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玲, 王 蕾, 于 釗
(寧夏草原工作站,寧夏銀川 750002)
?
寧夏草原蟲害的發生情況及防治效果
羅曉玲, 王 蕾, 于 釗
(寧夏草原工作站,寧夏銀川 750002)
[目的]明確寧夏草原蟲害的發生情況,并對其進行有效防治。[方法]采用掃網調查法、樣方框調查法、發生期調查法、百步驚蛾法、枝條計算法等方法調查草原蝗蟲、沙蒿金葉甲、沙蒿木蠹蛾、苜蓿薊馬、苜蓿蚜蟲的發生面積以及防治前后的密度。[結果]寧夏共發生草原蟲害71.23萬hm2,草原蝗蟲危害面積為39.16萬hm2,沙蒿金葉甲危害面積為18.75萬hm2,沙蒿木蠹蛾危害面積為3.41萬hm2,苜蓿斑蚜、苜蓿薊馬危害面積為9.91萬hm2;共完成草原蟲害防治10.56萬hm2,占危害面積的14.8%;4.5%高效氯氰菊酯對草原蝗蟲防治效果顯著,是防治草原蝗蟲的理想藥劑。[結論]研究結果為寧夏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草原蝗蟲;沙蒿金葉甲;防治
寧夏擁有天然草原244.33萬hm2[1],占自治區面積的47.2%,是面積最大的綠色天然屏障,也是發展草原畜牧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廣大農牧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由于受氣候、人類活動、草原生態系統失衡等因素的影響,草原退化、沙化逐步加劇,導致草原生物災害頻發,寧夏已成為全國草原生物災害嚴重發生地區之一。草原生物災害的頻發進一步加劇了草原的退化,嚴重制約了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牧民的增收。鑒于此,寧夏草原工作站人員采用掃網調查法、樣方框調查法、發生期調查法等調查了寧夏草原蟲害發生情況并研究了防治方法,旨在為寧夏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區概況 寧夏位于西北內陸,居黃河中游上段,地理坐標為104°17′~107°39′ E、34°14′~39°23′ N。境內有天然草原244.33萬hm2[1],主要分布溫性草甸草原、溫性典型草原、溫性荒漠草原、溫性草原化荒漠和溫性荒漠五大類草原。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南部黃土丘陵和中部風沙干旱地區,是寧夏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黃河中游上段的重要生態保護屏障。寧夏草原主要蟲害有蝗蟲、草地螟、沙蒿金葉甲、巨膜長蝽、苦豆子夜蛾及人工草地蟲害。
1.2 方法
1.2.1 草原蟲害調查方法。草原蝗蟲采用掃網調查法和樣方框調查法進行調查; 沙蒿金葉甲采用越冬蟲口基數和越冬后存活率和發生期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沙蒿木蠹蛾采用百步驚蛾的方法進行調查;薊馬、蚜蟲類害蟲采取枝條計算法進行調查[2]。
1.2.2 草原蟲害防治方法。
1.2.2.1 草原蝗蟲化學防治。使用的藥品主要是菊酯類農藥,施原藥量為375~750 mL/hm2,常見使用機械及相關農藥稀釋濃度如下[2]:①背負式機動噴霧器,農藥稀釋1~3倍使用。②大型高壓風送噴藥機械,農藥稀釋1~3倍使用。③大型高壓霧化噴藥機械,農藥稀釋300~500倍使用。④大型低壓霧化噴藥機械,農藥稀釋1 000~3 000倍使用。⑤飛機防治,農藥稀釋1~3倍使用。
1.2.2.2 沙蒿金葉甲防治。采用低量噴霧農藥進行防治,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稀釋1 500倍噴霧[2]。
1.2.2.3 沙蒿木蠹蛾防治。在幼蟲2齡前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藥液防治[2]。
1.2.2.4 人工草地蟲害防治。應以預測預報為基礎,大力推廣抗性品種,充分利用天敵自然控制,并結合農業栽培管理措施,輔助于藥劑防治的多元化害蟲綜合防治體系[2]。
2.1 草原蟲害發生面積和區域 寧夏草原蟲害主要發生區域為海原縣、鹽池縣、中衛市、靈武市、原州區、中寧縣、彭陽縣、青銅峽市、同心縣。通過省、縣兩級草原鼠蟲害預測預報站連續測報數據統計,寧夏共發生草原蟲害71.23萬hm2,嚴重危害面積32.00萬hm2。
草原蝗蟲在寧夏海原縣、沙坡頭區、原州區、鹽池縣、青銅峽市、中寧縣、彭陽縣、同心縣發生,主要種類有土蝗、亞洲小車蝗、裴氏短鼻蝗、黑腿星翅蝗、白紋雛蝗、白邊痂蝗等,危害面積為39.16萬hm2,嚴重危害面積為19.76萬hm2,蝗蟲平均密度為20~70混合頭/m2。
沙蒿金葉甲是寧夏草原分布的主要害蟲之一,危害嚴重,對草原造成很大損失。該蟲主要分布在靈武市、鹽池縣、中寧縣、紅寺堡區、利通區,危害面積為18.75萬hm2,嚴重危害面積為6.93萬hm2,平均密度為40~70頭/株叢,最高密度達100頭/株叢。
沙蒿木蠹蛾在鹽池縣大面積發生。危害面積為3.41萬hm2,嚴重危害面積為1.91萬hm2,平均密度為2.3頭/m2。
苜蓿斑蚜、苜蓿薊馬在寧夏人工草地大面積發生,危害面積達9.91萬hm2,嚴重危害面積達3.39萬hm2。
2.2 草原蟲害防治區域和面積 寧夏共完成草原蟲害防治10.56萬hm2,占危害面積的14.8%。具體分布:以海原縣、中衛沙坡頭區、原州區、鹽池縣、彭陽縣為草原蝗蟲防治重點區域,治蟲面積達7.99萬hm2;以靈武市、鹽池縣、中寧縣、紅寺堡區沙蒿金葉甲和沙蒿木蠹蛾等其他草原蟲害為重點的防治區域,治蟲面積達1.34萬hm2;以南部山區人工草地牧草種子基地的苜蓿薊馬、蚜蟲等害蟲為主的防治區域,治蟲面積達1.23 hm2。
2.3 草原蟲害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100億孢子綠僵菌乳油懸浮劑對草原蝗蟲的防治效果明顯,防治后草原蝗蟲的密度明顯減少,平均殺滅率為85.6%。該藥劑的特點是表現出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很好,可迅速控制草原蝗蟲的危害,而且1次施藥持續控制時間長。
表1 100億孢子綠僵菌乳油懸浮劑對亞洲小車蝗的防治效果
