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梁
過去,人們常拿“看海”來調侃一些城市嚴重的內澇問題。調侃之余,對如何治理城市“看海”進行全面系統反思的人并不多,特別是學界及決策層。今年,隨著歷史罕見的暴雨來襲,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內澇的名單當中,讓人們不得不嚴肅面對城市“看海”這一從個別城市向全國蔓延的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已有超過80個城市出現內澇。這折射出多年來各地在城市建設上存在盲目截斷河流、填平湖泊、擠壓濕地等問題,“城市之肺”失去應有的調節功能。而城市地面的過度硬化,又造成雨水難以通過地表自然下滲,調節補充城市地下水。
一邊是逢暴雨就“看海”,一邊是地下嚴重干渴缺水,地表面臨沉降危險,如何利用大自然之力,治療我們面臨的這種“城市病”?敲開罩在城市地表的硬殼,疏通城市血脈,建設“海綿城市”,進行低影響開發,應該成為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