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濤
情趣教學在小學低段教學的運用
姜 濤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教育前輩,早在5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愛好學習并有興趣是學習的最佳途徑的觀點。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樂學,會學,從而學會,學以致用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設計靈動的趣味情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運用豐富的情緒感染,激發孩子的注意力;采用有趣的游戲活動,調動孩子的注意力。
情趣 低段教學 運用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教育前輩,早在5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愛好學習并有興趣是學習的最佳途徑的觀點。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樂學,會學,從而學會,學以致用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首先來源于興趣。從心理特點看,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對于冗長的刻板的教學無法從內心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從生理期特點來看,他們的年齡還比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比較差。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強加硬灌的給孩子們輸入知識,即使有一些孩子能接受,但也是被動地接受,對于知識的學習多依靠于老師的“喂養”,久而久之會逐漸失去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更嚴重的是大部分被動接受的學生不但學無所成,心理上還會對學習產生厭惡,會對后續的學習失去興趣。我們今天的教育不再是針對少數學生的個別教學,我們需要的是面向全體的整體教學,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成,是我們一直追求和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這些都要求我們要改變教育思路,從學生特點入手,以樂學為目標,通過各種有趣的生活情景入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一年級數學《可愛的校園》一課,針對剛剛6歲的新入學的孩子的特點,我以靈動的課件進行展示。首先出示一副色彩鮮艷,動物們上學的圖片,卡通的動物形象,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出示的圖馬上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在這段時間讓孩子們邊看邊想一想圖中都有什么?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有小熊、有小白兔……再引導他們觀察小熊有幾只?小白兔呢?你是怎么知道有5只小熊的?從而引出數數的方法,感知數學與數字的奇妙。在課堂上孩子們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有限,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激發。孩子們又開始有些坐不住的時候,我又出示了一副會動的小鳥圖,一群小鳥嘰嘰喳喳的飛進校園啦,歡快的鳥叫聲頓時又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原本有些坐不住的孩子們又睜著小眼睛,看著歡快的小鳥們,接著又飛來了幾只小鳥,圖上有多少只小鳥在唱歌呀?孩子們開始數數,大部分學生都能連續的數出有9只小鳥。也有的孩子還會用加法的方法來計算。先飛來了6只小鳥,又飛來了3只小鳥,和起來是9只小鳥。還有的小朋友從后往前數,數數的方法多樣。一節設計了符合孩子認知特點的情景教學課,不但圓滿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還發散了孩子們的思維,初步感知了數學解題方法的多樣性、初步感知了順序等數學學習必備的知識。
馬卡連柯說“我從來不讓自己有憂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兒童面前表現出來。”兒童的情緒、情感處于發展的時期,情緒狀態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發共鳴。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善于隱藏自己不悅的情緒,把微笑、認同、鼓勵、贊揚、信任的情緒通過肢體或語音表達給孩子們,讓親和力去喚起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過于嚴厲的面孔和語言會讓孩子們望而生畏,內心的緊張直接影響學習的興趣,抑致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每天走進課堂前,我都盡量以最愉悅的心情,最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們,靜靜地觀察課堂上的每一個孩子,今天誰聽講不認真啦,輕聲提醒一下,再找個機會讓他回答個他能答上的問題,表揚一下,喚起他內心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孩子回答問題錯了,從不批評他,鼓勵他再想一下,如果想起來啦再回答。我相信你能做好,我相信你能行……教師的鼓勵和信任就是一股春風,溫暖、和煦,我們要用這股春風吹暖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我國教育家程頤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通過有趣的游戲環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孩子們的有意注意。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則正處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要想辦法為學生搭建數與形、數學與生活的橋梁。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經歷從具體實物到形象符合再到抽象數字的數學學習過程。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轉變,在每節數學課中我都要設計一些游戲環節,有的為理解重、難點服務,有的為調動孩子們的情緒服務、有的為鞏固練習服務。在教學數數的環節中,我們一起玩游戲,我拍巴掌,拍幾下孩子們用小圓片擺幾個,再在本上寫出相應的數字。我在黑板上貼小紅花,孩子們在下面一一對應擺出相應的小圓片,再寫數字。我在黑板上貼小黃雞,孩子們在下面用不同的實物表示小黃雞的數量,再寫出相應的數字。從聲音形式到實物形式再到書寫形式,各種表現形式之間不斷轉換,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同時也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更有吸引力。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學生的興趣越大,就越能學的好,學得好還會促進興趣的提高。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因此,要充分利用情趣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博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