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慶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廠王窯作業區 賈曉琴
積極探索基層新聞輿情管控應對策略
文/長慶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廠王窯作業區賈曉琴
本文以長慶油田王窯作業區為例客觀分析基層新聞輿情管理現狀、面臨的形勢,就加強新聞輿情管控應對進行了相關實踐。
基層;新聞輿情;管控;應對;實踐
隨著新“兩法”的實施,政府、媒體、輿論高度關注突發環境事件,新聞輿情管控顯得尤為重要。王窯作業區高度重視新聞輿情管理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控應對能力,力爭輿情管理有效到位,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少數管理人員對新聞輿情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深刻認識新聞輿情管理的重要性,對新媒體環境下輿情發生、發展缺乏規律性認識,對可能引發的輿情事件缺乏敏感性,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
(二)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輿情傳播迅速,怎樣緊密結合實際加強輿情管控、做好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深入系統的探討和研究。
(三)管控應對缺乏主動。個別輿情監管人員對網絡技術不精通,上網交流互動經驗不足,缺乏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技巧,與網絡媒體溝通不暢,致使負面報道產生,丟失了網絡輿論的宣傳主動權,在應對網絡輿論時陷入了被動的狀態。
(一)存在假記者亂象。假記者背后有不良真記者參與,讓假記者只負責現場取證、拍照、談判,真記者負責組稿,形成了利益同盟,有時顛倒黑白,以豐厚報酬讓當地村民提供線索,利用QQ群、微信群即時傳播共享,使輿情快速擴大。
(二)自媒體不受約束。一些小的異地媒體、個人網站等自媒體發表非理性言論或失實報道,不受當地政府和新聞主管部門約束管控,輿情經炒作爆料后,會引起各大網絡媒體轉載、深挖,使事態迅速擴大,引發輿情高潮,最終引起地方管理部門甚至國家領導人關注。
(三)輿情空間活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輿情主體具有多元性、涉及議題具有廣泛性、產生具有突發性、傳播具有即時性、表達具有情緒性、擴散具有傳染性、處置具有緊迫性,加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員工利益訴求多樣化,這些都增加了新聞輿情管控的難度。
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基層新聞輿情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王窯作業區主要采取以下四項措施,努力提高管控應對能力: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大管控氛圍。
1.增強新聞輿情管理政治敏感性。充分認識新聞輿情管理的重要性,把日常收集信息、察看輿情作為常態化來管理,時刻關注新聞輿情、把握輿情發展趨勢,努力占領輿情管理陣地。
2.增強網絡輿情監管防控意識。加強新聞輿情培訓,培養各級干部、相關人員關注、及時監督發現各種已經存在或可能發生的問題,快速反應,及早處理,化解輿情危機。
(二)開拓思路,超前防范,強化源頭控制治理。
1.加強管線、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對作業現場、生產場所隱患防范治理力度,堅決杜絕跑冒滴漏,全力遏制環境污染事件。
2.及時掌握信息走向。與當地老百姓建立良好關系,廣泛宣傳作業區聯系電話及獎勵制度,一旦發生問題,讓老百姓第一時間向本單位反映,提高應急反應速度。
(三)依托組織建設,建立保障機制,強化過程管控。
1.加強新聞輿情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構筑“大輿情”管理網絡,建立黨政一把手為網絡輿情領導小組,黨群管理崗人員及基層黨政干部擔任主要成員,輿情防控工作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確立黨總支書記、黨群崗及基層黨支部書記擔任網評員,自上而下建立完備統一的組織體系。
2.與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公檢法部門建立良好關系。爭取理解支持,共同應對負面輿情帶來的影響。地方政府部門秉公處理,可不用擔心不良媒體的敲詐勒索,媒體生態環境會隨之改善。
3.著力加強和媒體的有效溝通。保持與主流媒體的友好合作,與小報媒體記者正面接觸。建立誠信互動的良好協作關系。只要關鍵時刻主流媒體不轉載、不跟進,就不會有大的輿情事件。根據發生的重大活動、突發事件等需要,主動與前來調查走訪的網絡媒體及時溝通,確保正面的、權威的信息始終占有主導權。
4.加強網評隊伍建設。強化對網評員的管理培訓,在主流媒體、重要網站建立個人論壇、博客,高度關注、及時研判輿情信息,面對負面輿情,認真做好網評工作,主動發聲,搶占先機,及時就熱點事件網上發帖、跟帖、發表網評文章,加強正面輿論引導,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5.加強網絡輿論主流陣地建設。大力加強本單位網站建設。以打造新時期網絡輿論主流陣地為落腳點,辦好、辦活內網,確保主流價值觀在網絡宣傳上占據優勢地位。借助廠官方微博,及時上傳正面報道和正面信息,加強和網友的溝通,讓信息傳播更利于輿情事件處置,最大限度削減負面影響。
6.加強全員自媒體引導。樹立“重在疏導”“人人有責”理念,用正面宣傳擠壓各種噪音、雜音生存空間,用正面聲音消解各種錯誤、反面觀點的不良影響,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
(四)理順工作流程,實現規范操作,有力應對突發事件。
1.成立新聞輿情應對機構。建立環境險情應對組織機構,由作業區經理、黨總支書記擔任組長,擔負輿情應對第一責任人,險情發生后,由作業區經理負責現場搶險應急指揮,由黨總支書記負責媒體及輿情應急應對指揮。
由基層站主任及應急班長負責現場應急搶險,由黨群崗及基層黨支部書記負責現場輿情處置。同時按照“分級響應”和“誰的片區,誰負責”“同區域、共擔責”的原則,共同做好新聞輿情應急處置工作。
2.明確新聞輿情應對處置流程。明確回應原則、工作流程、先期措施、善后處理等內容,把責任落實到人。及時做好現場封鎖、群眾疏散、媒體接待、引導采訪;快速搶險、控制污染、清除污染、恢復現場。迅速核實情況,查找問題發生根源,確立統一外宣口徑,做好信息報送,及時與上級行政、宣傳部門溝通聯系,做好媒體溝通接洽協調,第一時間引導新聞輿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王窯作業區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從多方面加強新聞輿情管控應對,構建了“大輿情”防控格局,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維護了和諧穩定,但要跟得上復雜多變的新媒體形勢,還需不斷總結經驗,對此,我們將持續研究對策,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不斷維護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