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國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王長喜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與思考
文/ 中國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王長喜
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壓力不斷增大,由此導致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進而引發的各種問題明顯增加。企業員工心理健康也出現了諸多不容忽視的情況和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結合企業和員工實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對于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 ;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通過建立員工心理健康監控體系,及時發現員工心理健康問題,并及時疏導、干預,不斷提高員工心理素質,促進員工與企業健康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20世紀初期,國外研究機構就對工作壓力及其管理開展了研究,以求化解壓力過大給員工和企業造成的困擾。20世紀40年代,美國部分應用心理學家深入到企業,為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提供管理以及個人心理幫助的專家解決方案,即員工幫助計劃(EAP),努力減輕員工身心壓力、維護其心理健康。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快速轉型的新時期,正視員工心理健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和改進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對于員工和企業健康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員工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活躍因素。加快企業轉型發展,對員工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培養員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目標,也是企業員工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夯實企業發展根基、蓄積企業發展力量。
(二)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員工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員工的心理狀況和思想情緒事關企業安全生產。國內外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說明,員工的心理變化、情緒波動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大港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裝置曾因在崗員工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誤操作導致過裝置非計劃停車。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對員工的思想情緒、心理狀況進行即時性監控,并提供適當的干預,能有效預防由于員工心理問題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三)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推動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是以人為本管理的基本內涵。企業作為經濟組織,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除負有的經濟責任外,還擔負著保護環境、服務公眾等社會責任。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保證和促進員工全面發展,實現員工健康工作、生活,是新時期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利于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四)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延伸。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新形勢下,如何創新和加強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課題。從員工關注的身心健康方面入手,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從單純的注重教育,向既注重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轉變,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和內容,是解決心理問題、疏導情緒的有效方法,這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科學性和時代性。
為了解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狀況,2015年,我們對大港石化公司員工開展了“壓力狀況調查”。發放調查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520份,調查對象涵蓋了11個機關部門、6個直屬單位、12個基層單位,既有領導干部,也有一線操作員工。調查問卷設“總體感覺、主要工作壓力、主要生活壓力、應對壓力主要方式、心理援助及需求”五大項20小項。通過調查,我們發現:
一是員工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有近四分之一的員工有心理困擾。調查發現,76%的員工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有24%的員工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這部分員工中,如果按崗位劃分,一線操作人員占85%;按年齡劃分,20~39歲占88%;按學歷劃分,大專及大專以下占65%。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是心理緊張、精神壓抑、感受不到幸福與快樂等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生活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
二是工作上的主要壓力是安全生產、工作過載以及職業發展。調查表明,大港石化公司作為危化品生產企業,工作環境的安全風險高、誘發事故的不確定性因素多,員工在工作中面對的安全生產壓力巨大;此外,領導干部、基層技術管理人員和機關部門工作人員反映,“經常加班”超過20%,“個別崗位的工作強度大”;在中青年員工中,大家比較關注職業發展,“缺乏上升空間和機會”反映的比較集中。
三是生活上的主要壓力是贍養老人、子女升學與就業、社會分配不公。調查發現,贍養老人的壓力最高,“比較多”和“很頻繁”感受到這方面壓力的人員占被調查人員總數的35%。這說明隨著社會的快速老齡化,老人贍養問題給在職員工增加了非常大的壓力。此外,子女上學就業、個人健康和社會分配不均導致的心理失衡現象,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員工的壓力。
四是大部分員工愿意學習心理健康知識。40%的員工表示很想學習心理健康知識,30%的員工表示愿意主動幫助被壓力困擾的同事,但只有10%的員工表示有壓力會跟同事交流,只有6%的員工尋求過專業心理咨詢或組織幫助。
針對企業員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認識、主動管理,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獨特優勢,突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實施員工幫助計劃,努力建立一套符合企業實際的員工心理健康管理體系,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支撐。
(一)整合企業工作資源,實施員工幫助工程。要像重視員工的身體健康一樣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依托企業黨群組織成立員工關心關愛機構,負責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或在企業成立的HSE委員會中增加員工心理健康管理職責,實施員工幫助工程。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狀況調研,研究制定《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起覆蓋每一名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引導各級管理者充分發揚管人管事和管思想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將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大力培養心理咨詢師、培訓師,挖掘企業內部心理學人才潛力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使員工心理健康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雙結合、雙促進。
(二)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提高員工自我調適能力。要發揮教育培訓的基礎作用,把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納入員工總體培訓體系,制定覆蓋每一名員工的《心理健康培訓計劃》,邀請心理專家編制系列培訓教材,系統地開展員工心理健康培訓。通過開展壓力管理、挫折應對、保持積極情緒、咨詢式的管理者等一系列培訓,幫助員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質的基本方法,增強對心理問題的抵抗力。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企業自身文化理念培訓,特別是與企業實際和員工思想實際相結合,善于將“大道理”轉化為員工易于接受的“小道理”,使文化的“心靈雞湯”成為員工心理不斷強大的源頭活水。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員工心理咨詢,積極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援助。利用網絡、宣傳資料、健康知識講座等載體,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員工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鼓勵遇到心理困擾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建立企業心理咨詢平臺,積極為有心理困擾問題的員工提供咨詢熱線、網上咨詢、信函咨詢、團體輔導、個人面詢等多種形式的援助。考慮心理咨詢的隱私性,可考慮與社會上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合作,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幫助。
(四)定期開展員工心理健康評估,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每年開展一次員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采用專業方法評估員工心理生活現狀及其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時掌握員工心理變化。加強對工作任務繁重的生產一線關鍵崗位、重點業務骨干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心理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疏導。要建立企業內部突發事件、創傷心理干預與應急心理疏導預案,有針對性地對在突發事件中受到心理創傷的員工實施心理疏導,及時幫助員工解決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在重大改革措施出臺、重點項目建設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敏感時期,注重了解掌握員工心理動態,及時宣傳疏導,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預案。
(五)實行以人為本管理,為員工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環境。要努力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加快生產自動化信息化改造,創造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包括噪聲、光線、整潔、裝飾等等),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實行人性化管理,針對工作壓力來源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革調整措施,建立定期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工作機制,持續改善工作軟環境。在員工中開展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體育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人文環境。在企業內部為員工提供緩解緊張情緒的場所,如休息室、游戲室等,使員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緩解精神壓力。
美國心理健康專門研究機構研究表明,企業在員工心理健康管理上投入1美元,可以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5-16美元。實施員工幫助計劃,提高員工心理素質,不但對員工個人有益,而且對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也十分有益。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重視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