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娟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上海 200231)
?
淺析教師課堂溝通中教學情緒的調節策略
程娟娟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上海 200231)
[摘 要]課堂教學也是一種溝通,溝通就要受情緒的約束。教師在課堂溝通中教學情緒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隨時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合理的必要的調節,以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教學順利進行。教學中常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有認知調控、心理控制、心理匹配、自我暗示、自我排解、師生溝通等。
[關 鍵 詞]課堂溝通;教學情緒;調節策略
溝通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活動,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傳播,更是情感的交流,因為人天生是情感的動物,受情感的支配。我們常說做任何事關鍵是看你的態度,情緒就是你對待溝通時的態度表示。溝通法則強調的是“不在乎你說什么,關鍵在于你怎么說!” 可見,情緒在溝通中舉足輕重。
課堂也是溝通,是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同樣受情緒的影響。我們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對人際溝通關系、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進程、教學的方式和教學的效果等因素的態度,稱之為教學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教學情緒便成為極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要使教學順利而有效地進行,就應當采取相應的策略對教師的教學情緒進行有效調節。
教師要調適自己的教學情緒,應當根據教學情緒的產生與具體表現,來探究有效的調節方法。具體有以下方法:
1.認知調控。即教師要通過提高認知水平來調節教學情緒。教學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教師對自身教學環境的判斷與評估。同一種教學環境在不同認知水平教師的眼中會產生不同的評價,教師進而產生不同的教學情緒。因此,提高教師認知水平是有效調節教學情緒的根本。這就要求教師做到:愛教育愛學生;能對自己的感情情緒做出準確的判斷,具備一定的調節情感情緒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有較為豐富的人際關系知識和技能等。
2.心理控制。認知調控是心理控制的基礎,心理控制是認知調控的升華。對現狀只有認知調控是遠遠不夠的,最終目的還是實現心理控制。研究表明,只有當人們相信自己的行為在個人的控制之下時,才會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作出符合個性傾向的歸因,作出歸因分析的目的是對周邊的環境形成一種預見感和控制感,形成心理確定。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控制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解決壓抑和困境的情況下。有心理控制感的人可以降低壓抑的程度,提升教師對付不可逃避的不愉快事件的能力,進而提高課堂事件的可預料性。因此,教師要較為準確而熟練地運用歸因理論來思考課堂教學,掌握學生心理的同時,自身做到心理控制。
3.心理匹配。心理匹配是指從情感的維度上來處理教材和呈現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心理匹配的實質。教師基于對教學過程的認知和評價,形成相應的情緒體驗,然后在體驗的基礎上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產生相應的行為,達成教學情緒與課堂教學溝通的和諧,進而在情感上促進與學生的共鳴,達到樂教樂學、教學相長的教學效果。
4.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在無形中發揮著調節情緒的功效。自我暗示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自我暗示會對情緒產生積極的作用,消極的則相反。自我暗示的使用非常普遍,我們每天可能存在眾多自我暗示,尤其是當處于焦慮、困惑、不知所措以及極度興奮或者憤怒的時候,自我暗示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此時,我們要減少消極的自我暗示,多使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同時,自我暗示有有意和無意之分,控制無意的自我暗示比較困難,但是控制有意的自我暗示相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多采用有意的積極的自我暗示,克服怯懦、自卑、沖動等不良心理,帶動身邊的學生,提高教學成效。
5.自我排解。自我排解是當遇到挫折而產生不良情緒時,有意識地采用肯定性的評價來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能會遭受一些挫折,當挫折帶來過大壓力時,可能還會產生情緒紊亂和異常行為,此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自我排解能力,減少不良情緒對課堂教學帶來的消極影響。教師的自我排解可以采用文飾作用、否認作用、投影作用、曲解作用、幻想作用等方法來減少內心的沖突與不安,避免情緒失衡,重新調整心理狀態。“希望激勵”是自我排解的實質,“希望激勵”的具體方法可以是均衡、淡化、幽默、升華等。
6.師生溝通。師生溝通是信息溝通、意見溝通和情感溝通的結合,在教師課堂教學情緒調節策略中屬于一種間接策略。具體而言,信息溝通是指師生雙方對教學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溝通的教學信息主要是教師在教學中希望學生掌握的知識信息。意見溝通是指對不同意見和觀點的溝通。包含互通意見、找到分歧和原因、獲得共識等幾個環節。情感溝通是指對師生在課堂中存在的、有較大破壞作用的不良情緒的溝通。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特別應及時對那些在主觀上感受到委屈并已產生情緒反應的學生進行溝通。在具體操作時,可采取即時溝通和延時溝通,視當時情況而定。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教學心理學情感維度上的一種教材處理策略——心理匹配[J].心理科學,1998(6).
[2]俞國良,辛濤,申繼亮.教師教學效能感:結構與影響因素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5(2).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854(2016)02-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