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俐明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
?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膿毒癥患者的療效
金俐明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
目的 探討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在膿毒癥患者中的治療療效。方法 選取膿毒癥患者共53例,根據治療方案分為2組,CRRT組27例(觀察組)、非CRRT組26例(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特征,治療前、治療7 d后的感染狀況、血流動力學及組織灌注參數、臨床結局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組間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療7 d后,觀察組患者的白細胞(WBC)、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1β、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率(HR)、乳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的總住院時間和治療后的APACHE 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 CRRT能夠很好地改善膿毒癥患者的感染狀況、控制機體炎癥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改善組織灌注,減少患者總住院時間,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膿毒癥
膿毒癥是一種由感染(或高度可疑的感染病灶)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若病情未予及時控制,進一步發展可致膿毒癥休克、多臟器障礙綜合征(MODS)〔1〕。在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治療過程中,除了能有效清除尿素氮、肌酐等代謝廢物,更重要的是CRRT能夠對血液中的內毒素、炎性介質等進行非選擇性清除〔2〕,控制機體的全身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功能,有效的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及臟器功能,從各個方面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3〕。本研究探討CRRT對膿毒癥患者的療效。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選擇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膿毒癥〔4〕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惡性腫瘤病史;③放棄積極搶救。本研究入組患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CRRT組(觀察組)27例及非CRRT組(對照組)26例,入組患者的性別分布無顯著差異(χ2=0.898,P=0.826);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空腹血糖(FPG)、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體溫(T)、心率(HR)之間比較亦無統計學差異(P均>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較性,見表1。

表1 入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s)
1.2 材料
1.2.1 主要儀器和設備 研究中所用監護儀(IntelliVue MP40/60)由美國通用公司生產,呼吸機(Servo-i)產自德國西門子公司,血氣分析儀(Premier 3000)由德國菲利普公司生產,血液凈化機(Prismaflex)由德國德爾格公司生產。
1.2.2 主要試劑盒 研究中檢測的感染指標白細胞(WBC)通過日本希森美康(SYSMEX)試劑檢測,血清降鈣素原(PCT)采用免疫熒光發光技術測得,檢測所用試劑由深圳新產業公司生產,炎性指標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β,IL-6,IL-10等均通過ELISA法測得,檢測所用試劑盒均由美國Novateinbio公司生產。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案的實施嚴格按照治療指南〔5〕。具體包括液體復蘇治療、病原學診斷、抗感染治療、感染源控制、血管加壓劑、正性肌力藥物、血液制品使用、機械通氣輔助呼吸、血糖控制等。②觀察組治療方案是在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添加CRRT治療。CRRT所用儀器為血液凈化機,采用股靜脈留置導管(導管型號為ABLE無菌血透導管)作為血管通路;治療采用CVVHDF模式(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控制連續超濾時間為48 h,之間間隔時間為24~36 h,1 w內行2次血液凈化,血流量控制在100~180 ml/min,超濾量、CRRT清除率的選擇根據患者一般狀況、每日液體出入量、個體化生理需求等綜合因素考慮,并根據療效進行方案的調整〔6〕。
1.3.2 監測指標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治療7 d前后的感染狀況改變、治療后HR、乳酸變化、臨床結局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 治療前后感染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WBC、PCT、C反應蛋白(CRP)、TNF-α、IL-1β、IL-6、IL-10之間均無統計學差異(P均>0.05),而在治療7 d后,兩組患者感染指標均有所緩解,但觀察組患者的WBC(t=15.92,P<0.01)、PCT(t=10.05,P<0.01)、CRP(t=2.454,P=0.018)、IL-1β(t=9.425,P<0.01)和IL-6(t=20.97,P<0.01)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感染指標比較±s)
1)兩組治療前比較,2)兩組治療7 d后比較
2.2 兩組治療后HR與乳酸水平比較 治療7 d后,觀察組患者HR〔(80.5±3.4)次/min〕顯著低于對照組〔(100.5±5.6)次/min,t=4.142,P<0.01〕,觀察組患者的乳酸水平〔(0.9±1.02)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1.5±1.35)mmol/L,t=8.684,P<0.01〕。
2.3 臨床結局指標 觀察組患者的總住院時間(t=3.368,P=0.001)和治療后的APACHE Ⅱ(t=4.147,P<0.01)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總住院費用、患者預后、死亡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情況及預后對比±s)
