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勤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達州 635000)
犬眼蟲病的診治
王 勤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達州 635000)
犬眼蟲病是由麗嫩吸吮線蟲寄生于犬的眼球表面、眼結膜囊內、第三眼瞼下和淚管內引起犬的一種眼科疾病。該病在每年的潮濕、溫暖多雨季節發生,各種年齡的犬均感染,人有時也能感染,患犬如繼發細菌感染后會導致眼球糜爛和潰瘍最后失明,對犬的危害較大。
犬;眼蟲??;診治
本病病發主要在犬眼部,患犬表現不安,常用前肢揉擦患部。成蟲多寄生在結膜囊及淚管等部位,有個別的病例蟲體寄生在眼前房液內。當蟲體沿結膜移動時,可損傷結膜和角膜從而引起大量流淚,持續 2~3 d后角膜逐漸變為混濁,結膜發炎、腫脹,眼瞼下排出膿性分泌物,并在睫毛上干涸,眼的敏感性增加。由于結膜發生變質性炎癥,從而引起角膜糜爛和潰瘍,并可能發生角膜穿孔、晶狀體損傷、腐爛以及纖維性出血性虹膜晶狀體炎癥,若不及時治療,病情繼續發展,最后導致失明。
2.1 病原形態
麗嫩吸吮線蟲屬于線蟲綱螺尾蟲目眼蟲科吸吮線蟲屬的寄生蟲,卵胎生。其成蟲細長,在人或犬的眼結膜囊內時呈淡紅色,半透明,離開宿主后為乳白色。體表角皮除頭、尾兩端外均具有邊緣銳利呈鋸齒形的微細橫紋。雄蟲長 4.5~15mm,尾端向腹面彎曲,由泄殖腔伸出長短、形態各異的交合刺兩根。雌蟲較大,長6.2~20.0mm,肛門距尾端很近,泄殖腔前后及肛門附近均有一定數量的乳突。子宮內蟲卵近圓形,殼薄而透明,在近陰門端的蟲卵內已含盤曲的幼蟲,卵殼逐漸變薄成為幼蟲的鞘膜,產出的幼蟲約為350mm。
2.2 生活發育史
吸吮線蟲雌蟲在終末宿主第三眼瞼內產生具有鞘膜的幼蟲,幼蟲被蠅吞食,侵入蠅體內經2次蛻皮發育 為感染性3期幼蟲,移行到蠅的口器內。當蠅舔吮終末宿主眼部時,3期幼蟲便侵入其眼結膜囊內,再經2次蛻皮發育為成蟲。從感染到成蟲產卵需 35d左右,成蟲以口囊叮附在上穹隆部外側結膜上,一般成蟲團狀卷縮在結膜囊內;也可寄生在淚腺、結膜下或皮脂腺內;成蟲在眼內可生活1年,最長可達2年半以上(見圖1)。

圖1 眼線蟲生活史
2.3 流行病學
眼線吸蟲病可感染人及犬、貓、狐貍、貂等,以犬最多。其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患病犬與健康犬的直接接觸,或通過飼養人員、用具等間接接觸傳播。在高熱濕潤的夏秋季適合蟲體發育,又有大量的蠅類作為中間宿主傳播幼蟲,極易導致該病的發生,而干燥而寒冷的冬季則少見。
門診患病雄性雜交犬,兩歲,5kg,主述病犬眼睛流淚,分泌物增多,上下眼瞼啟閉頻繁,趾爪頻頻搔抓眼部,呈現痛癢,精神不振。主述該犬已做好免疫,一月前送回農村寄養,接回家中后發現該犬眼睛上有大量分泌物,并且經常用趾爪搔,滴人用氯霉素眼藥水,未能治愈且越來越嚴重(見圖2)。

圖2 患病犬眼部可見蟲體
臨床檢查:體溫39.2℃、呼吸次數30次/min、心率120次/ min,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擦拭患犬眼部,將其分泌的膿性分泌物擦拭干凈,扒開上下眼瞼可見可視粘膜潮紅,眼角膜表面有十余條運動活潑的乳白色蟲體。顯微鏡檢查:大量眼線蟲成蟲、幼蟲和卵(見圖3)。根據發病部位及蟲體形態診斷該犬為犬眼蟲病感染。

圖3 取出的蟲體
捆綁保定或麻醉保定病犬,取0. 5%鹽酸左旋咪唑注射液0.5ml,由病犬眼角滴入,用手輕揉一至兩分鐘,翻開上下眼瞼,取鑷子夾持滅菌濕棉球或紗布輕輕擦拭粘附其上的蟲體,重復操作直至不再有蟲體;用生理鹽水緩慢反復沖洗患眼,藥棉拭干,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每天三次;皮下注射伊維菌素,兩天一次,按上述方法,連用四天后治愈。
犬的眼線蟲病多發于夏秋濕熱,蠅類大量繁殖季節且該病為人畜共患,所以在犬眼線蟲病高發季節,注意殺蟲滅蠅做好衛生防護,以免感染人,接觸病犬后一定要進行消毒,降低感染風險。在治療過程中,要加強營養,注射驅蟲藥治療,抗菌消炎補充能量,進行對癥治療。在夏秋季節如發現犬只出現頻繁蹭眼的情況時,主人應及時帶其就診,以免病情惡化損傷角膜,甚至造成失明。
[1] 鄒杰,劉新江,呂艷艷,等.犬眼蟲病的診治[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6,19(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