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資訊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2017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說,經國務院批準,2017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如下: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補休。二、春節: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三、清明節: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四、勞動節:5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五、端午節:5月28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六、中秋節、國慶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通知》要求,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規范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會議認為,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辦公用房、住房、用車、交通、工作人員配備、休假休息等待遇進一步作出規定,明確提出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下來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按規定配備工作人員并加強教育管理,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壓縮赴外地休假休息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這些規定堅持從嚴要求,按照“保障工作需要、待遇適當從低”的原則,統一規范,強化約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的拓展和深化,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全黨具有重要示范和帶動作用。有關規定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率先做起,并分批實施。會議強調,要做好統一思想認識工作,抓好貫徹執行。各有關方面要細化落實方案,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有關人員要自覺遵守。要加強督促檢查,不打折扣、搞變通,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根據每年國務院大督查和日常督查情況,對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激勵支持。《通知》共提出了24條激勵措施,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著眼于推動改革的激勵措施。二是鼓勵促進發展的激勵措施。三是支持推進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激勵措施。四是鼓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激勵措施。除上述四個方面外,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其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的市(州)、縣(市、區),在下一年度國務院組織的有關實地督查中實行“免督查”。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共11條。《意見》提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后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依照相關規定支持有條件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堅持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著力避免大股東憑借優勢地位侵害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建立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國家利益激勵相容機制。深化金融改革,推動金融創新,鼓勵創造更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民眾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產品,增加民眾投資渠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減弱、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落實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民財產收益。
人社部近日印發《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了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等問題。《通知》稱,關于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了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態度堅決、行動務實,對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中央企事業單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地方各級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的檔案進行了審核,集中解決了檔案中存在的問題。此次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突出對黨忠誠,廣大干部經受黨性洗禮。二是集中審核清理,檔案內容回歸本真。三是嚴厲整治造假,歪風邪氣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注重強基固本,制度建設得到有力加強。堅持標本兼治,把問題清理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推行干部人事檔案任前審核制度,堅持“凡提必審、凡轉必審、凡進必審”,使檔案審核深度嵌入干部工作鏈條,切實防止干部因檔案問題“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規范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從管理體制、崗位職責、人員招聘、管理監督、職業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和要求。《意見》明確,按照職責分工,警務輔助人員分為文職輔警和勤務輔警,文職輔警負責協助公安機關非執法崗位人民警察從事行政管理、技術支持、警務保障等工作,勤務輔警負責協助公安機關執法崗位人民警察開展執法執勤和其他勤務活動。同時明確了文職輔警和勤務輔警可從事的相關輔助工作,規定了警務輔助人員不得從事的工作。《意見》明確,警務輔助人員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等方式招聘使用。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責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做出總體部署和系統安排。《預案》提出,區分不同債務類型實施分類處置措施。對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依法承擔全部償還責任。對非政府債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債務,債務人為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的,必須置換成政府債券,地方政府承擔償還責任;債務人為企事業單位等的,經地方政府、債權人、債務人協商一致,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分類處理,在規定的期限內置換為地方政府債券,保障債權人、債務人合法權益。對存量或有債務,依法不屬于政府債務,涉及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出具無效擔保合同的,地方政府及其部門依法承擔適當民事賠償責任;涉及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地方政府視情況實施救助,但保留對債務人的追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