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醫患關系就是在醫療活動中,通過醫患互動建立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醫患關系是社會關系的一種,除具有一般社會關系的屬性外,具有特殊性。醫患雙方的關系存在著求醫與施治的地位不平衡;對醫學知識掌握的能力不平衡等因素,演化出幾種不同的醫患模式。對醫患關系本質屬性的認識,目前主要有契約關系論、信托關系論和特殊的消費關系論等。醫患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在醫療活動中雙方行為又受相關法律和制度的規范與制約,具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
關鍵詞 醫患關系 權利 義務
作者簡介:陳瑋,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醫院感染管理。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72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愈來愈高,醫患關系在現代諸多社會關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厘清醫患關系的本質,明確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對處理好醫患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醫患關系的定義
醫患關系是在醫療活動中通過醫患互動產生的一種人際關系。著名醫學史學家西格里斯認為:“每一種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生和患者,或者更廣泛地說,醫學團體和社會,醫學無非是這兩群人之間多方面的關系。”
我們可以把以醫生為主體的與實施醫療行為有關的一方稱為“醫方”,把以“患者”為中心的與求醫行為有關的一方稱為“患方”?!搬t”主要是醫生和直接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和機構中的相關人員;“患”主要是病人及病人家屬和對病人形成支持的相關機構和人員等,也包括其他尋求醫院服務的體檢、咨詢等相關人員。
醫患關系從廣義上講是指以醫生為主的群體(醫療者一方)與以患者為中心的群體(就醫者一方)在醫療活動中所建立的相互關系。狹義的醫患關系是特指提供直接服務的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一般說來,醫務人員與病人發生的無關醫療活動的關系,不構成醫患關系。
二、醫患關系的特殊性
醫患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包含醫療關系、經濟關系、倫理關系、法律關系等。醫患關系相對于一般人際關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目的的同一性。一般而言,醫患是為了診治疾病,預防保健或身心康復等健康需求而建立的醫療行為關系。在這種關系中雙方活動目的總體上說是一致的或趨同的,關鍵在于對實現目的的過程、手段、方法如何建立共識,以形成一致行動。
其次,地位的不平衡性。醫患之間人格地位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地位不平衡主要是由醫療服務的特殊性決定的,“醫方”經過特殊培養,掌握復雜知識和技能,在對疾病和健康的理解、治療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明顯優越于“患方”;醫療過程是“患方”求醫,“醫方”施治的過程,無論是診療方案的選擇,還是個人隱私的保護,“醫方”都處于主導地位,“患方”比較被動。
三、醫患關系的基本模式
醫患雙方圍繞著病人的疾病診療和健康維護形成醫患關系,但醫患雙方的又存在著求醫與施治的地位不平衡;對醫學知識掌握的不平衡等因素,所以醫患關系也就發展出以下類型:
1.醫師主動型:醫師的權威性不受懷疑,病員一般不會提出異議,醫療行為的決定與實施主要由醫師主導。
2.醫患合作型:醫師的意見受到尊重,但病員可有疑問和表達自己意愿,雙方在患者訴求與醫師診療引導下合作完成醫療行為。在涉及病員的生活習慣、人際關系調整等方面,病員的配合尤為重要。
3.病人干預型:病人對自身疾病有一定認識或者從其他方面獲得一定醫學支持,對醫師的診療行為進行介入、干預,甚至主導醫療方案的選擇。這種類型隨著網絡資訊發達,病人干預醫療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四、醫患關系的本質
對醫患關系本質屬性的認識,目前主要有契約關系論、信托關系論和特殊的消費關系論等。
(一)契約關系論
契約是當事人為確立和實現各自權利和義務而訂立的共同遵守的協議,主要包括口頭契約和文字契約。訂立契約而形成的人際關系,就是契約關系。
契約關系論認為醫患關系在平等基礎上建立,患者就診為要約,醫療機構接診屬承諾。醫生依據醫療法規開展醫療活動,實施醫療技術,為病人提供服務,病人接受服務。醫患配合完成維護健康的任務。
(二) 信托關系論
信托關系是指一方基于對另一方的信賴將自己的特定財產或權益交于另一方管理,另一方承諾為對方的最佳利益而行為或為了雙方的共同利益而行為。信托關系通常是因一方知識或專業方面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需要信賴另一方。
信托關系論認為醫患雙方在醫療行為中的地位是不平衡的,患者自主性是有限度的,患者把自己的生命與健康托付給醫務人員,醫生應恪守職責、鉆研技術,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不辜負病人之信任。
(三) 特殊消費關系論
醫患關系是不是消費關系,醫患關系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學界爭論的焦點。反對觀點主要有:醫療機構是社會公益事業,醫療消費不是生活消費,患者也不是消費者;醫患關系不符合消費關系最基本的平等、自愿、等價原則。贊成觀點有:醫患關系事實上就是一種特殊的消費關系。就醫治病是生存消費;醫療費用支出與患者個人利益關聯,經濟利益是醫患關系的紐帶;患者和醫院之間是契約關系,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立法的基本精神。
(四) “利益共同體”論
“醫”、“患”只有配合才能戰勝疾病、維護健康?;颊呖祻偷脑竿ㄟ^醫方去實現,醫方也在診療疾病的過程中加深對醫學科學的理解和認識,提升診療技能。在疾病面前,醫患雙方是“利益共同體”。
