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麗
?
濟南市智慧城市發展模式研究
張孝麗
【摘 要】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出現的各種城市問題,世界各地掀起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潮,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一種新模式。本文總結了常見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結合濟南市實際情況,提出濟南市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智慧城市 發展模式
中國最早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是南京市。2011年之后,我國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地市開始增多。2013年10月,科技部把南京、無錫、濟南等20個城市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試點城市。2015年初,關于智慧城市評價的六大智慧城市評價體系國家標準出臺。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城市經濟的發展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智慧城市也能夠帶動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
(1)政府獨立投資、建設
政府獨立投資、建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主要的目的是為城市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能夠很好的滿足公眾對電子政務、公共設施的需求。這種模式對政府的要求很高,需要政府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支持,成本風險較高。
(2)政府委托運營商建設
政府委托運營商建設模式前提是政府進行投資建設,運營商利用自己擁有的網絡優勢,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對智慧城市日常建設、實施工作進行監管。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政府獨自建設智慧城市的風險。
(3)政府、運營商之間合作建設
在這模式下,政府主要是掌握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方向,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在前期投入較少啟動資金;隨后,運營商后期利用自身優勢全面進行建設,可以通過提供服務等形式,獲得收益,加大了運營商建設的積極性。
(4)政府運營商BOT模式
BOT模式出現至少有300年歷史,并不是單獨為了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不參與投資建設,給單個或者多個運營商頒發特殊許可,規定在一定時期內,運營商獨立進行融資對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進行建設、經營和管理,擁有自主權。協議期滿后,建設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由政府無償收回,所有的資金和風險全有運營商承擔。
(5)運營商獨資建設
運營商獨資建設這種模式,所有的資金和建設都是由運營商獨立完成,政府不參與任何工作,運營商投資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盈利,運營商建設積極性很高,但是社會公眾能夠利用的無償的智慧城市服務很少。
通過本文前面對智慧城市建設環境和智慧城市五種建設模式優缺點的分析,結合濟南市自身情況,對濟南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式應該采用:以政府為主體,政府起主導作用,運營商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支持協助作用,其他企業和個人積極響應智慧城市建設。
(1)濟南市政府占主導地位
從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都是由政府提出相關政策并且投入相應的資金。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處于初級階段,主要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沒有盈利空間,企業往往不愿意進行投資建設。濟南市智慧城市建設,應由濟南市政府主導,建設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和基本平臺。
(2)各大運營商支持、協助
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各大運營商提供相關技術支持,這是濟南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主流模式。目前,中國最大的網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
山東濟南聯通公司積極回應濟南市政府提議建設智慧泉城,結合其通信服務的優勢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智慧泉城提供更完善的城市功能體系,促進濟南各行各業的發展。在食品安全領域,中國聯通的濟南分公司開發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這樣濟南市民吃的安全、放心;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濟南分公司中國聯通將始終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繼續開發新的業務領域,與濟南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3)其他企業和個人積極響應
除了政府和網絡運營商,濟南其他企業、個人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應該發揮其作用。尤其是濟南市高新區全是高新技術產業,是高端企業聚集區域,專注于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現代服務業三個支柱產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提出建設濟南“智慧谷”,加快建設“濟南智能機器人和數字設備科技公園”和“山東省智能機器人和數字設備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個人也可以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通過濟南市電子政務平臺和各種類型的城市門戶網站,社會公眾可以容易獲得機會與政府部門對話,和與政府部門聯系、互動,政府也可以真正的傾聽人民的聲音,及時向公眾提出相關問題作出回應、快速、輕松地交換信息,調動公民參與的熱情,獲得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祝蕾.高新區將建濟南“智慧谷”[N].濟南日報.2015-2-15(01).
[2]焦小超,孫宇.電信運營商的智慧城市之道[N].濟南日報.2013-5-17(T09).
[3]王奕程.智慧城市建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4.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協和學院)
作者簡介:張孝麗(1985-), 山東濟寧人,山東協和醫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濟南市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JNSK15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