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王瀅
“人生第一證” 科學管理亟待重視
文/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王瀅
《出生醫學證明》作為“人生第一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規定的證明嬰兒出生狀態、血親關系,申報國籍、戶籍,取得公民身份號碼等的法定醫學證明。雖然小小的一證不起眼,但這是一個人今后的原始憑證,在生活中用途極為重要,以前各部門也積極配合、相互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是文字保留,特別是査詢很不方便,而且沒有統一的規范化格式,字跡有些看不太清楚。現在,這項科學化管理雖然起步較晩,但效果好,簡便清楚。當然,在科學化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只要我們日益完善,亟待重視,一定會完美。
人生第一證;管理;出生醫學證明
(一)管理部門不確定,多部門管理。以前,上級主管部門不太重視,沒有針對《出生醫學證明》作為檔案管理的要求來做,也沒有專門統一規定由哪個部門來管理,造成各個部門的缺乏統一管理和統一規定,如有些歸屬病歷在病案室管理,有的因新生兒是出生在婦產科的、就歸屬婦產科管理,而有的歸屬醫院的綜合檔案室管理,我院是原由預防保健科管理,后歸屬醫院的綜合檔案室管理,由于管理部門的不明確性,造成其《出生醫學證明》檔案管理的不規范性,不同程度地形成《出生醫學證明》的檔案材料無統一管理部門現狀,造成許多破損、混亂,甚至丟失。總之,由于不重視,保管的質量也可想而知。因此,作為“人生第一證” 的管理和保管以及服務性造成一定的障礙。
(二)管理標準不統一,影響服務質量。《出生醫學證明》作為檔案管理之一,在1996年以前,全國各地使用不同版本的《出生醫學證明》,存在著混亂現象,出于人情關系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比較明顯,例如有許多家長為了讓小孩能提前在8月底前報名入學,就千方百計尋找關系更改出生證明日期,更改戶口本上的身份證號,加上《出生醫學證明》由于管理部門不一,標準也不一致,又加上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識培訓,對出生醫學證明的檔案隨意排序。以前還沒有重視建立電子檔案,有個別在建但內容項目也不齊全,管理者在辦理移交時更加不太重視,而且存在著移交脫節現象,有些甚至有缺項的現象,造成需要時尋找比較難,要花費很大精力,還有一些丟失,耽誤準確的有關事情辦理及査詢。
(三)父母不夠重視“人生第一證”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七條規定:“……嬰兒出生后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規定非常明確,但家長在填寫新生兒姓名時比較隨便,重心關注嬰兒生男生女及健康情況較多,有許多家長在新生兒出生后仍未考慮過取什么名字,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不慎重,所以當要填寫新生兒姓名時隨便填一個,后來想想不好,有些還叫別人辦理,對嬰兒狀況更加不清楚,就往往在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后不久就來醫院要求更改名字。主要是認為現名不好聽或者難寫等原因來變更,但也沒有硬性規定一律不能更改, 這樣就不利于戶口管理,也不利于現行戶口政策。
(一)增強管理力度。《出生醫學證明》實行法制化目標管理,國家公安和衛生行政部門應重申《出生醫學證明》重要性,必須明確規定由各醫院哪個部門統一管理,并認真學習和貫徹衛生部與公安部先后聯合印發關于統一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通知(衛婦發[1995]第10號、《關于印發〈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和《關于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文件,依法加強我國《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力度。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保密教育和上崗培訓,對負責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工作的重要崗位人員的使用,應落實集體討論研究、實行輪崗交流、進行定期考核等管理制度;對辦理工作的違法違紀行為,衛生部門要及時進行處理,對濫用職權觸犯刑法的要及時移送檢察機關,衛生、公安部門應明晰監管責任,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場所及上機操作。