Table 1 The control effect of 10 billion Metarhizium spore suspension emulsion againstOedaleusdecorus

濃度Concentration滅前密度Densitybeforekilling頭/m2滅后密度Densityafterkilling頭/m2殺滅率Killingrate%1%1222182.81291588.41251885.6CK97102-5.2
4.5%高效氯氰菊酯對草原蝗蟲具有顯著的控制作用,對草原蝗蟲的平均殺滅率為93.8%,草原蝗蟲由滅前112、109、114頭/m2分別減少到9、5、7頭/m2(表2)。該藥劑的特點是防治效果顯著,速效性好、持效期長,1次施藥就可控制一茬草原上的蝗蟲危害,用藥少,成本低; 4.5%高效氯氰菊酯為低毒化學藥劑,是防治草原蝗蟲的理想藥劑。
表2 4.5%高效氯氰菊酯對亞洲小車蝗的防治效果
Table 2 The control effect of 4.5% beta cypermethrin againstOedaleusdecorus

濃度Concentration滅前密度Densitybeforekilling頭/m2滅后密度Densityafterkilling頭/m2殺滅率Killingrate%1%112992.0109595.4114793.7CK96102-6.3
經調查,寧夏共發生草原蟲害71.23萬hm2,嚴重危害面積達32.00萬hm2,主要蟲害有草原蝗蟲、沙蒿金葉甲、沙蒿木蠹蛾、苜蓿斑蚜和苜蓿薊馬;寧夏共完成草原蟲害防治面積10.56萬hm2,占危害面積的14.8%。4.5%高效氯氰菊酯對草原蝗蟲的防治效果顯著,4.5%高效氯氰菊酯為低毒化學藥劑,是防治草原蝗蟲的理想藥劑。
近年來,寧夏堅持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生態控制相結合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對蟲口密度過高的區域實行化學藥物防治,控制蟲害的蔓延發展。對退化嚴重的草原,結合禁牧封育和退牧還草項目進行圍欄補播封育,改善生態環境,達到生態控制的目的。對多年生草地的蟲害草原采用資金補助的方法,引導農牧民提前或適時刈割,盡可能地減少藥物對牧草和土壤的污染。
[1] 楊發林,李克昌,孫玉榮.試論草原生態服務功能在寧夏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C]//王洪波,楊發林,李克昌,等.寧夏草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37-38.
[2] 贠旭疆.草原植保實用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147-156,161-180.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 Pests in Ningxia
LUO Xiao-ling,WANG Lei,YU Zhao
(Ningxia Grassland Station,Yinchuan,Ningxia 750002)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grassland pests in Ningxia,and explor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Method] By using sweep network survey method,sample box survey method,occurrence period investigation method,100 step surprised moth method,branch calculation method,the occurrence area of grasshoppers,Chrysolinaaeruginosa,Holcocerusartemisiae,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alfalfa aphid,density before and after control was investigat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occurrence area of grassland pests in Ningxia was 71.23 ×104hm2,damage area of grasshoppers,Chrysolinaaeruginosa,Holcocerusartemisiae,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and alfalfa aphid were 39.16×104hm2,18.75 ×104hm2,3.41 ×104hm2,9.91×104hm2respectively; total control area was 10.56 ×104hm2,accounting for 14.8% of damage area; 4.5% beta cypermethrin had significant control effect on grasshoppers,which is an ideal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hoppers.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basic data for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in Ningxia grassland.
Grasshoppers;Chrysolinaaeruginos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羅曉玲(1981- ),女,寧夏銀川人,畜牧師,從事草原保護建設研究。
2016-08-11
S 812.6
A
0517-6611(2016)28-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