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山西省運城市新港實驗學校 山西 運城 044000)
明細科學定位 探尋美術學科
王 婧
(山西省運城市新港實驗學校 山西 運城 044000)
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力,激活創新思維,開闊藝術視野以及增強人文素質,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開展美術教育,應明晰美術教育的定位,探索美術教育的目標和特點,構建美術教育課程體系,采用多種方式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以確保美術教育長期、穩定、有效的開展。
美術教育;明晰定位;探索
為了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給出明確的美術教育概念勢在必行。就詞性而言,美術教育是一個復合詞,整合“美術”和“教育”,可以表達豐富的意念、習慣性的指向和理性的選擇。那么什么是美術呢?概念性的來說,“美術”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構圖、透視、用光等藝術手段,在一定的空間中塑造直接可視的平面形象或立體形象的藝術。它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藝術家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美術,也是人類能動的、創造性的實踐力生產出來的精神產品。美術的本質決定美術的范圍,而范圍應該是開放的,時常變化的。筆者對美術的理解歸納為:化無形為有形;是對彼岸性的一種描述;筆隨心動畫生活。關于教育研究的對象,學界有著多種不同的觀點,這與各自選取的研究視角和領域等因素有直接關系。在這種生動、豐富、多變的教育活動中,教育研究具有豐富人類精神文化的價值;具有激發組織活力、形成組織凝聚力的價值;也具有不斷提升人文素質的價值。
綜上所述,筆者給出美術教育簡明的定義是:“用美的思維和追求,完成創造的使命?!彼恰懊佬g”和“教育”的有機結合,整合和擴展了二者中美的訴求。美術教育是人文學科,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學科;再則,美術教育是應用學科,它構成于心,而表現于物,物化的形態必須兼有構圖美、色彩美、視覺美;美術教育直接作用于人們的心靈,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內容。美術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審美教育活動 ,通過審美的方式來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培養人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促進個體的審美發展,推動個體的全面發展,進而達到個體自身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完美的發展。
美術教育無論中外,從古到今,都呈現出一種相順應的“軌跡”,受到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制約,美術自身的教學手段更是多種多樣。各級各類的美術院校和美術專業,都根據自己的任務和程度,進行不同的繪畫技能、技巧和美術理論知識的傳授。
經筆者調查,師范大學美術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素描、速寫、寫生、國畫、雕塑、美學、書法、油畫等;并有教育方面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學等。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從事美術學研究、教學和專業技能的高級專業人才。人才不僅僅是指專業性的人,還應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應是一個具有創新、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而相對的專業美術院校。以專業的藝術為基礎,主要培養從事專業美術的藝術生,藝術家。重視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將藝術、教育、技能與健康成長完美結合的教育體系;其教育理念是,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簡而言之,師范美術教育是培養從事美術專業的教育者,而專業美術教育是培養具有進行美術研究的創作者。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美術教育的獨特作用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表現出不同的專業教學態度。在學科概念清晰、定位準確后,學科的課程與教學需求也就清楚了。筆者就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向,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其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審美把握力是美術教育學科的根本性追求;傳授堅實的廣泛的人文知識是必然的教學選擇。審美作為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人類文明長期發展的結果。美術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增強人的審美意識,特別是師范院校的學生,將來大多會走上教師崗位 ,他們的審美情趣、藝術修養、綜合能力決定著他們教育學生的能力。
其二,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睹佬g課程標準》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教育的綜合性、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生活緊密聯系。
其三,“手繪”是美術教育的基礎,所謂“手繪”,指的是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用傳統的繪畫工具繪制圖形、直接展示創作效果,手繪是基本能力。創作者手繪能力缺失,不能迅速的手繪創作圖,不能形象鮮活的描繪事物,創作能力貧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其實,美術教育的過程應該是繪畫能力與思維的過程。手繪,作為創作者的基本專業素質之一,通過它錘煉創作者的專業水平和表現才能,唯有勤學苦練。
其四,美術教育是系統工程,須多方運籌帷幄方能成功,也為基礎教育提供了方向。學科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學科教學中,是教書育人教學原則的高度體現。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多層次有效地實施美育。以人為本的美術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在美術教育中推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當必要的。
總之,美術教育是一個無盡的話題,基礎教學是其根本。明細學科定位,認清教學目標,需要的是嚴謹科學的態度,同時,采用多種方式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才能確保美術教育長期、穩定、有效的開展。筆者認為,作為美術類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可在知識面中培養,建立學科群和學科平臺,加大學科間的互動,共同發展。創新能力可以在實踐中培養,美術專業學生的感知力、認知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更需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培養。對我們而言,不能只看重藝術創作的結果,更應注重的是體驗創作的過程。手繪或創作本身即是美術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特點,美術教育的實踐平臺更強調綜合性發展。
[1] 呂海鵬.高等美術教育改革與思考.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
[2] 魏延娜.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婧(1989-),女,漢族,山西省運城市新港實驗學校美術教師,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
G633.3
A
1672-5832(2016)02-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