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東梅 宋曉月 王志陽 俞曉梅 白玉玲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
河南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及影響因素
竇東梅 宋曉月 王志陽 俞曉梅 白玉玲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圍絕經期;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特殊狀態和可逆狀態,在此狀態下如能及時調控,可恢復到健康狀態,否則會導致疾病發生。婦女圍絕經期乃至絕經后期由于卵巢功能的退化,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功能失調“亞健康”狀態發生率高〔1,2〕。本研究分析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及影響因素。
1.1 調查對象 多階段分層抽取河南省1個城市10個社區、1個農村地區10個行政村,按照圍絕經期定義,排除已確診為圍絕經期綜合征及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城市、農村地區各確定140人進行問卷調查。城市年齡35~58歲,農村年齡38~54歲。
1.2 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調查[3]此調查分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三個子量表,含社會適應、社會支持、心理癥狀、情感維度、認知、精力、器官功能、運動功能、身體癥狀、總體評價9個維度,共40個條目,其中正向評分條目28條,反向評分條目12條。量表所有條目采用五等級評分方法,正向評分條目從很差到很好分別評1~5分,量表計分時需先對反向評分條目的得分進行轉換,負向條目評分為(6-原始評分)。各維度總分為其所包含條目得分之和,各子量表總分為其所包含維度的得分之和,量表總分為所有條目得分之和,其中3個總評價條目(生理健康評價、心理健康評價、社會健康評價)不計入各維度、子量表或量表總分,而是將其作為單獨的變量進行分析。為方便比較,量表分可轉換成標準化百分制分數,轉換后所有維度、子量表、量表總分的理論最高值均為100,最低分為0分。總分得分越高,健康狀態越良好。量表標準化分數的轉換按公式1進行,在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中依據標準得分將亞健康狀態分為4個等級進行分析。

1.3 影響因素調查 年齡、工作狀況、收入、文化程度、運動、生活作息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識、性格、飲食等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t檢驗、H檢驗、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2.1 城市與農村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況各子量表、各維度、總分得分情況比較 城鄉圍絕經期婦女在心理、生理總體評價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見表2。將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分為4個等級,城市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分析顯示:文化程度、平時心情、是否為家庭、子女擔心、婚姻狀況、是否絕經、是否痛經是影響因素。農村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分析顯示:每周參加活動次數、平時心情、是否痛經是影響因素。

表1 城市與農村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況各子量表、各維度、總分得分情況比較

表2 城市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分級的影響因素(n,n=140)
2.3 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得分(標準化)等級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結果所得因素為自變量,多分類Logistic回歸顯示,文化程度、是否為家庭、子女擔心、婚姻生活狀況、是否絕經影響城市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OR值分別為2.243(95%CI2.06~3.73)、3.97(95%CI2.68~5.97)、2.37(95%CI1.37~4.70)、2.13(95%CI1.93~3.89)、1.89(95%CI1.68~3.32)。每周是否參加活動、平時心情影響農村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OR值分別為2.75(95%CI2.07~5.56)、2.24(95%CI1.87~3.45)。
圍絕經期屬于特殊生理階段,加上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影響,大部分婦女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臨床上對該類患者作全面的理化檢查常未能發現有異常表現或處于臨界狀態。圍絕經期婦女由于機體內分泌的變化,家庭、社會壓力大,該種現象的存在較為普遍,從而導致圍絕經期婦女生命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弱、適應能力降低。
張劍萍等〔3〕研究顯示絕經時間因種族而異,受到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響;胡莉莉〔4〕相關調查表明,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況主要影響因素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幾個方面,學歷水平、有無工作、經濟情況、夫妻和睦、親友支持、性格特征等因素與圍絕經期綜合征病情程度相關。低文化程度人群更容易發生亞健康狀態,究其原因,可能因其保健意識不強,相關知識缺乏?;橐錾詈椭C的婦女其健康狀態相對較好,與此同時,性格開朗、樂與人交往的人群健康水平較高,醫療保障較完善的婦女生活狀態較好,絕經情況對其亞健康狀態也有一定的影響。
楊麗蓉等〔2〕研究表明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的發生與年齡、工作狀況、文化程度、收入、運動、生活作息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李淑杏等〔5〕研究結果顯示與圍絕經期綜合征發生有關的因素包括居住環境、慢病與否、運動與否、圍絕經期綜合征調節與否、鄰里關系、家庭或社會支持。
1 Loh FH,Khin LW,Saw SM,etal.The age of menopause and the menopause transition in a multiracial population:a nation-wide Singapore study 〔J〕.Maturitas,2005;52(3-4):169-80.
2 楊麗蓉,馬正東,吳 波.江門市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流行病學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0):1510.
3 張劍萍,李 芬, 盛 秋,等.西安市高校女教師圍絕經期綜合征患病狀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3):286-8.
4 胡莉莉.圍絕經期婦女心理衛生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01;4(6):469.
5 李淑杏,陳長香,王紅英,等.圍絕經期綜合征抑郁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233-44.
〔2015-03-16修回〕
(編輯 馮 超/杜 娟)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01310475018)
竇東梅(1971-),女,醫學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老年健康評價研究。
R173
A
1005-9202(2016)19-490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