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萬和
由于近些年來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對課堂效率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中物理課堂來說,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現狀,對如何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提出合理的意見,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與發展。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要想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需要老師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筆者就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效率的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此有效促進高中生物理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提升。
1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學生需要首先對物理的自然學科屬性具有一定的認識,物理主要對物質的屬性、運動學現象、物質結構等進行研究的基礎自然學科。除了與數學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邏輯分析能力的要求相似以外,物理的學習還需要學生能夠積極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中掌握或者理解物理知識等。而對于高中的物理學習來說,作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能力的重要階段,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效率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增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學生物理的學習興趣具有促進作用。另外,由于以往教學方式對學生主體的束縛,課堂效率低,不利于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發揮,而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效率,通過先進現代技術設備在教學中的利用,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能力發展。
2目前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現狀
根據目前高中物理的教學來看,傳統教學方式仍然在當今的高中物理課堂上利用。老師作為課堂主體,依靠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造成師生之間的“主從關系”,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另外,高中物理老師在講課過程中缺乏相應實驗理論的支撐,學生對于一些物理知識與理論不能直觀從實驗中得到明確理解,只是抽象地進行死記硬背,導致學生探索能力與實踐能力得不到合理發揮;除此以外,物理老師對物理課堂氣氛的調節力度不夠,不能有效為學生營造一種活躍、積極的課堂氣氛,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合理激發,在學生心中產生對物理學習的厭煩感等。因此,為了有效改善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現狀,需要老師采取積極的舉措,從而有效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效率的提升。
3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3.1積極創設恰當的物理教學情境
有效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創設適當的物理情景,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地激發,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激活以及物理學習情感的體驗具有積極作用。因此,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階段的特點,設置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情境。比如,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中向學生展示:在某市的交通中心路段,一輛車發現前方路段在搶救中,于是立馬踩下剎車,而隨之而產生一陣刺耳的摩擦聲,而且公路表面也出現了兩道黑色痕跡。在學生觀看完畢以后,老師應該向學生提這樣的問題,如果該城市規定這個區域內車輛行駛速度不得超出50 km/h,那么就會被攝像頭記錄下來。假設你是值班的交警,那么應該如何判斷汽車是否具有超速行為?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生活中的剎車現象,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對學生交通違章行為以及交通知識的了解也有一定作用。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方式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實驗具有直觀、生動、有趣的特點,因此老師可以運用實驗合理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在講解“自感”知識前,老師可以為學生演示通電自感、斷電自感的實驗,讓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借助實驗現象對學生的興趣具有激發作用,然后老師可以適時提出問題,如點亮兩個燈泡的通電瞬間的時間不一樣。但是在斷電的瞬間,燈泡從亮變到暗?這些都會使學生積極運用自己的思維與想象力進行思考,促進學生對物理知以的理解,從而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3.2注重物理課堂的實驗教學運用
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對學生物理知識與理論的理解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物理老師應該學會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動手能力與理解能力、創造精神與想象力的提升與發揮。比如,老師在講解“楞次定律”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做實驗,可以將學生每兩個人分為一組進行實驗練習,并且在老師的講解與引導下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事先讓學生對電流方向和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的關系進行觀察,然后再對原線圈的電流方向和磁鐵運動方向進行觀察。再讓學生討論與探究,最后使感生電流所導致的磁場方向與磁鐵運動方向的關系總結出來,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實驗結論進行概括,從而使得課堂在老師與學生的不斷探索中得到合理完成,也積極提升了課堂效率。
3.3課堂問題的精心預設,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發展
學生應該在頭腦中擁有一種問題意識,而且在物理課堂老師的講授下,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地解開自己的困惑,形成自己的思維意識。傳統課堂中老師“一言堂”的形式已經發揮不出積極作用,因此老師應該積極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預設,借助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物理問題,引領學生走進物理知識的世界中。一般學生對于一些物理概念不太重視,認為只要簡單地記憶就可以了,但事實并非如此。物理現象的本質以及物理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需要學生對概念性知識進行扎實地理解與領悟。所以,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例如,老師可以一邊做演示實驗,一邊向學生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得到極大的提升;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學會提問的技巧,老師可以在講解知識過程中故意埋下伏筆,期待學生提出一些疑問,以此促進問題意識在學生頭腦中的形成,從而有效提升物理的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物理老師,為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認識到實驗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與觀察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并且在努力創設合適教學情境的同時,注重課堂問題的精心預設,從而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以及各項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