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原 蘇 龍
(廣西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
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的體質特征
趙 原 蘇 龍
(廣西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探討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的體質特征。方法 以紅水河流域(廣西段)柳州、來賓兩市的三江、融安、武宣、忻城、金秀、象州六縣,經當地村委會或居委會、派出所、鄉鎮縣民政部門審查核實的存活實足百歲及以上健康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測試樣本共計30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5例,平均年齡102.56歲;測試指標:心率、血壓、足長度、體重、坐站起速度、日常生活能力,派生指標身高、體重指數(BMI)、脈壓、體重握力指數等。結果 30例百歲老年人的心率都處在正常范圍內;總體脈壓過大;平均身高男性為1.72 m,女性為1.57 m;平均體重男性53 kg,女性38.17 kg;握力、體重握力指數都非常低;女性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程度明顯大于男性。結論 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的心率測試值都處在正常范圍內,但是平均心率值處于較高位,男性高出女性兩個百分點。血壓測試值,收縮壓除1例正常外,其余均超過正常值;舒張壓有3例超出正常范圍,其余正常,總體脈壓過大;體重及體重指數(BMI)平均數小于18.5 kg/m2,總體偏瘦,被試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握力、體重握力指數都非常低,老人的肌肉退化程度較高,日常生活功能障礙明顯。
紅水河流域;體質特征
高齡老年人體質健康的研究,盡管有社會需求,但是,由于老年人體質研究存在取樣難、測試指標難以篩選、測試風險大、測試成功保障度低等諸多困難,造成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1~6〕。筆者從期刊數據庫檢索自2005年以來國內核心期刊發表關于體質的研究論文共計208篇,其中關于《學生體質研究》201篇、《成人體質研究》0篇、《中老年體質研究》7篇,2003年頒布的《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也未將70歲以上國民列入監測序列。從研究成果可見,在體質健康領域研究中,研究的側重點在學生體質健康范圍,這一方面反映我國體質研究的重點及研究者研究行為的從眾性,有可能是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相對其他人群,在取樣、變量控制等方面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反映在該領域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學校,研究者不能跳過學校的范圍去尋找、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體質研究者尚未加入長壽老年人的研究。本文對30例長壽老年人的體質特征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在紅水河流域(廣西段)柳州、來賓兩市的三江、融安、武宣、忻城、金秀、象州六縣,抽取百歲老人相對集中的鄉鎮,隨機抽取經當地村委會或居委會、派出所、鄉鎮縣民政部門審查核實的存活實足百歲及以上,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老年人。測試對象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平均年齡(102.56±2.39)歲,均喪偶。
1.2 測試指標及方法 參照《中國成人體質測定標準》,根據百歲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測試的項目分別為:血壓、心率、體重、足長、握力、坐站起時間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所有的測試工作均在百歲老年人家中進行,測試前分別對老年人及其家屬進行了說明。測試儀器為:OMRON HEM-7201電子血壓計、OMRON HN-287電子體重計、CAMRY EH-101電子握力儀、鋼尺、秒表、ADL量表,全部數據用計算機處理。
1.2.1 血壓、心率 將袖帶平整舒適地綁在被試的右上臂上,壓緊扣帶避免滑脫,袖帶下緣放置在肘關節前肘窩上方約2.5 cm處,即肱動脈處,按開始鍵,電子血壓計自動進行血壓、心率的測試,并自動顯示測試結果,記錄測試數據。
1.2.2 足長 被試平行站立于帶鋼尺的平面上,測試者測量被試從足后跟點至最長的足趾尖點(第一或第二趾)之間,平行于足后跟點至第二趾尖點的連線的最大直線距離,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取兩足的平均值,記錄數據。
1.2.3 體重 被試站立于秤臺中央,由于老年人行動相對不便,故未要求被試測試前排空大小便及去除衣物,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1.2.4 握力 測試前將握力儀調至99歲(儀器的最高值)及相應的性別模式,被試自然站立,兩臂自然下垂,以優勢手持握力計全力握緊,測試兩次,取最大值,以千克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
1.2.5 坐站起時間 測試者使用秒表測試被試由坐位起立到站位的時間,測量3次,取平均值。
1.2.6 日常生活能力 測試者使用ADL量表進行測試,評定結果可按總分、分量表分和單項分進行分析。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文期刊數據庫查閱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圖書資料,收集整理有關百歲老人研究的論文、研究報告100余篇,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從以上六縣民政局調閱其轄區內百歲老年人的登記名單。
1.3.2 測量法 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對樣本進行測試并取得原始數據。測試人員由本人、測試助手(醫生)及相關鄉鎮民政干部和村干部組成,測試儀器正規,測試要求嚴格、操作規范,測試結果的準確。
1.3.3 專家訪談法 對縣市級民政部門領導、體質健康專家、老年病醫生等作訪談,從中獲得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1.3.4 觀察法 在對百歲老年人及家人的訪談中,隨時觀察、記錄老年人對訪客的態度、交流情況、思維反應、口齒清晰度及動作靈敏性等,廣泛收集相關信息以待挖掘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
2.1 功能指標——心率、血壓測試結果 30例百歲老年人的心率都正常,男性心率79~94〔平均(84.80±5.718)〕次/min,女性心率72~100〔平均(82.36±5.392)〕次/min,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老人的心臟功能正常,但是平均心率值處于較高位,男性高出女性兩個百分點。30例百歲老年人的血壓測試中,收縮壓除1例正常外,其余均超過正常值;舒張壓有3例超出正常范圍,其余正常,但是總體脈壓過大,預示被試有可能由于高齡導致主動脈及周圍動脈硬化。見表1。

