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值稅和營業稅征稅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繳納這兩個稅種行業的稅負水平之間存在極大差異。我國2012年開始試點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服務業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文章從增值稅的計稅原理入手,提出服務業企業都應該對原有的經營管理做出調整,優化以前的納稅籌劃策略,從而減輕稅收負擔、降低稅收風險。
【關鍵詞】“營改增” 服務業企業 納稅籌劃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定義與特點
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我國稅收體系中兩大稅種,它們各有特點,分別在各自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增值稅作為一種流轉稅,其應繳納稅額為該單位或個人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額(其中包括進口貨物的金額)乘以固定稅率并扣除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由此可以看出,這一稅種具有價外稅、不重復征稅、既普遍征收又多環節征收以及同種產品售價相同稅負相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增值稅作為一種流轉稅,能較好地體現稅負的公平性——稅率統一、征收普遍,有利于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結構的合理化,有利于國家普遍、及時、穩定地取得財政收入,并且有利于擴大國際貿易往來。營業稅的納稅主體是在我國境內從事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或有償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其應繳納稅額為納稅人從事經營活動的營業額乘以營業稅稅率。營業稅是一種價內稅,具有與增值稅明顯不同的特點,即稅率低、稅負均衡、計算簡便、重復征收,不同行業的稅目稅率不同。對服務業企業而言,營業稅的征收起點相對較低,并且不存在可抵扣稅款,巨大的納稅壓力沖擊著服務業企業的經營效益,從長遠來看甚至限制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二、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服務企業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正好利用了增值稅的優點。可以有效地避免多重征稅問題。增值稅是在生產的每一道環節就其增值額征稅,因此能夠有效地將以前環節繳納的稅款得到抵扣,采用扣除已繳納稅款部分的稅收方式,使商品所負擔的增值稅部分固定不變,進一步保持商品的稅率更接近其真實負稅情況,按照這種稅率計算方式進行征稅,讓稅款更清晰、明確,有效減少了以往少退稅或多退稅現象。
(二)不利影響
增值稅的稅率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6%和11%兩種稅率,也因此需要建立與之對應的稅收征管體制,稅率檔次多會使行業間的稅負不同,從而在客觀上縱容了納稅人偷稅、避稅的概率,不利于稅收的征管,也必然會增加增值稅的征收難度。但到底能否降低稅負,實現稅改的初衷,并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這對一般納稅人企業和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
三、“營改增”后服務業企業的稅務籌劃策略
(一)供應商的籌劃
對于供應商的選擇,“營改增”后服務業企業不能僅考慮產品價格或者能否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應該將兩個因素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采用簡易征收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的服務業企業,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因此在考慮供應商時,主要從價格方面入手,選擇質優價廉的公司。然而,對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服務業企業而言,在質量和價格處于同一水平時,優選具有增值稅專用開票資質的供應商;但是,當備選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格存在較大的折扣,能夠彌補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的損失時,選擇該供應商更能有效降低企業稅負。我們假設,當產品質量處于同一水平時,一般納稅人的產品總價為a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a/(1+6%)*6%萬元,即0.0566a萬元,如果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格為(a-0.0566a)萬元,即給與5.66%的折扣時,選擇任何一個供應商對實際繳納的稅金沒有影響。當小規模納稅人給予的折扣大于5.66%時,更應該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二)納稅主體身份的籌劃
“營改增”后的服務業企業采用簡易計稅方法和一般計稅方法所得到的應繳稅額是不同的,這也就給企業納稅籌劃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上文通過計算得出一般納稅人營業稅與增值稅的無差別平衡點為11.7%,即若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服務業企業能夠帶來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11.7%以上時,繳納增值稅能夠切實降低企業稅負。這也就是說,如果服務業企業能夠帶來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費用低于營業收入11.7%時,服務業企業選擇簡易征收方式更能降低稅負;如果服務業企業能夠帶來可抵扣進項稅的成本費用高于營業收入11.7%時,服務業企業選擇一般計稅方法更能享受“營改增”帶來的稅收優惠。因此服務業企業在選擇納稅主體身份時,應當恰當轉移或吸收部分經營業務、合理采用合并或分立的方式。
(三)勞務方式的籌劃
一般來說,服務業企業都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本質上,主要依靠員工不斷勞動帶來日常經營收入,因此員工人數普遍較多,但對于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服務業企業來說,工資、補貼、五險一金等人工成本是無法帶來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毫無疑問,這成為服務業企業繳納增值稅的一大難題。本文認為,服務業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營改增”政策的優勢,考慮將承擔的人工成本通過勞務外包的形式進行轉移,在獲取勞務服務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僅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稅負,還能合理控制內部員工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四)進項稅項目的籌劃
稅法中規定了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規定的幾種情況,其中有些項目為企業稅務籌劃提供了空間,例如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等”購進貨物、接受勞務產生的進項稅額。對于現代服務業企業而言,員工人數較多,企業為員工提供福利所需的花費也很大。然而某些福利(例如員工班車)的進項稅額是不能抵扣的,但是若將企業經營用車輛同時用于為員工提供福利,其購置、修理、燃油等各項花費的進項稅額就可以抵扣。綜上所述,財務人員在計算增值稅時,要特別注意就可抵扣的和不可抵扣的進項稅分別計算。
四、總結
綜上,“營改增”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完善了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這是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發展道路上必將經過的一環。目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確實給試點行業企業帶來了減少稅負的好處,但是我國這一改革還處于尚未完善的階段,存在一些服務業企業因這一改革繳納更多稅金的情況,服務業企業財務人員根據新的制度環境做出適當納稅籌劃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S].2011.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S].2013.
[3]財政部.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S].2014.
作者簡介:劉欣怡(1989-),女,湖北宜昌人,任職于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會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