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妹 米 姍
(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以創新為指導的圖形設計教學發展趨勢
劉媛妹 米 姍
(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教改項目:華北理工大學2013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Q13109-14)
圖形設計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也是平面設計課程體系中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日益受到國內許多高校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視。本文主要從七個方面著重分析了圖形設計教學的創新與發展,突出的表現了它的重要性。
圖形設計教學;圖形設計
圖形設計課程的發展和創新正是適應了當今社會發展的根本需要。圖形設計課程以圖形為主要造型元素,將創造性思維和圖形設計的形式規律,重新建構出比原始圖形更加具有深刻寓意和更加豐富的視覺變化的創新性設計。它作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所有與設計相關的設計類專業,如廣告、產品、平面、環境、建筑、裝飾、服裝設計等專業的基礎課程,通過創新思維和想象力來培養學生的設計觀念,特別是以創造性思維模式進行審美的造詣闡釋,為學生進行專業設計搭建了基礎寬厚的過渡平臺,不僅可以加強他們的設計基礎和創新思維,也可逐漸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圖形設計教學實踐中要引導學生注重圖形設計元素要與生活相融,因為設計源于生活,只有生活感強的設計才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真正的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和學生一起密切關注生活,關注人們的生活方式,并且利用教學訓練對生活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得到圖形設計重要表達途徑。
中國是人文氣息非常濃郁的一個民族,傳統文化不僅博大精深,而且還包含著悠久和多元的藝術歷史。在這些傳統文化中包含著美學與哲學等多種文化內涵,它們都是圖形設計者的創作源泉,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些傳統藝術在各個方面都提供給圖形設計許多的元素和靈感,作品中體現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意識正好與傳統文化有一種共生與謀合,就好像我國傳統圖形設計中所體現的“天人合一”的設計觀念,也是一種美學思想的體現。因此,在圖形設計課中,我們一定要定期進行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的訓練,將傳統文化中的裝飾性、象征性與抽象性等特點與現代的圖形設計造型手法整合起來,并且給予圖形設計方法的一種切實可行的借鑒。如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那個標志不僅借助了傳統中國文化圖案中吉祥的寓意圖形,還將這一符號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不僅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還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的精神。
圖形設計教學還要注意要與市場相融,在設計作品中體現消費者的個性與時尚,在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上,以市場為依據。有的學者曾經說過:“根據設計效果心理評價,目標消費群不同其需求也不同,需要進行市場定位來確定產品的類型,針對目標消費者的共性進行圖形設計”。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眾消費觀開始追求時尚、求新、求異,因此,在對產品的設計,或者廣告設計等圖形設計方面都要求設計理念的創新,并且符合大眾的品味和對心理的個性需求。
圖形設計的后期工作就是對圖形的創意進行表達,這種表達也是一種再創造,是一種用表現手段來進行圖形設計完善的過程。圖形設計教學中表現手段的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在有了明確的設計創意后,如何運用有效的表現方法去詮釋自己的設計意圖。同一種設計創意,如果用不同的表現手段展示出來也許會有不同的效果。圖形設計教學中講究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對自己的創意設計進行表達,以便受眾更加直觀的領會他們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內涵。如手繪表現,攝影技術表現、印刷技術表現等等。在圖形設計教學中只有掌握豐富的圖形表現手段才能真正的使學生綜合運用各種視覺效果,提高圖形的表現水平。
當今社會是一個存在激烈競爭的社會,在圖形設計中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在圖形設計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和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設計行業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當圖形設計在市場上走向程式化之后,設計創意要獨具個性化則成為圖形設計教學中的重點。設計個性化主要是指設計者本人對圖形設計理念及內涵表達的獨到見解,設計個性化成為設計者超越自我,隨心所欲進行設計表達的良好途徑。學生走出校門之前就要將設計個性化作為一種學習的基點或動力,將個性化進行到底。只有這樣,在他們走出校門之后,才能真正能夠立足市場,他們的設計作品才能為人們所認可,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
無論哪一種圖形設計,它的設計理念都應該是圍繞人的需要展開的,都應該是以人為本的。當今社會,“綠色”充斥著我們的眼球,“綠色設計”的觀念也成為現代圖形設計優劣與否的評判標準。這就要求我們在圖形設計教學中將體現人文關懷的、綠色的設計理念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圖形設計中必須要體現綠色設計的理念,這樣的作品才能夠真正得到大眾的認可與賞識。
“圖形的通越性跨越了民族與地域的界限,對跨文化對話與交流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國際設計環境一直在持續變化著,圖形設計的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們的圖形設計教學也要充分體現國際化設計的趨勢,不能僅僅局限于閉門造車的階段,只有將眼光放遠,在國際上進行審視和了解我們的圖形設計教學,才能真正在教學實踐和創新策略上有所發展。
圖形設計主要作為平面設計領域的一種視覺語言表現方式,它給人們的感受應該是相同的,在追求國際視野,符合國際設計趨勢這一點上應該是相通的。全球化與多元化的圖形設計需求對于設計者提出了新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在圖形設計教學中對學生的圖形創造、思考角度和圖形的大眾理解方面提出國際化和合理化的要求與認知度,使其設計作品盡可能的與國際設計接軌。
[1] 劉景森.世界現代藝術設計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2] 袁由敏.圖形設計教程[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劉媛妹(1981.05-),女,漢,河北唐山,碩士,華北理工大學,講師,視覺傳達設計。
G420
A
1672-5832(2016)02-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