表1 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血壓±s)
2.2 形態指標——足長、身高、體重、體重指數測試結果 由于百歲老人的身體萎縮及變形較嚴重,其身高無法準確測量,解剖學研究表明足長與身高具有密切的關系,成年人身高足長指數比較穩定,即使在高齡后足長仍具有描述身高的意義。本研究男性老年人足長0.245~0.255〔平均(0.250 20±0.003 962)〕m,女性老年人足長0.211~0.238〔平均(0.228 44±0.006 117)〕m。本研究通過身高足長公式:身高=足長×6.876推算出被試的身高。本文老年人的身高男性為1.685~1.753〔平均(1.720 38±0.027)〕m,女性為1.451~1.636〔平均(1.570 75±0.042 064)〕 m,男性平均身高高于當下廣西男性的平均身高(1.689 6 m),女性略低于當下廣西女性的平均身高(1.589 m);數據顯示被試的身高要高于其同時代人,但根據筆者的觀察,該地區百歲老年人的身高與同區域的其他老年人并無明顯的差異,而測量及推算數據的相對偏高,很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性和他們生活的時代有關;南方山地居民有常年赤腳的生活習慣,加之山區居民的勞作方式,造就了其相對長、寬、厚的腳部形態特征。
百歲老年人男性體重48.40~63.50〔平均(53.000 0±6.188 30)〕kg,體重指數16.09~20.65〔平均(17.882 5±1.707 83))〕kg/m2;女性體重26.90~48.70〔平均(38.171 2±4.785 60)〕kg,體重指數11.34~19.47〔平均(15.468 7±1.875 83)〕kg/m2。按我國的標準被試群體屬于偏瘦,偏低的體重指數表明大多數被試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根據筆者的實地調查,除個別外,大多數百歲老年人的家庭經濟狀況都能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營養供給,老年人體重、體重指數的偏低可能與其消化吸收功能衰退有關。
2.3 素質指標——握力、坐站起時間測試結果 表2顯示,紅水河流域百歲老人的握力、體重握力指數都非常低,預示老人的肌肉退化程度較高。

表2 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握力(kg)
2.4 坐站起測試結果和分析 本文研究對象男性老年人坐站起速度0.90~3.70〔平均(1.480 0±1.241 35)〕s,女性老年人為0.46~30.00〔平均(6.234 4±6.145 41)〕s。顯示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的坐站起速度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反映出被試的姿勢控制、平衡能力、肌張力,特別是下肢肌肉力量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2.5 ADL量表測試結果 在ADL測試中,所有被試均有2項或2項以上得分≥3 分,說明被試者均已表現出明顯的功能障礙,女性的ADL分為19~56〔平均(33.88±8.368)〕分,男性ADL 19~24〔平均(22.20±1.924)〕分。說明女性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程度明顯大于男性,表2顯示,男性的體重指數及體重握力指數均明顯大于女性,意味著男性的運動系統功能退化程度小于女性,運動功能的相對優勢使他們在ADL測試中的得分高于女性。
2.6 30名百歲老人測試數據的相關分析 表3顯示,紅水河流域百歲老年人的ADL與握力、體重、足長、身高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與體重指數、性別相關具顯著性(P<0.05);握力與ADL、身高、體重、足長、性別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與體重指數相關具顯著性;身高與ADL、握力、體重、足長、性別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與年齡相關具顯著性(P<0.05);體重與ADL、握力、身高、體重指數、足長、性別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體重指數與體重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與ADL、握力相關具顯著性(P<0.05);足長與ADL、握力、身高、體重、性別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與年齡相關具顯著性(P<0.05);性別與握力、身高、體重、足長相關具高度顯著性(P<0.01);年齡與身高、足長相關具顯著性(P<0.05);心率、舒張壓、收縮壓與其他測試指標相關無顯著性,表明百歲老年人的ADL與影響身體肌力的因素關系緊密,揭示適當肌力鍛煉,延緩運動系統功能的退化,對提高百歲老年人的ADL具有積極的意義。

表3 紅水河流域百歲老人測試指標相關性分析(r值)
1)P<0.05,2)P<0.01
3.1 建立老年人體質健康評價體系 開展多學科聯合的老年人體質健康研究,構建科學的老年人體質健康評價體系以適應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3.2 有針對性地增加百歲老年人的維持性功能鍛煉 運動系統功能退化是導致百歲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故而進行日常的運動系統維持性鍛煉,特別是早年的運動系統功能養護,對百歲老年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功能鍛煉可采用主動鍛煉和被動鍛煉的方法,也可以主被動結合的方法進行,以自主鍛煉為主,功能康復治療為輔。
3.3 加強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是百歲老年人消除孤獨感,獲得生活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心理疏導可采取專業人員定期巡查與家庭成員日常疏導相結合的方法,使老年人感受到沒有被社會、家庭拋棄,以增強其歸屬感。
1 閆志暉,趙子彥.102名百歲老人血壓與生活質量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7(4):306-9.
2 朱志明,趙國祥.湖南省城市和山區長壽老人體質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4;14(2):76-8.
3 季海生,陳永生,吳佳學.沂蒙山區33名百歲老人生理指標調查〔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1997;18(4):256.
4 鄧玨琳,胡峻梅.四川都江堰長壽老人認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1):2256-9.
5 王松濤,曾云貴,王正珍,等.心率變異性檢測在老年人體質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7;11(6):689-91.
6 李澤林,孫華保,寧丹霞,等.60歲及60歲以上健康男性體重指數與心率變異性的關系〔J〕.中國循環雜志,2006;2(1):39-41.
〔2015-04-17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蘇 龍(1969-),男,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訓練研究。
趙 原(1964-),男,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健康研究。
G812.48
A
1005-9202(2016)19-489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