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另一種方式解讀重慶
Belief as a Mountain




這是一本“另類”的重慶“小百科全書”。
剛剛過去的7月,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高級編輯、首屆重慶“十佳讀書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重慶市書協、美協、作協會員朱晴方新書《百聯覽重慶》,由重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以“楹聯+書法+文章詮釋”的形式來全面推介重慶,不但在重慶獨一無二,更讓人在嚼遍“大部頭”之余,耳目一新。
為何要用這一獨特的形式來宣傳重慶?
可以從朱晴方極簡練的《自序》中尋到答案:“吾生長于重慶……祖祖輩輩繁衍生息于斯地,血管流淌的是重慶之血液,骨子銘刻的是重慶之性格,心坎烙印的是重慶之厚情。……如斯悠久城市,自古迄今歌之詠之者難以數計……。惜乎與詩歌伴生之楹聯相較微弱……。吾身為首屆重慶‘十佳讀書人’,當無愧此稱號,思之再三,以撰著并自書十類一百副楹聯全面系統反映重慶,一者妄圖彌補此遺憾,二者欲以此形式報恩萬一。”
《百聯覽重慶》全書收集楹聯書法共包含十大類,分別是:重慶嵌名、重慶地位、重慶形勢、重慶地理、重慶史話、重慶賢杰、重慶名勝、重慶亮點、重慶性格、重慶禮贊。開聯以“重慶”為名,收聯以“小康”結尾,向讀者徐徐拉開一幅完整的重慶畫卷。
其中,重慶嵌名2副;重慶地位3副,主要介紹重慶的政經地位;重慶形勢7副,介紹重慶整體概念化的形貌;重慶地理4副,主要介紹重慶特別突出的地理位置;重慶史話8副,主要介紹重慶的一些歷史事件,諸如大禹王南岸涂山娶女嬌,巴人尊虎尚蛇,明玉珍在重慶稱帝,重慶移民等;重慶賢杰11副,謳歌重慶古今杰出人物,諸如巴蔓子、寡婦清、秦良玉、鄒容、楊尚昆、劉伯承、聶榮臻、盧作孚等;重慶名勝25副,幾乎囊括了重慶所有著名景點,其中既有主城的大禮堂、解放碑、磁器口、紅巖村等,也有遠郊的長壽湖、四面山、仙女山、芙蓉洞、大足石刻、張飛廟、石寶寨、釣魚城、白帝城;重慶亮點22副,幾乎涉及到重慶各個方面搶眼的事物,諸如土特產、火鍋、美女、交通、溫泉、汽車、電子、教育、文化藝術等;重慶性格7副,點贊重慶人忠勇、尚義、耿直、勤勞、頑強、剛毅等秉性;重慶禮贊11副,則是朱晴方直抒胸臆,贊頌重慶變化及新貌。
“這100副楹聯,在講究事實、含義、詞性和平仄聲韻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通俗淺顯,讓普通讀者容易理解并接受。”朱晴方說。同時,為了更好讓讀者深入全面地了解重慶,他本著客觀、科學、嚴謹的態度,還分別給每副楹聯附簡約的文章加以詮釋,有的甚至還原了歷史本來面目。
以“彈子石系女嬌誕啟而化,磁器口為先輩燒瓷以訛”一聯為例,經朱晴方考證,重慶南岸“彈子石”一名本因夏禹王與女嬌成婚后,女嬌懷孕成熟在南岸彈子石一帶生下兒子啟而命名“誕子石”,后“彈子石”竟取代了“誕子石”,以訛傳訛至今。
同樣,在近代,磁器口附近燒制的瓷器量多質優,并裝船經嘉陵江港口銷往四方,但也不知什么原因,在歷史的浩蕩長河中,“瓷器口”的原名被“磁器口”所取代。

《百聯覽重慶》
朱晴方 著




除了豐富的知識性、史料性和可讀性,《百聯覽重慶》刊載的100副對聯皆以楷書、行草、篆書、隸書等書體形式表現,書香濃郁,文圖并茂。
“我們雖然都是重慶‘土著’,但不一定全面了解重慶,甚至不少人對生我養我的重慶茫然無知。”朱晴方說,讀《百聯覽重慶》,就只需一兩個小時將重慶盡收眼底,而對于外地人尤其是已來或者想來來重慶定居的人來說,《百聯覽重慶》更是不可多得的“導游”與解說員。
(編輯 李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