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邵武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鄭德福
下筆走捷徑一招撰諸文——談文秘常用文書“三個巧妙”通變寫法
文/福建省邵武市環境衛生管理處鄭德福
文秘常用文書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要真的將其寫好卻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些好文秘常用文書進行探討。
文書;文秘;撰寫
文秘常用文書是指計劃(意見、方案、規劃)、總結(工作總結、經驗總結)、報告(工作報告、調研報告)、講話稿等事務文書與新聞(消息、通訊、紀實)及議論文等的總稱。那么何為通變?通變的“通”,即“會通”,即繼承;“變”即“適變”,即革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作了專門的論述,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才是“通變”精意之所在。
教科書上說,總結要這樣寫,計劃要那樣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1982年開始接觸文秘寫作,面對一系列文秘常用文書的不同寫法,當初是一頭霧水。我捫心自問,為何不能用一種寫法撰寫一系列文秘常用文書?受消息類新聞由頭+主體的寫法,也就是倒敘+主體寫法的啟發,我嘗試用倒敘+主體的寫法撰寫文秘常用文書,并經幾年的摸索,我發現文秘常用文書除了標題須巧妙地提煉,達到奇特新穎、標新立異、畫龍點睛的功效外,在正文的寫法上是可變通的。尤其受“通變”理念的支配,成就了我的文秘常用文書“三個巧妙”通變寫法,實現了一招撰諸文的目標,且收獲頗豐,有1300多篇各類文章被近50家報刊網絡典集采用收錄。
倒敘可避免文章的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引人入勝。現我例舉倒敘在通訊寫作上的運用。可先將單位或個人特征及突出業績和主要榮譽等精彩部分與點睛之筆開門見山地寫在開頭,如我采寫的《為鐵城百姓與游客夜行打亮“燈籠”——記邵武市市政工程處路燈管理股副股長孫如躍》開頭是這樣寫的:
“在鐵城邵武的路燈維修現場,活躍著一位年過半百,個不高但壯實,臉稍黑但為人親和,有時在升降車上作業,有時又在梯上修燈,且技術干練和言語風趣的人,他就是邵武市市政工程處路燈管理股副股長孫如躍。2014年來,他先后帶領工友們完成本市面粉廠至窯上、觀山悅至高速東口、紫金城至高速西口等路段的路燈架設和改造工程,為邵武城市建設上檔次、提品位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近他被授予“邵武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這得益于他甘當技高人、熱心人、貼心人。”
有了精彩的倒敘開頭,人物通訊通常在主體部分寫三個故事,不必求全。撰寫計劃、報告、議論文等也如此,在主體部分敘述做法,論證觀點,這樣寫能吸引讀者獲取下文。
文章的質量優劣,很大程度取決于綜合歸納。若綜合歸納不得體,文稿會顯得雜亂無章、平淡無味,可讀性不強。首先要認真綜合歸納文章結構。我寫文章在結構上通常采用3×3、3×2、3×1三種,3×3指除開頭與結尾,主體采用三大點,每個大點分三個小點;3×2指除開頭與結尾,主體采用三大點,每個大點分兩個小點;3×1指除開頭與結尾,主體采用三大點,不分小點。如我采寫的《踐行“強化”“結合”“融入”的有效途徑——邵武市城建監察大隊推進隊伍規范化建設的做法》采用了3×2的結構:
一、在自身建設上立足“兩個強化”
一是不斷強化制度規范。
二是不斷強化教育防范。
二、在執法創新上堅持“兩個結合”
一是抓服務與促監管相結合。
二是抓突擊與促長效相結合。
三、在文化滲透上貫穿“兩個融入”
一是將學習培訓融入城管文化。
二是將宣傳報道融入城管文化。
這樣構架和諧,且每大點標題的句式與字數相同,每大點中的小標題句式與字數相同,讀起來順口,便于識記。其次要認真綜合歸納文章內容。如將該文中的城市長效管理機制綜合歸納為“三網三制三重點”,“三網”即主次干道、街巷社區和城市空間三張執法網;“三制”即市容巡查制、路段包干制、徒步執法制;“三個重點”即早、中、晚重點時段,學校、醫院、車站重點區域,節假、慶典和迎檢等重點日。尤其是經驗總結,結構和內容綜合規納流暢,條理清晰,才便于推廣。
“用數據和事例說話”能“一句頂萬句”。恰到好處地運用數據和事例,能使文章血肉豐滿,更有說服力。在撰寫各種報告、講話稿和議論文時,為了論證文中的大小觀點,須用恰當的、典型的數據和事例。我撰寫的《反帝恤民擔道義 研聯著述展輝煌——論梁章鉅的“三品格”》,為論證梁章鉅在研聯著述方面的貢獻,我運用了史料上的典型數據和事例,如“《歸田瑣記》卷六‘已刻未刻書目’條即著錄了其所撰書籍41種,據其子梁恭辰所說,他的一生著作多達70余種,謂之著作等身,誠不為過。”又如“最值得推崇的莫過于其的《楹聯叢話》(全稱《楹聯叢話系列》)共12卷。他在廣西巡撫兼署學政任上,花兩年公余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他從1838年開始編輯,1840年完稿,并刊刻。……12卷共收聯話600余則。”只有將觀點與數據和事例搭配精當,組成幾個有觀點、有論證的“文塊”,并有邏輯地組合,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稿。反之,文稿不是有骨無肉,便是骨肉分離,觀點與數據和事例便形成“兩張皮”。
除此,還要認真做好文稿的修改完善優化,使文稿和諧無誤。
[1]張松祥.總結類文書“工作成果”撰寫舉隅[J].應用寫作,2011(03):19-22.
[2]龔文. 論公文寫作的靈活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