect of low-dose diuretics on the level of serum cystatin C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hronic heart failure〔J〕.Exp Ther Med,2015;10(6):2345-50.
8 范世珍,陳安彬,林松青,等.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壓和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2):304-6.
9 李 輝.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胱抑素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安徽醫學,2013;34(9):1370-1.
10 梁 蕾,郭 君,梁 媛,等.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評價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血流灌注的研究〔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9):612-5.
11 石 宇,鄭 艷,蔡華麗,等.經陰道三維彩超聯合超聲造影在盆腔靜脈瘀血綜合征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10):1722-4.
〔2015-11-17修回〕
(編輯 袁左鳴)
2015年度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2015A-103);2014甘肅中醫藥大學中青年基金(No.ZQ2014-19)
1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超聲科 2 甘肅省腫瘤醫院超聲科
李 莉(1978-),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超聲診斷)方面的研究。
R445
A
1005-9202(2016)19-478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