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翻轉課堂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信息化技術教學平臺,把知識內化的過程盡量放在課上,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實現“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的職教理念,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一、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必修課程之一,是學生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能課程的基礎,其重要性日益彰顯。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指導下,為了真正提高課堂實效,很多教師在革新教學模式上做了很多嘗試:項目化教學、任務化教學、一體化教學等教學模式的引進,對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些教學方法固然很好,但由于一些任課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個體差異去優化設計課堂,沒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多教師又回到了傳統教學老套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操作練習。職業教育的成功,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功,實踐性教學的成功,技能強化和能力遷徙的成功,不可能是單純的知識的被動傳遞和記憶。
為此,我們需要研究一下我們的學生,由于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夠,很多學校學生的入學分數不高,中考分數300分左右的學生進入職校比比皆是。這批學生是90后的失意者,他們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自覺性差,注意力難以集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厭倦了普通教育中填鴨式的教學,喜歡新鮮事物,不喜歡按照常規的套路來學習。再來看看我們的課堂,一個班50多個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來自信息化條件較好的初中,接觸過入門級別的信息技術的初步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礎,有的學生則很少接觸計算機。
二、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和特點
翻轉課堂的出現,對于這些學生是有吸引力的。翻轉課堂,其英文是Flipped Class Model,原本是美國高中教師為上課經常缺席的學生而設計的,目的是利用線上視頻在課余的時間教授學生,也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課上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再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家提前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通過探究、合作、分享、展示和教師答疑解惑等課堂活動環節來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進而培養技能,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轉課堂可謂是與時俱進的產物之一,它充分利用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利用微信等公眾平臺發布教學任務和回收教學測試,顛覆了知識講授和知識內化這兩個重要的教學階段,把知識的講授盡量放在課下,把知識內化的過程盡量放在課上,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實現“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的職教理念。它考慮到職校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成長背景,具備引領性、陪伴性、重復性的鮮明特色,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一遍不懂看兩遍,充分感受到老師就在身邊,遇到問題還可以通過APP STORE端和微信公眾賬號,實現更及時、更全面的學習,體現了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三、翻轉課堂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嘗試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石?;诜D課堂的理論基礎和課程特點,筆者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一)確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素材,收集教學資源
由于翻轉課堂強調的是把知識的講解放在課前,所以知識目標的定位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學設計是不宜把艱澀難懂的知識擺在前面,而應該是“小切口、低門檻”,由易到難,從已知推未知,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作為導引,牢牢把握學生的興趣點。此外,教學設計中要充分估計到學生繼續開展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利用哪些技術去突破這些難題。
(二)制作微課視頻,布置課前任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就要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微課是翻轉課堂的基礎和特色,沒有微課資源,翻轉課堂根本無從談起。要實現課堂的翻轉,離不開任課教師錄制學生課前的學習視頻——微課,也離不開微課資源庫的建設。微課的特點是短小而精悍,整個微課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5~8分鐘,筆者圍繞某個知識熱點、難點或者教學的中心環節錄制微課,盡量提出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看完視頻,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和工作場景中的具體問題,有時甚至將教學內容串成故事,分集演繹,讓學生在一對一的環境下觀看和學習微課視頻,最后還有簡短的微型測試。
我們的學生的特點是:觀看視頻,他們非常樂意,但是要做課前作業,他們就難免畏懼了。為此,筆者往往把一些課前任務溶解在微課視頻中,一邊制作視頻,一邊引導學生思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立足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和興趣,將這些目標由淺到深地進行分層設計。給觀看視頻的學生選擇難度的自由權利,鼓勵他們根據微課的引導,去尋找相應的資源。最后,筆者將所有的微課視頻提前發布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平臺。
(三)鋪開課堂教學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課前小視頻,熟悉教師課堂要講的話題,同時帶著視頻中的問題回到課堂,通過小組討論,觀看其他小組成員的展示,然后聆聽教師的講解來實現對知識重點、難點的突破,形成相應的能力。筆者在翻轉課堂的學習活動中設置了四級思維模式,課堂被分為“作業檢測——任務進階——協作探究——小組展示”四級思維階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作業檢測的目的是讓學生回顧在觀看課前視頻時前置作業中的小問題,讓學生體驗自主獨立學習的成就感。任務進階是為了讓學生發現問題,進一步探索縱深方面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協作探究是為了鼓勵學生們發揚小組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嘗試利用團體的力量來解決疑難問題,讓學生培養合作意識。小組展示給學生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
例如,筆者在講授求職簡歷制作的這一章節時,是這樣操作的:第一步,在教師公眾微信平臺中發布微課視頻,讓學生初步瀏覽一下珠澳企業用人單位的招聘廣告。緊接著讓學生觀看兩種截然不同的簡歷,一種是風格粗陋而簡單的簡歷樣板,另外一種則制作得過分浮夸,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的簡歷樣板。最后展示一份風格清新自然,內容詳實得當的求職簡歷的制作過程,并布置課前作業——搜索用人單位招聘廣告中對中職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具體要求,談談視頻中兩份簡歷樣板你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具體原因。在課堂上,教師的任務是檢查學生們前置任務的完成情況,讓學生們當眾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形形色色的用人公告中對職校學生能力素質的要求的理解。第二步,筆者布置進階任務,制作一份排版清新、構圖簡約能夠讓人耳目一新的個人求職簡歷。待學生初步制作完畢,教師提供一份制作得體的求職簡歷樣板,讓學生對照樣板,找出自己剛才設計的簡歷和樣板中的差距,然后開展小組討論,思考如何運用已經學過的技術手段來實現這種效果。第三步,組織每個小組選出本組制作得最好的簡歷,并上臺來展示自己關鍵的制作步驟,讓其他小組看看自己運用了什么手段和理念來實現這種效果的。通過完成第二、三步的內容,學生很快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很可能需要再次觀看公眾平臺上教師提前發布的微課視頻,小組之間的展示有助于全體學生相互學習,在品頭論足和對比學習中取長補短,從而降低了任務的難度,讓大家體會到“會者不難”的道理,增加學習的信心。
(四)形成課堂評價
為了固化每一節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果,需要給每名學生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桿,讓學生根據這份標桿,清楚自己的表現,比對其他同學,繼續完善自己的學習。由于翻轉課堂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努力程度,筆者特別制作了一份翻轉課堂學習評價表,如表1所示:
四、結論和反思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教學模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微課視頻的做法,第一次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日程表中,并以其“引領性、陪伴性、重復性”的鮮明特點,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索的勇氣,對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繼續研究和完善。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