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史瓊
企業多元化戰略下的管理拆分理論應用
文/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史瓊
企業多元化戰略代表了當代大型企業的發展潮流。如何管理公司日益增多的人員和業務,是企業面臨的最大課題。管理拆分理論,指針對不同的個體和工作情況,選擇區別對待的管理模式,通過資源整合,找出最優的解決途徑,從而達到優化管理的目的。本文以磁浮公司綜合辦管理工作為例,談談對管理拆分理論的幾點思考。
多元化;管理拆分理論
企業多元化是大多數企業發展的方向。很多大公司通過收購與合并,擴大業務規模,也跨界進入新領域。多元化戰略帶給企業活力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管理陣痛。磁浮公司是一家負責磁浮上海線運營和維護的國有企業,2015年起著手多元化戰略發展,開始承擔既有地鐵16號線的運營管理,500多名16號線員工整體劃轉至磁浮公司。這部分員工,受原隸屬公司的文化熏陶,已基本形成適應原公司的工作風格。作為公司管理部室綜合辦的領頭人,如何在不增加人手(共6人)的情況下,充分整合內部人力資源,帶領部室員工積極承擔成倍增長的管理業務,幫助公司促進公司原有員工和16號線劃轉員工的融合,無疑成為個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談談新形勢、新任務下管理拆分理論在綜合辦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現代管理的一個觀點是,管理應集中于關鍵點,而不是管理所有事情。公司多元化發展的開局年,通過企業文化的宣傳促進新老員工的融合無疑是綜合辦管理工作的關鍵點。圍繞這一關鍵點,我們崇尚人文式的管理方式,即以人為本,管理因人而異,針對年齡、專業和能級差異,充分挖潛調配有限的人力資源,實現效率優先、任務均衡飽滿,營造有利于人才加速成長的氛圍,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對有能力、有意愿的骨干員工壓擔子重授權,發揮其文采好的優勢,由其直接負責宣傳工作,將其原承擔的文書檔案管理工作調配至另一工程科技檔案管理人員;對有干勁的年輕員工講引領重培養,發揮其新聞專業的優勢,由其輔助骨干員工開展好宣傳工作,并增加會議紀要寫作等文秘工作。一年來,上述因人而異的管理調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公司不僅推出了初具品牌效應的微信公眾號“磁浮心石榴情”,更通過有針對性的企業文化宣傳,將新老員工有機地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面,骨干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充分歷練和提高,年輕員工也在挑戰中迅速成長。
美國管理大師羅伯特?凱利曾說過“企業的成功靠團隊,而不是靠個人”。動物世界的自然法則也告訴我們:個體弱小沒關系,只要團結,就能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綜合辦注重示范效應,強化帶頭人的能力建設,部門領導和骨干員工重在從德、能、勤、績、廉各方面率先垂范,引領團隊工作。注重團隊協作,在“專人專事”的基礎上,講究一崗多責、身兼數職、相互協作,如行政秘書,還負責貫標;后勤管理,兼任安全員;檔案管理,還負責培訓等。注重團隊提升,建立內部培訓制度,針對一崗多責的要求,每個人從各自專業角度給部門全員培訓,提升員工專業互補能力;建立以老帶新的帶教制度,由骨干員工帶教年輕員工,幫助年輕員工盡快成長。
公司作為一個組織機構,有其特定的業績標準和獎懲機制。而我們綜合辦內部,針對部室工作實際和員工個體實際,不斷完善提倡人文關懷的考核激勵機制。通過與員工的溝通發現,并非所有員工的需求都是單純地希望加薪,不少員工反而希望得到精神層面的關懷與認同。由此,我們建立了優秀員工內部授課交流制度,給每季度的優秀員工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經驗的平臺,激發了優秀員工的成就感,也營造了部室內部趕學比超的良好上進氛圍;建立了后進員工幫扶制度,針對工作有欠缺的員工,首先進行教育與提醒,充分了解其工作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幫助其尋找解決的辦法,或提升能力,或改進方法,或改善關系,有效提高了后進員工的認同感和上進心。此外,我們提倡“開開心心上班,安安心心下班”,引領員工在崗每一分鐘踏實、認真、投入地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但由于人手緊張,難免需要加班,尤其是負責宣傳工作的員工,加班有時也是一種階段性的常態。對此,作為部室領導,一方面耐心陪護,讓加班的員工感覺身邊有溫暖;另一方面分配傾斜,讓加班的員工感覺付出被認可。正是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內部激勵機制,營造了綜合辦內部和諧向上的良好氛圍。
未來,公司還將承接地鐵18號線的運營管理任務,隨著管理網絡的擴展,綜合辦的綜合管理工作也將日漸復雜。從這個角度而言,把個體的“人”作為核心因素的管理拆分理論在公司發展的未來有著其廣闊的應用前景,更有助于形成和諧的企業文化,助推公司可持續發展。
[1]趙偉,馬云.我的管理心得[M].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
[2]志朝.不懂心理學就做不好管理[M].九州出版社,2015.
[3]宋新宇.讓管理回歸簡單[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4]樂迪.淺談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知識管理導向與企業績效[J].企業導報,2016(04).
[5]高興.試論學習型組織對企業績效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4).
[6]胡斌.高績效工作系統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