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君
新聊齋五題
鄭曉君
夜深,夫婦二人為某事爭吵,夫怒,摔門而出。婦悔,急追之。夫行極快,漸遠。婦見追之無望,惴惴而返。
忽一男于僻靜處擋其去路,婦驚,欲呼。聲未出,人被挾。婦弱,且著睡衣,其拼命之狀,猶蚍蜉之撼大樹也,無濟。
事畢,男欲逃,婦于飲泣間咬牙道:“吾識爾,乃摩的出租者!”男驚,急回身,趁婦未起,慌用婦之衣勒其喉,至婦命斃。
翌日,夫歸,不見婦,甚慶幸。越明日,又不見,夫疑。三日,仍不見,夫正忐忑,公安上門。
及見婦尸,夫呼天搶地,誓與兇同盡。
案破,見兇,欲剮之而不能,惟悔,與痛。
荊城劉李二夫,偶遇酒肆。劉獨飲,有憂色。李見之,前探問。劉下崗無業,與人從賈,被詐。其資乃婦之娘家所借,懊極,無顏見婦。李笑慰:“弟莫憂,明日于此兄當解之。”乃重置酒菜,對酌而飲,至酣方散。
越明日,劉惴惴而往,李待之久矣。席間,李與鈔如許,劉涕淚俱出,曰:“誓報之。”李笑曰:“弟休言報,爾若有意,與兄從賈,保發。”劉從李數日,果如言。乃邀李至家,盛宴而待,引為知己。其婦亦喜,頻斟酒,呼為兄長。李亦豪,與其金飾玉佩。至此,李常往,至酣無歸。一日,劉醒,喚李,未見;喚其婦,亦未見,甚異之。入內室,零亂耳。及察,婦已挾重物而走。乃悟:李之本意在其艷婦也!
劉李二女,可謂閨蜜,均已婚無業。孩入園,便晃晃,李手背,常輸錢。輸則找老公,老公煩,曰:“爾以吾開錢莊?”李甚愧,乃悟,己方立之年而無業,日與媼翁為伍,度暮靄之日,實乃無趣。暗立誓自救,廣與友人曰:吾欲作,有業告我。
一日,某友呼李:有一機會,不知可否?
李前往,及察乃喜,曰:“此乃天助我也!”甚喜,邀劉與己共謀,而劉甚鄙夷,曰:“此乃××,吾不為!勸爾亦莫涉足!”
李不聽,赴京考察,知其乃勢也。再邀劉,欲乘勢而為。劉仍拒,李不悅,而心已定,誓為之。
自此,李變一人也,專注創業而無他。
其間,李又屢次邀劉,劉始不屑,后不解,終無緣。
三年,大勢來也,李大成,邀眾友同樂。劉感言:“爾誠有膽識者也,令人敬服!”繼而嘆曰:“初,若吾與爾為伍,亦必成矣,而今,吾徒為見證人耳,嗚呼悲哉!
張某,六旬余,已退休,兒居外地,妻前往撫孫,張獨處,頗為寂寞。
一日,友來訪,談一項目,張頗感奮,思曰:“吾二十又余,考學出來,會國開放,言無商不富,吾不信,坐失良機。逢股市,吾膽小,再錯失。后遇房改,看不懂,又無緣。思吾一生,機會良多,皆因謹慎而無為,暗思此生休矣,不料暮年老朽之時,天賜良機,趕上末班車,死無憾矣!”遂與友合作,并不遲疑。
張發誓成功,不為錢,為證明自己!乃不計晨昏,不懼風雨,不畏寒暑,生命如注雞血,與友攜手拼搏。
一年,張小有成就;
二年,張攜妻出國旅游;
三年,張財務自由……
數年,張捐資建高檔養老院,讓老者不再孤寂耳。
一官午歸,酩酊大醉,途中不支,醉臥河邊。公酒過剩,吐之沙灘,乃酣然入夢。夢中仍舉箸交杯,戰之甚烈。
良久,官醒,覺身邊有異物,視之,乃王八兩只。官奇之,再視乃悟,蓋王八覓食至此,有奇香誘之,前食污物,亦醉,官大喜,適之市,賣幣數百元,歸家告妻,妻亦大喜,且曰:“公酒換私利,值!”
小說責任編輯:鄭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