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奇
中共郴州市委黨校 423000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對策研究
何思奇
中共郴州市委黨校 423000
精準扶貧是我黨“全面建成小康”的重大舉措,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進精準扶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從三個方面論述如何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精準扶貧的戰(zhàn)斗堡壘。
精準扶貧;基層黨組織;黨員
精準扶貧是我黨“全面建成小康”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俗話說,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在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貧困村黨組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成為我國特有的政治優(yōu)勢。
當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真正使農村基層組織成為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領導集體,必須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轉變決策方式,由封閉的決策方式向公開民主的決策方式轉變,積極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辦、大家管。在重大決策上,讓群眾有發(fā)言權。在討論重大問題時,堅持先黨內后黨外的原則,黨支部一班人首先形成共識,然后提交黨員議事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最后由村民會議表決通過;在敏感問題上,讓群眾有監(jiān)督權。如群眾對財務問題最關心也最敏感。在工作中要充分發(fā)揮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通過嚴格財務管理,強化財務支出審批程序,做到“有權的不管錢,管錢的無權花錢,花錢的事情群眾說了算”,這就能“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在村務工作上,讓群眾有知情權。堅持定期公布村級財務,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建立村民質詢會議制度,對群眾提出的疑問如實地給予圓滿答復。
轉變工作任務,由單純對上的任務轉變?yōu)槿蝿蘸头障嘟y一,以服務為主,解決好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努力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在基礎服務上,充分發(fā)揮組織優(yōu)勢,把一家一戶或幾家?guī)讘艮k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辦起來、辦好,滿足村民教育、文化、醫(yī)療、養(yǎng)老等方面需求的服務。在科技服務上,加強和科技單位的合作,幫助農民調結構,定項目,解決技術問題,提高廣大農民尤其是專業(yè)大戶的科技素質。在信息服務上,為農民提供有關農業(yè)政策、科技、市場信息和流通行情等,及時指導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領頭羊”。加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對于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始終發(fā)揮領導核心地位至關重要。堅持把黨性強、作風好放在首位,選好配強帶頭人,下大力氣解決人難選、無人選、后繼乏人的問題。對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要進行分析分類,有針對性地做好培養(yǎng)選拔工作。對換屆后新任的村黨組織書記,特別是那些致富能手和返鄉(xiāng)能人,加強政治教育,增強宗旨意識和黨性觀念,切實發(fā)揮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作用;對連選連任的村黨組織書記,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大、能力偏弱、工作起色不大的,加強知識技能培訓,提升履職能力,并切實抓緊培養(yǎng)后備人選;對不勝任現職、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及時調整;對黨組織書記空缺、本地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從臨近村選派優(yōu)秀村黨組織書記跨村兼職,也可以從縣鄉(xiāng)機關選派優(yōu)秀干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首要任務是幫助把村黨組織書記的人選選拔好、培養(yǎng)好。對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從縣鄉(xiāng)機關選派第一書記。對第一書記要明確職責、加強管理、嚴格考核,讓他們切實發(fā)揮作用,不但要幫助村里解決發(fā)展問題,更要從長遠著手,幫助解決組織建設問題,解決黨員發(fā)展問題,不能有名無實、飄在半空中。切實抓好村黨組織書記培訓工作,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列出專項經費,確保每年將村黨組織書記輪訓一遍,并統籌做好其他村干部培訓,提高村“兩委”成員整體能力素質。
從嚴抓好農村黨員教育管理。農村黨員人數眾多、隊伍龐大,如果抓不好、管不嚴,就會直接影響黨在農民群眾當中的形象,直接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fā)揮。要從嚴格農村基層黨組織生活抓起,落實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把這些最基本的規(guī)矩執(zhí)行好,使每名黨員都在黨組織的嚴格管理、嚴格監(jiān)督之下,不能讓黨員混同于普通群眾。注重改進黨員教育方式,針對農村特點,活化組織活動方式,推行主題黨日、微型黨課、黨員活動日等做法,增強吸引力和實效性;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互聯網+”引入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開辦網絡黨課、網上課堂,用好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載體,提高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全面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根據黨員實際設立服務區(qū)、先鋒崗,充分發(fā)揮農村黨員作用。切實做好發(fā)展黨員工作,立足于優(yōu)化結構、增強活力、提高質量,制定和落實好農村發(fā)展黨員計劃,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對發(fā)展35歲以下黨員實行計劃傾斜,對兩年以上不發(fā)展黨員的村實行重點管理,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村黨員青黃不接問題。同時,穩(wěn)妥慎重地處置好不合格黨員工作,暢通出口,保持農村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
改進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認真謀劃和改進經濟工作。一要調整工作思路。要遵循市場規(guī)律,認真調查研究分析,批準優(yōu)勢、找準定位,切實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fā)展的路子。在如何發(fā)展的問題上,絕不能盲目“從上”,也不能盲目趕“時尚”,更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要改進工作方法。農民群眾既要盡快致富,又怕擔風險、怕麻煩、怕賠本,特別是對新鮮的東西,觀念一下子轉不過來,他們最講究實際,“不見兔子不撒鷹”。要通過算賬對比,宣傳政策、因勢利導,變“令”為“引”;通過落實減負政策、提供信息咨詢、科技指導和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服務,變“要”為“送”;通過組織干部帶頭示范,黨員幫帶,創(chuàng)辦基地、建設示范園區(qū)等典型示范帶動,變“逼”為“帶”,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引導群眾提高適應市場需求搞產業(yè).參與市場快致富的能力。
[1]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告;
[2]李佳.扶貧理論與實踐[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3]康曉光.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