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龍江大學 馬澍澍
?
公務員行政心理管理
文/黑龍江大學 馬澍澍
【摘要】公務員是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具體執行者和實施者,又是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在我國的行政管理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對公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行政心理素質,才能使公務員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目前,公務員行政心理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我們要繼續加強公務員的行政心理管理,發揮公務員自身的積極性。
【關鍵詞】公務員;行政心理;對策
公務員是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具體執行者和實施者,又是社會事務的管理者,要更好地進行行政管理,就必須要調動廣大公務員的積極性,因此,就必須建立一個良好的行政心理管理體系。
公務員心理管理是指運用心理學理論,對公務員進行必要的心理指導。心理管理遵循事物發展與人的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公務員可以始終積極地保持良好心態,以實現共同的目標。心理管理具有自身的特點:第一,隱性管理。心理管理是一種無形管理,是在管理的過程中產生的。第二,間接性。心理管理必須借助其他媒介才得以實現,是一種間接的“指令”。第三,能動性。良好的心理管理可以產生系列性良好行為反應的傾向。相反,會阻礙、削弱人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人的主動性發揮。第四,客觀性。心理管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一)不良行政人際關系。如果行政人際關系不協調,就會導致在公務員系統中形成互相防備、不敢說真話的不良氛圍。良好真誠的關系會滿足人的社會安全感,使心理健康發展。但是,目前,由于行政資源的部門利益分配有限,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公務員往往形成惡性人際關系。
(二)落后行政文化的負面影響。部分公務員官本位色彩濃厚,唯上是從,重上輕下,對下冷漠,上級意志就是真理;做官意識強、做事意識弱;把群眾視作管制的對象,輕服務;權大于法;政府主宰一切,包攬一切等等。在這種行政理念的支配下,公務員難以熱心為群眾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于很多公務員來說只是一句口號,并不能付諸行動。
(三)行政能力低下。有些公務員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較弱,學習能力較弱,依法辦事的執行力不強。有的公務員認為自身地位的特殊性,不愿意接受再培訓,對新知識、新技術掌握比較差,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行政能力較低。
(四)行政心理素質差。具有良好的行政心理素質,才能使公務員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良好的行政心理素質是公務員的基本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有利于提高公務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使行公務員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戰勝困難。在新形勢下,公務員在創建服務型政府的大背景下,要勇于挑戰自我,迎接挑戰。
(一)加強公務員的行政心理保障。首先,提升公務員心理管理能力。公務員心理的自我管理是內在的、主動的管理模式。公務員自己對自己的管理,其直接動力是發自內心。在對公務員進行行政心理管理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被管理者的同化。在信息化時代,要重視公務員心理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識水平提高,使公務員具備優良的人格素質,健全人格的塑造。要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能動性,不斷向公務員提出嚴格要求,形成整體規范,逐漸轉化為內在需求。此外,還要重視建立公務員心理互助機制,建立心理培訓機構,開設心理互助熱線等,不斷提高公務員自我調控和管理能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行政人際關系。公務員要樹立平等觀念,上下級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平等相待,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公務員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建立心融相通和密切的人際關系。再次,構建服務型行政心理。幫助公務員克服爭權奪利的行政觀念,通過報刊、電視等宣傳輿論工具,引導行政人員自覺向“民本位”思想轉變,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服務型政府理念,要講究奉獻精神,變消極服務為積極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二)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機制。首先,要規范科學公平的考核機制。要將心理測試技術引入到人力資源管理之中,通過心理測試、考評技術,把握公務員的心理素質,為公務員制定個人生涯計劃。在公務員考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公務員的心理差異,為公務員崗位設置、晉升等環節提供參考,更好地發揮公務員的積極作用。其次,建立相關機構的合作機制。對公務員的行政心理管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盡快建立與專業心理教育機構的合作機制,探索公務員行政心理管理工作的新辦法。再次,建立健全心理咨詢和培訓機制。增設一些心理健康類的課程,邀請專家開設相關講座,讓公務員能夠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問題,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節,積極地參加繼續教育。
【參考文獻】
[1]蔣越星,毛蔣楠.略論新時期公務員的行政心理素質建設[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3(01).
[2]王麗艷.塑造健康的行政心理[J].黨政論壇,2004(01).
[3]黃建鋼.論公共行政心理在行政管理中的科學價值[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9 (01).
[4]周萬春,萬山. 從行政心理的視角淺析公務員聘任制改革[J].文史博覽(理論),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