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碌
鳳臺縣第十中學 安徽淮南 232000
初中田徑教學之我見
郭守碌
鳳臺縣第十中學 安徽淮南 232000
目前,初中田徑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田徑運動在初中階段的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熱情不高。初中田徑教學要輸出優良的教學成果,必須要轉變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
初中田徑;田徑教學;初中體育
田徑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耐力、力量與速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初中的體育教學中,田徑項目由于教學理念、方法以及自身特點等的原因,相較于其它的體育項目顯得枯燥乏味,是很多初中學生“聞之變色”的體育課程,很多學生對于田徑課缺乏興趣,上課的積極性不高,造成了初中田徑課程教學成果輸出較差,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也累。
在當前的初中田徑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單調。
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注重學生體育項目技能的傳授,要求學生要準確掌握教學項目的動作技術要領,以技術論及體質論為基礎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的學習體驗較差,尤其是在田徑這樣較為單調的體育項目中,這樣的教學理念,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初中體育教學階段,教學的本質目的并不是培養專業的體育運動員,而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過分注重體育技能的傳授,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于田徑項目的參與性。
在目前的初中田徑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囿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單一的示范講解、重復練習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墨守成規,使得很多學生在田徑課堂學習中感受不到體育的快樂與趣味。在初中田徑教學的中,很多項目完全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增強田徑教學的趣味性,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現今的初中學生來說,不符合其心理及生理特點,也就自然難以輸出良好的教學效果。
單調的教學內容是初中田徑教學中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在初中田徑課教學中,教學內容多為單調的技術動作練習,教學內容競技化,單調而枯燥,缺乏多變性、趣味性與娛樂性,學生往往在經過幾組練習后便失去了興趣與耐心。
(一)轉變教學理念。優化與提升初中田徑教學效果的前提是要轉變教學的理念,傳統的初中田徑教學理念已經難以適應當前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初中階段的田徑教學,應建立以“健康第一”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要讓學生懂得“生命在于運動”的深刻內涵,掌握與了解田徑運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運動興趣與愛好,進而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傳統的初中田徑教學理念強調運動的競技性,以較高的技術動作標準來進行教學,忽視了體育最根本的目的應是讓學生強身健體,養成終身體育與終身學習的意識。在當前學校教育突出“以人為本”的背景下,初中田徑教學也應以學生為本,以重在參與為核心,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養成田徑運動的愛好與習慣,達到強健身體,鍛煉意志的目的。因此,只有轉變教學理念,摒棄傳統體育教學中的落后觀念,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田徑教學的效果。
(二)豐富教學內容。豐富的教學內容是提升田徑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傳統的初中田徑教學以跑、跳、投的基本技術為主要內容,教學內容競技化、陳舊、少、簡單重復、脫離現實生活;各種內容自成體系,缺少合理組合。雖然在近二十幾年來,初中田徑的教學內容經過了不斷的發展變化也在逐步豐富,但總的來說缺乏生機與活力,與21世紀初中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不相稱,缺乏吸引力。因此,豐富教學內容,就是初中田徑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具體來說,一是田徑教學內容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開發上要突顯生活化,要以學生的興趣與未來發展作為出發點;二是要著力改造和拓寬教學內容,如在練習內容上,可以加入一些障礙跑、合作跑等項目來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與協作意識;三是要加強不同教學內容間的合理組合,建立田徑教學內容的綜合體系,增強教學內容的多變性、趣味性與娛樂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在初中田徑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示范法、語言法、正誤對比法和重復練習法等進行教學,這些建立在認識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規律之上的教學方法,注重田徑運動的競技性,苛求動作技能的準確與完美,把運動技術學習與掌握作為直接的教學目的,而不是教學手段,對學生要求偏高,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來創新教學方法,是提升初中田徑教學的關鍵。具體來說,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要堅持“學生全員參與”、“以學生為本”、啟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則,要注重教學的趣味性與娛樂性,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為宗旨。如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小組教學法、競賽教學法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與娛樂性,而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個性化教學法,則更有利于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的來說,創新教學方法,要體現田徑運動的健身、娛樂以及競技屬性,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總結與推陳出新,但無論是什么教學方法,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為教學內容與目標服務的。只要是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掌握田徑運動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方法,都值得在初中田徑教學中認真研究與鉆研。
田徑運動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終身鍛煉的意識來說,具有其它體育項目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有助于學生形成堅定、樂觀、積極向上的意志與品格。初中階段是學生可塑性較強的一個時期,在這一階段所形成的愛好與習慣,往往會伴隨其一生。因此,在初中田徑教學中,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學習田徑的興趣是十分關鍵的一點,而教師只有轉變、更新教育觀念,才能使教學工作符合新時代學生的特點,才能使田徑這項運動在初中學生中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1]周紅萍.初中田徑娛樂化教學內容和方法體系的構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06: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