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晶
?
傳教士與晚清新式教科書
尹明晶
【摘 要】傳教士是最先在中國開始新式教科書編譯和出版工作的群體。他們為了促進教會學校的發展和傳播西學,組建了中國近代最早編譯出版教科書的專門機構——益智書會。傳教士對中國近代教科書的產生、發展及西學的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傳教士 教科書 晚清
19世紀70年代末,基督教傳教士最先在中國使用現代意義上的“教科書”一詞。據官方記載:“清同治光緒年間,基督教會多附設學堂傳教,光緒二年舉行傳教士大會時,教士之主持教育者,以西學各科教材無適用書籍,議決組織‘學堂教科書委員會’。該委員會所編教科書,有算學、泰西歷史、地理、宗教、倫理等科,以供教會學校之用,間以贈各地傳教區之私塾。教科書之名自是始于我國矣。”[1]
其實,早在學堂與教科書委員會(中文名益智書會)成立之前,已有傳教士編譯新式教科書。1818年,馬禮遜在馬六甲開設英華書院,內設西方社會和自然科學課程,所選教材有部分傳教士翻譯的西書。但當時中國教會學校數量很少,所以新式教科書尚未引起重視。
鴉片戰爭以后,來華傳教士日益增多,教會學校亦有所發展。這些學校往往在教授儒家經典和宗教內容外,輔以西方科學知識。儒家經典和宗教內容有現成的課本,但西學課本卻很少且不實用。登州蒙養學堂早期教學時“科學諸科均無刊本,算學諸科,皆須狄公口授”。[2]狄考文不得不在1868年開始自行編寫相關教科書。隨著教會學校的發展,科學類教科書稀缺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877年,在華基督教傳教士第一屆大會在上海召開。狄考文在會上提到,缺乏合適的教科書影響教會學校的教學質量、阻礙教會學校發展。傳教士們深表贊同。他們最終決定成立一個“學堂與教科書委員會”,編輯一套初等學校教科書。
有關教科書的編撰原則,狄考文曾撰文論述,這大致奠定了益智書會編撰原則的基調:(1)教科書編排要清晰,具備系統性,主題需有哲理性。內容要使學生易于接受。(2)新名詞的翻譯要簡單、適用且精確,這才利于理解傳播且不損原意。(3)編書不能僅停簡單“翻譯”。編者應明確中國人的需求,利用中他們熟知的事物去闡釋新知識,不能僅注重理論,應結合實際不斷修正。(4)教科書內容應淺白,不應像文言般晦澀。(5)教科書應生動有趣,尤其是與科學和機械有關的學科。借助圖例闡釋新知能提高學生的接受度和興趣。[3]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編寫的教科書內容和編排方式都迥異于中國原有的,無疑能稱作新式教科書。
據1890年統計,益智書會共出版、審定書籍圖表98 種189冊,其中算學和科學類書籍出版22種26冊,審定30種72冊,約占總出版、審定書籍數量的半數之多。哲學宗教類書籍居于第二,出版12種16冊,審定7種20冊,共計19種36冊。[4]宗教和科學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直存在于益智書會中。實際上,出版的這12種宗教書籍,幾乎全由總干事韋廉臣及其夫人編撰,這引起了部分人士的不滿。狄考文曾指責韋廉臣利用總干事職權,印刷耗費至巨的宗教性書籍,而“宗教性的書根本不是學校用書”。[4]傅蘭雅更是拒絕編輯宗教書籍。此類矛盾影響了委員會的工作協調,最終導致該會的解體與改組。
1890年,傅蘭雅直截了當地建議改組益智書會,委員們同意以一新的委員會代替。1890年,中華教育會成立。中華教育會職能如下:1.編輯適用的教科書,以應教會學校的需求;2.謀教授上的互助;3.探求及解決中國的一般教育問題。[5]中華教育會延續并擴展了益智書會的職能,出版了一系列適合教會學校使用的新式教科書。但其工作并不盡如人意。如從1890-1893年,該會僅出版了18種書籍,此后的新出版物也不多。與益智書會相比,其在教科書方面的工作勢頭有所下降。隨后,國人興起自編新式教科書的熱潮,傳教士的工作則日漸衰微。
國人自編教科書之前,中國的新式教育機構所用西學教科書多由傳教士編譯。雖然同文館和江南制造局翻譯館曾自行編譯教材,但其主事者是丁韙良、傅蘭雅、林樂知等人。1898年國人在上海創辦第一所女校時,采用了同文書會和中華教育會出版的地圖、圖表和教科書。[6]國人自編教科書后,傳教士編撰的教科書仍在出版界享有盛譽。商務印書館在其出版的《最新中學物理學教科書》中注明該書是由教會學校同類教科書改編而成,并在廣告中特地加以聲明,以示其良好質量。
綜上所述,傳教士最早在中國系統編撰出版新式教科書。他們編撰的許多教科書質量優良,被教會學校和中國新式學校采用,客觀上傳播了西學,為中國新式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教科書之發刊概況[A].中華民國教育部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戊編[C].上海:上海開明書店,1934.
[2]王元德,劉玉峰.文會館志[M].濰縣:廣文學校印刷所,1913.
[3]C.W.Mateer:School Books For China[J].The Chinese Recorder,Sep-Oct,1877.
[4]王樹槐.基督教教育會及其出版事業[A].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下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程湘帆.中華基督教教育會成立之經過[A].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下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6][美]杰西·格·盧茨,曾矩生.中國教會大學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單位: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