在ICU,膿毒癥患者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并且在所有重癥死亡患者中,膿毒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7〕。膿毒癥以其極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昂貴的醫療代價以及不良預后,成為全世界醫學界所面臨的一大棘手問題〔8〕。膿毒癥患者在細菌感染源、機體損傷的應激狀態下釋放大量的炎癥介質,促使炎癥反應呈級聯式放大,導致SIRS,并有大量的內源性的抗炎介質釋放,即形成了代償性抗炎反應綜合征(CARS)〔9〕。SIRS與CARS作為對立的兩方面,兩者之間平衡狀態若被打破,機體的內環境穩態即受到破壞,并進而出現組織的損傷,嚴重的可致MODS〔10〕。起初CRRT主要用于糾正膿毒癥患者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穩定其平衡狀態以及嚴格液體出入量〔11〕。隨著CRRT技術發展及臨床醫師對其認識的加深,CRRT漸漸用于清除膿毒癥患者體內的各種炎性介質、內毒素等物質,對于維持患者內環境的穩態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研究還發現CRRT還能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參數進行明顯的改善,并促進機體各個系統功能的維持和恢復〔12〕。本研究結果表明,CRRT能夠更為顯著地改善患者的全身炎癥反應,更有效地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改善組織器官的灌注,最終可以極大地改善患者預后及結局〔13〕。綜上,我們研究結果表明CRRT能夠很好地改善膿毒癥患者的感染狀況、控制機體炎癥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改善組織灌注,減少患者總住院時間,從而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
1 Boon T,Coyle C,Sivayoham N.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follow-up survey〔J〕.Emerg Med J,2013;30(7):602.
2 Stads S,Fortrie G,van Bommel J,etal.Impaired kidney function at hospital discharge and long-term ren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CRRT〔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3;8(8):1284-91.
3 Honore PM,Jacobs R,Joannes-Boyau O,etal.Con:dialy- and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trauma dur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still under-recognized but on the way to better diagnostic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on〔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28(11):2723-7.
4 Gasparovic V,Filipovic-Grcic I,Merkler M,etal.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or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what is the procedure of choi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Ren Fail,2003;25(5):855-62.
5 Nardi O,Polito A,Aboab J,etal.StO(2)guided early resuscitation in subjects with severe sepsis or septic shock:a pilot randomised trial〔J〕.J Clin Monit Comput,2013;27(3):215-21.
6 Morabito S,Pistolesi V,Maggiore U,etal.Pharmacokinetics of antibiotics i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CRRT)〔J〕.Giornaleitaliano Dinefrologia,2012;29(4):425-44.
7 Jorres A.Evidence-base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intermittent versus(CRRT)〔J〕.AINS,2013;48(2):108-13.
8 Canepari G,Inguaggiato P,Gigliola G,etal.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CRRT)〔J〕.Giornaleitaliano Dinefrologia,2006;23(36):S30-7.
9 董 磊.腎替代模式對膿毒癥休克合并急性腎損傷的療效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19):56-60.
10 陳艷紅,陳 星,唐寒芬,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臨床應用的拓展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1;31(1):26-8.
11 Prucha M,Zazula R,Herold I,etal.Presence of hypogammaglobulinemia-a risk fact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septic shock and SIRS〔J〕.Prague Med Rep,2013;114(4):246-57.
12 Rochwerg B,Wludarczyk A,Szczeklik W,etal.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systematic description of fluids used in randomized trials〔J〕.Polskie Archiwum Medycyny Wewnetrznej,2013;123(11):603-8.
13 Hussain N.Elevated cardiac troponins in setting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epsis and septic shock〔J〕.ISRN Cardiol,2013;2013:72.
〔2015-03-14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金俐明(1973-),男,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膿毒癥、急救相關研究。
R459.7
A
1005-9202(2016)19-485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