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思達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探究
康思達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計業務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企業記錄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核算企業成本和利潤。做好會計業務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的工作,又因為謹慎性原則是會計原則中比較重要的原則,所以在處理會計業務的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謹慎性原則的使用,更好地處理會計業務。本文主要針對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展開探究,討論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體現于存在問題,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建議。
謹慎性原則 會計實務 運用探究
謹慎性原則即穩健性原則,是指某些經濟業務有幾種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選擇時,在不影響合理選擇的前提下,應當盡可能選用對所有者權益產生影響最小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會計處理,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會計謹慎性原則是企業會計核算中一項重要原則,運用廣泛,可防止抬高資產和收益,壓低負債和費用,并起到預警風險和化解風險的作用。但實際運用中存在利用謹慎性原則操縱利潤的現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趨利避害,使會計信息更具客觀性
(一)資產方面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體現在資產方面的體現主要包括存貨計價和無形資產計價兩種。存貨計價的主要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時,采用不同的計價方法,市場價格出現下降時采用先進先出法,有助于真是反映企業期末資產狀況,并且較低的購進價格能夠在期末的賬面上反映出來;市場價格上升時需要采用后進先出法,發出的材料單價和市場價格比較接近。在無形資產的計價中,要把支出確定性和使用效益作為計價的依據,這樣可以將被壓低的資產太高,會讓無形資產得到良好的開發利用,促進企業發展。在資產的兩種估價中體現出了謹慎性的原則。
(二)收益方面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體現還包括收益方面,在企業的收益確認中,資本公積中的債務重組收益并不會納入當期利益的損失和獲得中。摘我重組的賬面價值和支出的現金等和稅費之和的差額就是所說的資本公積。債務重組的損失和收益納入到當期的利益獲得中會使低收益確認得到保障。短期投資的賬面價值屬于下降趨勢。這個投資的收益屬于當期的損益,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收益情況進行確定,若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能實現,企業在進行收益分配時要將虧損部分確認分擔額后,分擔相應金額。這些都體現出了謹慎性原則。
(三)折舊方面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體現還包含折舊方面,加速折舊可以讓有形損耗得到更好的補充,無形損耗也在技術的發展速度加快中成了必然的趨勢,無形損耗的補償的有效解決能夠降低貨幣時間價值損失,還能促進固定資產的更新速度。
(四)計提資產減值方面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體現還包括計提資產減值方面。企業的對短期投資的跌價準備使之短期的投資期末市價低于成本時需要按照當期的市價進行計算,高于成本時需要按照成本計價。在企業的壞賬準備上,需要按照相關比例和方法進行確定,低于壞賬風險。存貨跌價準備需要采用成本和可變凈值孰低法,將期末的存貨按照成本和可變現凈值中價格較低的計價。這幾個方面的準備體現了在費用確認時的謹慎性原則。
(一)會計人員在會計實務操作中存在主觀性
謹慎性原則是會計準則中帶有一定模糊性的準則之一,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確定的因素的影響,這就容易導致會計計量在實際操作中失去精準性,最終出現會計工作的結果與現實不相符的現象。具體影響最終結果的原因主要表現在:(1)會計工作人員的謹慎性原則使用過度。在實際會計操作中,有些企業出于各種目的,如:避稅等,認為的擴大計提的范圍,降低計提標準,最終達到逃稅的目的。(2)會計工作人員的謹慎性原則使用不足。在會計工作執行過程中,很多領導怕使用謹慎性原則導致經濟考核指標下降,進而降低自己的業績而放松謹慎性原則的使用,長期下去會影響企業的長遠利益,導致企業的會計賬目出現問題。
(二)謹慎性原則規定不清晰
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以及會計制度對會計謹慎性原則的規定都不清晰,由于規定不明確導致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操作中易出現主觀臆斷的現象。很多企業利用這一缺點進行不合法的活動。企業可以利用謹慎性原則規定模糊這一點而不充分估計風險和損失,以賬目的形式虛假提升企業的利潤,編制不真實的信息提供給外界使用者,從而達到發布者想要達到的目的。如:企業在集體資產折舊時,可以隨意選擇先進先出法或者加權平均法。
(三)市場價格機制不完善
在我國目前的市場機制下,只有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債券投資極少數商品在市場中頒布信息,其他商品和企業的信息很少向社會提供,所以市場上絕大多數商品都缺少相關信息,這就給會計實務操作帶來了一定難度,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難以確定商品的公允價格,進而影響資產的可變現凈值。由于市場機制存在的弊端和信息披露狀況不夠透明,導致在會計實務操作中難以實行謹慎性原則。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
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是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的兩點能力。會計人員對會計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熟練程度影響到日常的會計事務。企業要加強對自身的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會計人員在謹慎性原則的應用中能夠準確把握“火候”,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提高能夠幫助其更好地對不確定性事項進行估計,做出相應的判斷,在客觀、公正反應會計主體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等方面上做得更好,更加勝任該職務。
(二)增強謹慎性原則的可操作性
我國的會計制度中關于資產發生減值的判斷標準并不明確,受到多方面影響,資產減值準備數額等確定難度大,這就為企業會計人員利用謹慎性原則進行操縱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國家的相關部門應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出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上市公司的具體業務操作進行規定和限定,根據謹慎性的原則詳細規定,并且在兼顧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建立具有靈活性的標準,增強規定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市場價格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在對各類市場的宏觀調控上進行較多的努力,例如,在證券、房地產、產權交易等市場的信息公布、價格變化等方面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定期公示,完善市場上商品的價格信息,為計提減值準備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據,增強了計提減值準備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謹慎性原則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可以為企業帶來效益,提升收益質量,但是利用的不好,就會成為企業做非法事情的工具,所以應當加強對謹慎性原則的解釋,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增強謹慎性原則的可操作性,完善市場機制,并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為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創造良好的氛圍。會計工作人員在使用謹慎性原則的時候,要把握好使用謹慎性原則的度,讓謹慎性原則在企業運營中正確使用,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1]汪淼.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應用與完善的思考[J].銅陵學院學報,2011(3).
[2]李曉燕.淺談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15(27).
[3]李野.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1(6).
[4]張丹丹,鐘駿華.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3).
[5]呂慶君.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問題探討[J].現代商業,2014(80).
[6]楊守杰,王迪.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建議[J].綠色財會,2012(9).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