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艷莉
新課程改革的點滴體會
尹艷莉
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 改革 體會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通過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點體會:
在這輪新課程改革中,正好教材也有所變動,原來的教學大綱變成了新的課程標準,原來的教學模式——教師傳授,轉化為新的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教師的角色有所轉變,同時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變化。這樣在新的課程、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模式下,就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原則來支撐,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一定要注重學習、要盡快轉變自己的觀念、以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采取了“三模四環”的教學模式,三模既是:教師導學,互動展示,反饋評價。四環既是:自研,互學,展示,評價。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成績,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一)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指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一部分學生,學生的發展是指包括人格和性格的發展,而不只是單純的學習上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應該包括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的發展,并且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展,所以我們教師在制作導學案時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二)在教學中要落實兩個重點,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精神,在導學案的制作中我們會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合作探究的題,在學生自研后,可以進行互學,通過互學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可以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和自己的不足之處,不但能提高同學的創新精神,也能培養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更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系。
(三)在新課程改革中還要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由原來的傳授者轉變為現在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
2、學生地位的轉變
學生由原來的接受者轉變為現在活動的主體。
3、教師教學手段的轉變
以往的傳統教學,課堂是我們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我們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是根據我們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的,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么學而不是老師怎么教,活動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同時又培養了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就是答疑和幫扶學生,這樣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新課程改革中要采取五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如何教,而是如何調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這就要求我們在制作導學案問題要新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要教會學生學習、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利于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教會學生利用雙色筆做好標注。
3、課堂上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設問,鼓勵充分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例如:再講切線長定理時,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很快的就掌握了切線長定理,我又進一步提出,你可以添加線,還會有哪些結論生成。學生興致很高,一會就得出了我們平時常用的很多相關結論,這些結論對于我們平時應用解題是很重要的。這樣得到的結論,學生在今后用起來會更靈活。
4、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新課程改革中,我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們按學生的性別,學生的特長,學生的成績,學生的性格等因素,把學生分組,所以在組內,每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而且他們為了團隊的利益,也會努力積極的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并且還會互相幫助,整體進步,充分地張揚個性。
5、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現在的這代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寵愛下長大的,都有較強的個性,不會謙讓,以自我為中心。這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里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并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與人交往。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應用、導學案的制作、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教學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我們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
(作者單位:吉林省敦化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