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宇 (上海)
介紹幾種日本早期錢幣及鑄范
徐雁宇 (上海)
日本自大化改新以后,飛鳥、奈良時代的律令政府積極吸收唐朝的文化制度,其中包括仿效唐代開元通寶鑄造錢幣。傳統認為,鑄造于元明天皇和銅元年 (708年,唐景龍二年)的和同開珎為最早。其后百余年間,奈良朝廷又發行了神功開寶等著名的 “皇朝十二錢”。
由于日本早期錢幣鑄額較少,見于我國者更為鳳毛麟角,故對于其版式及鑄造方法,一直以來鮮有關注。僅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陜西金融》發表了1979年奈良郵電局工地出土的和同開珎錢范的簡要介紹,既無詳細描述,也未附有圖片①。但在日本,江戶時代時,日本學者已發現并著錄了另一種早于和同開珎的仿開元通寶方孔圓錢富本錢。自上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日本考古工作的展開,在以奈良為中心的飛鳥池遺跡、平城京古跡、大阪難波宮細工谷遺址、奈良柏木町遺址相繼出土了富本錢、和同開珎、神功開寶錢等日本早期錢幣及錢范等鑄造實物。日本早期錢幣的鑄造工藝,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隋唐時期我國錢幣,特別是開元通寶的鑄造工藝情況,故將相關發現簡單介紹如下。
富本錢,中國學者較少接觸 (圖1)。在日本,該錢初次著錄在發行于元祿七年(1694)的 《和漢古今寶泉圖鑒》。寬政十年 (1798),《和漢古今泉貨鑒》中刊登了 “富本七星錢”。在江戶時代,日本學者對富本錢究竟是行用錢還是壓勝錢一直存在爭議。明治二十二年 (1889),日本收藏家今井風山在 《風山家泉話》中第一次指出,“富本錢制作古樸,銅質與和同 (開珎)一樣”,認為富本錢是和同開珎錢同時期之物②。60年代以后,日本相繼報道了多次富本錢的發現情況。其中,數量最多、價值最大的是1999年在飛鳥京遺跡飛鳥池工房所出土的33枚富本錢及殘缺錢樹、錢范、溶銅等鑄錢遺物 (圖2)。在這些遺物的地層,同時出土了記日為 “丁亥年”,即日本持統元年 (687)的木簡,證明了富本錢的鑄造年代略早于和同開珎錢。

圖1 高森町武陵地1號古墳出土的富本錢③
和同開珎錢始鑄于元明天皇和銅元年 (708年,唐景龍二年)。和同開珎錢的鑄造遺跡發現,較為有價值的有兩次。一次是1979年發現于奈良平城京古跡,即上文中提及 《陜西金融》曾簡要報告過的;一次是1996年發現于大阪難波宮細工谷遺址。
1979年,平城京古跡出土了為數眾多的和同開珎陶范,既有陽文母范,又有陰文子范。陶范上錢模平均直徑25.8mm,比流通的用錢 (平均24.5mm)大了一圈 (圖3、4)。據文獻記載,奈良時期,山口縣此處曾有鑄錢司。

圖2 飛鳥池工房出土的富本錢殘缺錢樹④

圖3 平城京古跡出土和同開珎陶范⑤

圖4 平城京古跡出土和同開珎陶范⑥
1996年,大阪難波宮細工谷遺址發現了和同開珎錢樹(日文稱枝錢),與錢樹并出的還有大量和同開珎錢及少量富本錢,以及銅、鐵制品,銅板、銅塊、鉛板、方鉛礦、爐渣等鑄幣遺物 (圖5)。據考古報告稱,錢樹銅純度為96~98%,重量為78.9g,上共有6枚和同開珎殘錢,中心澆道 (日文稱鑄棹)截面為橢圓形,下端缺損。根據推算,完整鑄成的錢重量在1.45至2.91g之間,直徑在23.7至25.2mm之間⑦。
神功開寶初鑄于稱德天皇天平神護元年 (765年,唐永泰元年)。1999年,日本考古工作者在奈良柏木町平成京左京六條一坊十六坪遺址發掘出土了神功開寶錢樹,及鑄范、坩堝等錢幣鑄造遺跡 (圖6、7)。同時,依據這些發現,日本學者對神功開寶錢的鑄造進行了模擬推斷,復原了當時的鑄幣流程 (圖8)。從復原報考看,神功開寶采用了平板范式鑄錢法。

圖5 細工谷遺址發現的和同開珎錢樹⑧

圖6 奈良柏木町發現的鑄范、坩堝⑨

圖7 奈良柏木町發現的神功開寶錢樹⑩
綜合這些考古發現及調查報考,可以說明,日本早期鑄錢皆采用了我國春秋晚期以來的傳統范鑄法,其方法沒有采用南北朝時期的疊鑄技術,而與西漢時的半兩、五銖錢幣鑄造工藝最為接近。從平城京古跡發現的和同開珎陶范看,既有陽文母范,又有陰文子范,說明在飛鳥、奈良時代,日本陶范鑄幣技術也已經成熟。傳世的和同開珎、神功開寶錢精致規整,與同時期的開元通寶錢不相伯仲,故其鑄造遺物對研究唐代錢幣鑄造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圖8 日本學者對神功開寶錢的鑄造流程復原圖?
注釋:
① 韓釗:《日本和同開珎錢鑄法》,載 《陜西金融·錢幣研究》,1991年第4期。
② 今村啓爾:《富本銭と謎の銀銭》,小學館,2001。
③ 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飛鳥藤原宮跡発掘調査部:《高森町武陵地1號古墳から出土した富本銭について》,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1999。
④ 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飛鳥藤原宮跡発掘調査部:《飛鳥池遺跡出土の富本銭》,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1999。
⑤ ⑥ 和銅保勝會:《和銅會報》,第1號,1988。
⑦ 財団法人大阪市文化財協會:《細工谷遺跡発掘調査報告》,1999。
⑧ 古市晃:《細工谷遺跡出土の和同開珎の枝銭》,月刊考古學ジャーナル,東京:ニュー·サイエンス社,1997.11。
⑨ ⑩? 奈良市埋蔵文化財調査センター:《神功開寶の鋳型と鋳造関連遺物》,奈良市埋蔵文化財調査センター速報展示資料,奈良市教育委員會,1999。
(責任編輯 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