(二)擴大宣傳力度。從國家層面出發,在國家、省、市在電視、網絡、報刊不同媒體上以及生產嬰兒的各家醫院都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著重強調《出生醫學證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做好老百姓的宣傳教育和解釋工作,達到使百姓家喻戶曉。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各種《有關孕婦》知識專題講座、培訓做好宣傳作用,引導產婦及其家屬在孕期應及早做好思想準備,盡早考慮并取好未來嬰兒的名字。也可以早點請學識豐富的人才幫助起名。同時,對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學習及規范督導,實行定期培訓,使其及時準確地完成《出生醫學證明》簽發任務,各級管理部門應開展此項工作的專項督查。
(三)建立科學的電子檔案管理。上級部門要有統一要求,管理部門統一,實行計算機網絡專人負責管理、要有明確的檔案管理和保管制度,紙級管理逐漸退出市場,統一實施計算機管理,并規范統一的《出生醫學證明》國家標準的模式。在出具《出生醫學證明》時工作人員要反復核實產婦姓名和嬰兒姓名。產婦在領取《出生醫學證明》時也需仔細核對《出生醫學證明》的內容逐項確認并簽名。為了我國今后能更加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工作,提高“人生第一證”現代管理水平實行科學化管理,所以今后一定要全面啟用計算機管理和網絡直報、統一《出生醫學證明》規范和編號,為了保持“人生第一證” 的嚴肅性,嚴禁涂改,杜絕差錯。確保《出生醫學證明》檔案整理有理有據、穩定、連續、方便查找和利用。
(一)增高法律意識,增強科學技能。資源共享是當今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數字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了社會生存模式,是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必然選擇,實現互聯管理模式,達到快捷為社會服務的目的,對于“人生第一證”的要實現現代化科技管理,在原件歸檔時同步實施電子化檔案進行歸檔,確保檔案的正確性、真實性。可以利用醫療機構目前正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基礎上打造“人生第一證”管理的信息化高速通道,減少差錯,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出生醫學證明》實現信息化系統平臺的管理,方便查詢,節省檔案管理工作者的查找時間,也可方便對“出生醫學證明”信息的核查、更改,提高為民服務的辦事效率。
(二)增強原件有效的保存。由于數字化電子檔案信息的保存更安全,尤其對永久性保存較為理想,并減少檔案保存的磨損破壞,用數字化處理是最理想的保存處理,同時防止紙級涂改、缺頁等現象。還可以進行智能化檢索,快速檢索、提高效率,體現信息查閱和交流方面更便捷,提高數字化電子檔案信息利用的時效性,方便査詢程序,能迅速査找有關《出生醫學證明》信息材料,為公安和社會有關部門提供高效和優質的服務,加強監管力度,確保《出生醫學證明》檔案科學電子規范化。
(三)努力做好信息管理發揮社會效益。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出生醫學證明》信息技術日益完善,但作為檔案管理的一小部分還是不夠的,這僅僅是人口基本信息和數據,今后應該把所有檔案管理范圍內都實行電子信息化管理,全面實行數字化電子檔案管理很有必要,但做好人口信息化處理后更有效地提高人口管理質量和基本信息,對調查人口流動的信息準確無誤,要樹立“對國家負責,為人民服務,替未來著想”的工作宗旨,在生活中用途極為重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孩的讀書、民族性質、國外留學或定居以及對繼承遺產等都需要《出生醫學證明》作為憑證,其價值愈來愈大。國家能及時掌握人口發展和經濟結構以及社會發展動態,能起到國家調整重大決策正確的數據保證。
總之,簡稱“人生第一證”,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及至具體經辦人員都必須提高人員素質,認真對待該項工作,《出生醫學證明》的電子化管理能直接促進公安機關對戶口辦理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其為民服務的意識與質量口碑,各地公安機關也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醫院做好《出生醫學證明》這項工作。能完善衛生系統對母嬰保健的質量,增加人們對衛生系統的滿意度,從而調和醫患之間的矛盾沖突,維護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在信息科學技術管理方面逐步加強,各級領導對科學管理也亟待重視,進一步完善系統數據設置,以全面發揮《出生醫學證明》的各項功能,使“人生第一證” 在電子信息管理中更加完善。
[1]肖慧平.如何加強《出生醫學證明》檔案管理[J].民營科技,2012(07).
[2]朱丹平,等.數字化《出生醫學證明》檔案管理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