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金美
(隆陽區瓦馬鄉文化站 云南 保山 678012)
淺談鄉鎮文化站與農村文化生活建設
茶金美
(隆陽區瓦馬鄉文化站 云南 保山 678012)
作為農村文化生活建設的前沿陣地,鄉鎮文化站在密切黨群關系、繁榮農村文化事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就鄉鎮文化站的發展和建設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鄉鎮文化站;農村文化生活
農村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必然要求。如何能夠在文化產品供給相對貧瘠、文化設施建設相對薄弱、文化教育程度相對落后的農村發展和豐富文化生活,鄉鎮文化站的出現和發展成為破解農村文化生活建設難題的一個重要法寶。鄉鎮文化站成立的宗旨便是豐富農村文化,作為整個文化組織體系的最基層和神經末梢,鄉鎮文化站是聯系農村、繁榮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紐帶,是城市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向鄉鎮、農村延伸的重要陣地,是黨和政府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建設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依托和載體。
2.1 領導重視不夠
實踐證明,領導是否重視往往是一項工作能否快速發展并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領導重視的工作,單位給予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就大,這項工作就能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領導不重視,單位給予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就小,這項工作就有可能老牛拖慢車,晃晃悠悠甚至停滯不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問題是,當前鄉鎮文化站的發展和建設并沒有納入領導的議事日程,沒有走進領導的心里。在不少基層領導看來,文化事業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并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果和政績影響。并且,文化貧瘠又不像物質貧瘠那樣令人感受深刻,少發展、晚發展、慢發展對農民的生活一時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農民不會“鬧”。這種錯誤的理念和心態使得鄉鎮文化站建設長期處于不規律、不正常、不健康的發展環境,領導記起了、上面要檢查了就集中搞一下,領導忘記了、檢查隊走了就又停擺了。
2.2 站館管理落后
當前鄉鎮文化站在站館管理上存在四個不足:一是資金不足,文化設施建設落后。這固然有一些客觀的因素,如地方經濟條件落后、財政狀況不佳;也有一些主觀的因素,如文化事業預算比例偏低、鄉鎮領導將站館建設經費挪作它用、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等。二是管理不足,沒有明確的、同農村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文化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文化站工作人員不作調查、不搞研究,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現狀,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和喜好一無所知。在內部管理上,也缺乏科學的、健全的管理規章制度,文化站建設處于樸素的、盲目的和無序的發展狀態,缺乏必要的指引和規范。三是創新不足,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產品生產、文化服務供給缺乏特色,千篇一律,沒有同當地的傳統文化、村落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合起來;產品和服務還較為單一,沒有形成多元化、立體化的適應于不同人群和年齡層次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四是信息化不足。沒有建立起能夠支撐和服務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信息管理網絡,使得鄉鎮文化站的功能覆蓋和發揮受到局限。
2.3 人才嚴重匱乏
一項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效,不僅有賴于上面領導的重視和推動,也要依賴底層執行人員的貫徹和落實,人才始終是決定事業發展高度、寬度和廣度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鄉鎮文化站的人手嚴重不足。有些鄉鎮文化站存在大量的兼職人員,長期沒有文化專干,文化工作者“一身多職”的現象非常普遍;在一些地方離城區相對偏遠、經濟條件較差的鄉鎮,甚至可能連個兼職的文化干事都沒有,文化工作常常是等到有上面檢查或年終考評時就找幾個人搞一下。另一個問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一方面許多干部厭棄農村環境不好,不愿意下鄉;另一方面現有的人才流動機制不合理,鄉鎮文化干部長期得不到流動,久而久之,導致鄉鎮文化干事呈現出年齡老化、學歷偏低、思維僵化的特點,不利于鄉鎮站的建設和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3.1 提高認識,加大對農村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必須緊緊依靠領導這個“關鍵少數”。要加強對地方黨政領導的培訓教育,文化職能部門要多開展相關的黨政領導培訓課程,幫助領導干部尤其是鄉鎮黨政一把手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思想觀念,從文化無用論的錯誤泥沼中走出來,自覺回歸到“文化強國、文化富農”的正確道路上來。
3.2 健全管理,完善農村文化生活的供給體系
規范資金管理,鄉鎮政府要切實做到??顚S?,嚴禁挪用文化建設專項經費。鄉鎮文化站在資金使用和管理上,也要嚴格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和財務規范,加強收支管理,控制三公經費,堅決制止和反對鋪張浪費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資金來源上,鄉鎮政府和文化站還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向社會募集資金、提供有償服務等多種形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3.3 重視人才,充實鄉鎮文化事業管理隊伍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要務,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推動農村文化生活繁榮發展,就必須要緊緊抓住人才這個根本,大力加強鄉鎮文化人才培育和建設,充實鄉鎮文化事業管理隊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專兼結合”的人才構成體系,保障每個鄉鎮文化站有必要的文化專干,來滿足鄉鎮文化站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做到專才專用。同時,也要積極從機關單位、學校、企業、村組等不同渠道聘用具有文化才能、熱愛文化工作的文娛分子進站,同專干一同推動鄉鎮文化站大發展、大建設。另一方面,在人才管理上,要為鄉鎮文化干部提供和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干事氛圍。要加強對鄉鎮一線文化干部的薪資補貼和福利待遇,并從干部晉升、交流、使用等多個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鼓勵和引導文化干部肯下基層、樂下基層。同時對于一些年齡偏大的老干部,也可以通過提前內退的方式讓他們慢慢走下崗位,實現新老交替和人才隊伍的血液流動。
文化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地方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一定要提高對發展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視程度,以鄉鎮文化站為抓手,精心謀劃,科學管理,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市場的大繁榮、大發展。
[1] 謝小紅.淺談鄉鎮文化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5(02).
[2] 張喆.淺談加強和改進鄉鎮文化站文化建設的舉措[J].大眾文藝,2015(24).
茶金美(1963.10—),女,彝族,云南保山人,群文館員,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文化站,研究方向: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
G24 2
A
1672-5832(2016)02-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