五、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醫患雙方均享有國家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權力和義務,同時在醫療活動中雙方行為又受相關法律和制度的規范與制約。目前我國在醫療服務領域出臺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但還不夠完備。綜合相關法律法規雙方基本權利義務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病人的權利和義務
病人權利主要有醫療權、自主權、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等。
1.醫療權。即任何人都有獲得醫療保健的權利,享有平等的、公正的醫療權利,醫療單位無權拒絕病人的就醫要求。
2.人格權。包括不被歧視、遺棄、侮辱等。尤其是對嚴重缺陷、殘疾者以及性病、艾滋病患者,應重視人格權的保護。
3.自主權。病人有就有關自身醫療問題做出決定的權利,有權拒絕治療和拒絕參加醫學實驗,擁有要求節省醫療費用并了解費用花費情況的權利。如果病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則由其監護人做出決定。病人的自主權受到法律賦予醫生的權利制約。
4.知情同意權。病人有要求醫生如實介紹病情、醫療措施及醫療風險的權利,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5.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個人不愿公開的有關私生活的事實不被公開的權利。
病人的義務主要有:
1.如實陳述病情,遵守醫囑,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檢查治療。
2.遵守醫療制度與相關規定,不影響正常的醫療環境。
3.支付醫療費用及其他服務費用。
4.尊重醫務人員的人格與勞動。
(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1.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權利:
(1)醫療權。醫療機構和執業醫師有權在其執業許可范圍內開展醫療活動,包括疾病的調查權、自主診斷權、醫學處方權、強制治療權和緊急治療權。
(2)特別干預權。一般情況下醫生的權利要服從于患者的權利,但是在特殊情況下,醫師的特別干預權利則對患者的自主權利形成一種限制或者一種優先。如患者拒絕治療,若拒絕治療將會給社會或患者本人帶來嚴重的后果或不可挽回的損失;或者這種決定是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做出的;再或患者的精神情緒處于極不穩定狀況;或在藥物對思維認識能力產生影響作用下所做出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在履行相關報備或批準手續的情況下,可以實施特別干預,開展相關診療活動。對一些高度危險的醫療實驗,即使患者出于某種目的同意,但醫生認為患者不適宜的,醫生應該拒絕。善意的隱瞞病情對患者是非常有好處的,在征得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實施,也屬于一種特別的干預權利。
(3)行為限制權。醫院和醫生在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下,可以對病人進行一定的限制。
2.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義務:
(1)診療義務。診療義務是指醫師根據患者的要求或出于人道義務,用醫學知識和技能正確診斷患者所患疾病,并施以適當的治療。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說對于急危病人,即使患者身無分文,醫生也必須進行搶救。
(2)遵守醫療原則和技術規程的義務。醫療服務有嚴格而詳細的標準,如各種疾病的診斷標準、治療原則、診療技術操作常規等。醫院和醫務工作應嚴格執行標準和技術規程提供醫療服務。
(3)妥善保存醫療文件的義務。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于 15 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于 30 年。病例的書寫要符合規范,不得篡改。
(4)取得患方有效承諾的說明義務。醫務人員開展特殊診療活動需要取得患者或法定監護人員的有效的承諾或同意,為此必須進行充分的說明,以使患方的知情同意權得到落實。
(5) 安全保障義務。醫院應盡可能給患者提供安全保障,醫務人員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對患者的利益給予維護。
3.醫患關系中醫生應遵循的原則。在醫患關系中醫方扮演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提供技術、同情與關懷,要以病人利益優先,提供優良的環境與服務,同時注意醫學倫理原則的把握。
(1)“以病人為中心”,加強交流和溝通,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
(2)不以醫生本人的價值取向評判患者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
(3)理解患者及家屬的疾病行為和情緒反應。
(4)在診療過程中,充分關注患者的感受,給予患者切實的幫助。
(5)醫療活動是一個動態過程,醫生應根據情況適時做出調整醫患關系。
(6)醫務人員應審慎發展超出醫療服務范圍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王魁、齊玉龍.醫院概論.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樊立華.衛生法律制度與監督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王錦帆. 醫患溝通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4]楊琳、趙軍.醫患雙方權利義務之均衡分析. 當代醫學雜志.2014(8).
[5]王佳、王偉、程實. 我國醫患關系管理的歷史進程與未來展望.醫學與社會雜志.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