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文


《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高中階段,教師有必要對一些探究的物理問題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現、有所聯想,萌發出科學問題。斜拋運動作為拋體運動的一般形式,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如籃球、足球等。但在中學的教學中斜拋運動卻因為考試考查較少和數學處理較麻煩等原因一直沒有受到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關注,只需要掌握斜拋運動的常規處理方法和一般性結論即可。即將斜拋運動正交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豎直上拋運動(如圖1所示),以及做斜拋運動的物體當拋出點和落地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時,不計空氣阻力,最大射程對應的拋射角為45°。但筆者認為斜拋運動是學習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和拋體運動后一個高度的總結,是理論聯系實際且突出數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有效模型。可以利用迫擊炮炮彈運動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進一步研究斜拋運動的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合作探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