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首群
(福建省大田縣畜牧獸醫水產中心,福建大田 366100)
中藥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防治作用的實驗觀察
丁首群
(福建省大田縣畜牧獸醫水產中心,福建大田 366100)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傳染性疾病的分布范圍較廣,血清型眾多,且不同型的病毒無法實現交叉保護,因而給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增強了難度。而因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甚至會導致被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的雞出現呼吸道或腎臟病變的情況,并因此而引發死亡。因此,為了改善這種狀況,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藥物防治一直是臨床上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有研究表明中藥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是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不錯選擇。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防治;中藥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作為一種急性病毒傳染疾病,常見的發病癥狀有呼吸道癥狀、降低雞的產蛋量和造成雞腎臟病變等,且該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給養雞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血清型比較多,并沒有防治這種疾病的特效藥。但有研究報道稱,中藥對該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為了確定中藥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效果,一些養雞專業戶特地采用金銀花、黃芪和魚腥草等中藥組方的方式,對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雞進行實驗觀察,研究結果表明中藥組方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現報道如下。
1.1 中藥組方及用法
選用金銀花、板藍根、大青葉、黃芩、連翹、魚腥草、車前草、黨參、桔梗和甘草,將以上的幾組中藥加水煮沸15min后,用煎的中藥湯水和水按一定比例進行稀釋,將藥水倒入飲水器中,讓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雞自早上起自由服用,并持續讓雞服用5天左右。
1.2 攻毒試驗用IBV毒株
用感染支氣管炎病毒的雞進行攻毒試驗IBV毒株提取試驗,然后將病毒按照1:10的比例稀釋后,經過氣管接種試驗,在病雞翅膀上注射0.2ml的IBV毒株。
1.3 人工感染實驗
本次試驗中,采用非IB免疫的雞群,具有6日雞齡的雛雞180只,用瓊脂擴散試驗檢測后,IB抗體為陰性,按照隨機性將180只雛雞分為4組,每組各45只雛雞。其中,一組為毒株攻毒對照組;一組為毒株攻毒試驗治療組;一組為既不采取毒株攻毒試驗,也不采用藥物預防的常規對照組;另一組為采用藥物預防的觀察組。采用預防的觀察組在采用攻毒試驗前1d,開始使用藥物預防,并堅持用藥6d。攻毒試驗治療組在采取攻毒試驗出現癥狀后,開始讓感染的病雞連續飲用5d以上的上述中藥湯水,并對此進行觀察和記錄。
1.4 藥效評價標準
(1)發病:在試驗期間,出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IB常見癥狀的雞均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雞。發病率=發病雞的數量/改組雞群的實驗總數。(2)死亡:在試驗期間如果出現IB癥狀且死亡的雞,在進行尸體剖檢時,可見病雞的氣管、鼻道內有漿液性、干酪性等分泌物,氣管粘膜出現增厚、水腫等病理性變化,均可以被判定為感染死亡。死亡率=病雞死亡數/改組病雞的總數。(3)治愈:在對雞群進行實驗的時期內,毒株攻毒治療組的病雞經過中藥組方湯水治療后,精神狀況和食欲恢復正常,不再出現臨床癥狀的雞可以被判定為治愈,并以此來計算治愈率。治愈率=未死亡的病雞數/改組發病雞的總數。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χ2表示,用百分比進行檢驗。若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人工感染實驗結果比較
毒株攻毒對照組在采取了攻毒試驗48h后,大部分雞出現了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部分病雞出現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的癥狀。而采用藥物進行預防的觀察組雞群的精神狀況則明顯比治療組的病雞要好。另外,治療組的病雞在用藥5d后,病癥出現了明顯的改善,在停藥后1d,再鞏固使用中藥治療5d后,雞群的癥狀又恢復正常,且無復發的情況出現。具體的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人工感染實驗結果比較
2.2 臨床觀察及剖檢結果比較
對四組病雞進行臨床觀察和剖檢結果對比,發現藥物預防組和毒株攻毒治療組在停藥后,病雞的死亡情況停止,且無氣喘、咳嗽等癥狀,且剖檢結果正常。不過,毒株攻毒治療組有一例病雞存在腎腫、尿酸鹽沉積的情況,具體的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臨床觀察及剖檢結果對比
3.1 中藥抗病毒的優勢
化學類藥物會導致病原微生物出現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同時會引發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問題,不利于家禽養殖業的發展。而利用中藥對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病雞進行預防和治療,不僅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還能有效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從而起到高效、環保的防治作用。
3.2 中藥抗病毒的機理
中藥抗病毒的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藥可以在病毒侵入細胞前將其消滅,防止病毒吸附或穿入細胞。第二,中藥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免疫力低下的動物免疫器官的發育,從而提高動物的抗病毒能力。第三,中藥可以通過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影響,或者通過對炎癥介質進行抑制,從而發揮中藥的抗炎作用。第四,中藥可以促使干擾素的產生,而干擾素具有穩定自身免疫力和免疫防御的作用,有助于腫瘤和免疫缺陷型等細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第五,中藥具有其他的作用機制,也有益于對機體進行抗病毒防治。
3.3 中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
根據人工感染實驗及發病雞群治療實驗,說明該試驗所采用的中藥藥方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中藥藥方無藥物殘留,也不會使病雞產生耐藥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按照本次實驗所采用的藥量,在臨床上的實驗結果比較理想,但最佳的中藥使用量和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本次試驗中所采用的中藥藥方主要是由魚腥草、甘草、大青葉、桔梗、黃芩、板藍根、金銀花、貫眾、金錢草等藥物構成,該組中藥藥方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定喘和利水通淋的功效,因此,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緩解和消除效果。而實驗結果表明,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大,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也會隨之降低,且治愈率會得到提升。另外,黨參和黃芩、甘草等,主要的功效是宣肺止咳、祛痰散結,同時 還能增強雞的體質。而清熱解毒的中藥又有利于炎癥部位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得到改善,能夠抑制炎癥的發展,具有鎮痛和修復受損細胞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抗應激能力。
綜上所述,本次試驗的結果表明,藥物預防觀察組的雞群發病率與死亡率顯著低于毒株攻毒對照組和毒株攻毒治療組的雞群。因此,說明本組中藥藥方具有改善和消除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癥狀的功效,且能有效降低該病對雞的病理性損害程度,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 劉玉芹,楊彩然,張東玲,等.中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實驗觀察[J].中國獸醫雜志,2009,(6):47-48.
[2] 王萌,嚴作廷,葉得河,等.自擬中藥方劑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效果[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8-14.
[3] 馮善祥.中藥組方對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防治效果觀察[J].中國獸醫雜志,2010,(9):41-43.
[4] 亓麗紅,艾武,劉濤,等.中草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J].動物醫學進展,2013,(12):195-198.
[5] 王玲,陳炅然,郭天芬,等.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中藥方劑的療效研究[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3,(2):6-8.
[6] 東彥新,李景峰,胡宗福.中藥組方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效果[J].中國家禽,2014,(1):57-58+61.
[7] 馮善祥.中藥組方對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防治效果觀察[J].中國獸醫雜志,2010,(9):41-43.
[8] 王玲,陳炅然,郭天芬,等.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中藥方劑的療效研究[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3,(2):6-8.
丁首群(1974—),男,福建大田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畜牧獸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