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
動漫《黑塔利亞》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趙 丹
現如今,我們的語文閱讀課對學生來說越來越失去吸引力,同時教學模式變得僵化,教學目的也難以實現。而日本動漫《黑塔利亞》擬人化、故事化、生活化敘述二戰歷史的方式給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一些啟示。閱讀課需激發學生對文學文本的興趣,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需使文本富有生命與情感,否則學生們面對的只是單調、枯燥的文本形式。從日本動漫《黑塔利亞》出發探討生命化教學的由來和發展,以及對我們的語文閱讀課有何啟示,我們又該如何去借鑒。
《黑塔利亞》 生命化教學
《黑塔利亞》是一部關于把從前未聽說過的國家擬人化的漫畫。它以世界史為主題將國家人格化而展開的故事,將二戰中的各個國家化身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當時各個國家的實力和外交政策,再現二戰那段乏味血腥的歷史。盡管這只是一部供人消遣娛樂的動畫片,卻有不少值得語文閱讀教學借鑒和學習之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長期以來,在我們的課堂上,閱讀教學問題出現的很多,例如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教學效率偏低、學生個性泯滅及創造力缺失等,使得閱讀教學遭受了較多的責難。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弊端、責難和質問引起了眾多教育者的深思。隨著我國新一輪的基礎課程改革的號角,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形式,閱讀教學也正從傳統的封閉圈中走出來,轉向關注閱讀的過程和方法。在長期的改革實踐和新一輪的基礎課程改革要求的融合中,以其開放、尊重、平等、合作、共享等的人文精神,被引入語文閱讀教學。而在《黑塔尼亞》中無處不見“生命化”的影子,劇中有處于領袖地位、嚴肅認真的德國大哥,有對一切人和事都保持一份天真、單純友好的意大利以及勤奮,帥氣的日本,動畫片用人物對話的方式將各國的政治態度、性格作風、文化習俗等活靈活現的表現了出來,劇中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化的關懷和教學。
提到到生命化教學,不得不提到葉瀾老師的教育理論和思想對我產生的了極大的觸動,“讓教學充滿生命力”、“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更是振聾發聵,對我們乃至未來的教學上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它不是僅僅像數學、物理等學科一樣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它更注重的是對精神世界的建筑和價值觀、世界觀的引導。中小學中的語文學科不僅僅了承擔知識的任務,更是承擔了教育學生如何做人的重任。我們的教學也不能墨守成規、循規蹈矩,只有真正關注到了每個學生、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情,才能讓語文學科達到立足當下、建構未來的目標。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葉瀾老師從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她認為,教育學科的核心問題是對“人”的認識,“教育學基本理論的突破,需要從對‘人'的認識的反思開始”。在葉瀾看來,“教育學的研究離開了對個體發展問題的研究,就不成為真正完整意義上的教育學”。葉瀾的思想對語文學科的教學也具有普遍指導意義。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葉瀾也指出,“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才有真正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讓閱讀教學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知識的共鳴,其前提是教師首先要能夠認識到知識內在的魅力,閱讀教學在實現人與知識共鳴的同時,也實現著人與人之間、自我之間的深刻共鳴。由此可見,葉瀾的生命化教學思想對我們現在以及未來的一線語文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知識素養與方法技能,只有自己懂得為何而教、如何而講,才能真正做到讓教學煥發出生命力。
語文課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每一位語文老師以及我們每一位未來的語文教師心中應該有不同的答案。教語文,絕不是僅僅學習文字上的方法與技巧,更重要的是作用于學生的心田。我們播撒的看似是一粒粒微不足道的種子,卻也許不知何時便對學生的生活乃至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要做到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融合。我十分崇敬于漪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態度,她曾這樣描述她所追求的語文課的境界:教師與學生和諧互動,教師崇高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碰撞,感情發生“井噴”,感染學生,推動教學進程;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或質疑,或評論,或挑剔,或追根問底,發表個性化的獨特看法,思想閃現火花,促使教學往深處開掘,往廣處延伸。這樣的課堂不正是葉瀾所主張的“讓教學充滿生命力”、“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嗎?
“生命化教學”是一種充滿生命體驗與關懷,富有無限活力的教學境界,它是對兒童的關愛、理解、成全與信任,是實現師生生命涌動的成長歷程。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實用而多彩的人文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忽視語文的人文性,必然只強調語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語文工具的人。學語文不是只學雕蟲小技,而是學語文學做人。教學生學語文,伴隨著語言文字的讀、寫、聽、說訓練,須進行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只強調語文工具,用解剖刀對文章進行肢解,枝枝節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質,把語言的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語文能力,在他們心中撒播做人的良種。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我們的語文課堂從而充滿生命的活力。
趙丹(1993-),女,河南人,碩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