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艷紅
?
高職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艾艷紅
文學作品的鑒賞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提高高職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高職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進行分析與探討。
語文作為“百科之母”不僅僅是對于語言文字的學習,更是對語言文字的領悟和感知,這就要求高職學生具有很好的鑒賞能力。首先,高職語文課堂教學,要進行開放性的語文教育,沖破課堂局限,讓高職學生走進浩大的語文世界,廣泛地攝取文學作品中的精華,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它的奧秘和美,實現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個性、健全人格的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其次,培養高職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文學鑒賞能力是指鑒賞者對文學作品的感知、理解和判斷能力。對于當代高職高職學生來說,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至少應包括以下因素:敏銳的審美感受能力,豐富的審美想象能力,深刻的審美理解能力和客觀的審美判斷能力。無論是從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人文素質培養的需要,還是從文學教育自身的需要來看,都應該及時進行文學鑒賞教學,以初步培養當代高職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首先高職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想素質。好的文學作品不單單只是對實物的描寫和對事件、故事簡單的敘述,文學作品更代表著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境界和當時的生活態度,融入了作者的“三觀”,因此文學作品的鑒賞就是把這些深藏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情感挖掘出來,使它變得形象化讓高職學生們易于理解,可以輕松地汲取文學作品中的精神養分,獲得精神上、情感上的啟迪。
其次,提高高職學生的鑒賞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好的文學作品就像是一篇好的范文,十分值得學生們學習,不管是作品的整體布局結構還是語言描寫表現手法,都可以通過學習和閱讀提高,這就需要學生有較高的文學鑒賞能力,掌握鑒賞文章的方式方法,加強對文章的領悟和學習,高職學生在寫作時,會不自覺地借鑒模仿賞析過的好文章的結構、語言、表現方法等,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寫作水平。
1.發掘范例,點亮鑒賞之燈
一篇優秀的范文是高職學生閱讀和鑒賞的基本材料。多數的文藝作品都凝結了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教師要從范例入手,帶領學生運用文藝作品鑒賞方法對范例進行鑒賞,把文章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和豐富情感,挖掘出來,用一種淺顯的方式完整的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領悟到文章中的人生道理和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們的鑒賞熱情。一開始老師應當找一些鑒賞難度比較小的文藝作品,讓學生進行文學鑒賞時,感到鑒賞的樂趣,學習到其中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比如,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等一作品都是初期可以利用的好的鑒賞范文,學習一段時間有一些鑒賞功底后再對一些有難度的文藝作品進行鑒賞,比如魯迅的文章十分適合這一階段進行鑒賞學習,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模式,可以打下堅實的文學鑒賞基礎,對日后的文學鑒賞會有很大的幫助。
2.加強朗讀,引導高職學生感受作品的意境
朗讀看似跟文學鑒賞沒什么關系,其實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最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這是因為文學作品本來就是用來誦讀的,只有通過誦讀才能還原和感悟當時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感悟。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早讀的時間讓學生有感情誦讀好的文藝作品,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然后利用鑒賞技巧和模式來進行鑒賞學習,這樣會十分輕松的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鑒賞的水平也會提升,這是因為學生前期已經對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行了深刻的感受,再鑒賞起來就會毫無壓力,可以很好地把握住文學作品的整體基調,不會出現很大偏差。比如學生在讀辛棄疾的作品時很容易被其中的“家國情懷”所感染,跟辛棄疾類似的作者還有很多如:陸游、岳飛、文天祥等,可以將這一類作者進行一個歸類,在遇到這類作者的作品時可以運用相似的鑒賞方式和表達語言進行文學鑒賞。
3.精品細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上文說到誦讀可以把握住文學作品的情感基調,對之后的鑒賞學習很有幫助,簡單的誦讀只可以輔助高職學生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精品細讀可以抓住文章的精髓細節。我提倡的誦讀絕不是泛泛的表面文章,而是保質保量的細讀,既要在浩瀚書海中大量閱讀,還要在大量閱讀中把握文章的細節。這就要求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選擇一些細節比較突出的范文,容易抓住文藝作品中精妙之處,然后運用鑒賞技巧進行分析鑒賞,比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寫和細節描寫,充分表達了作者逃離樊籠、獲得自由的欣喜之情。文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都表達了作者終于從“塵網”中解脫,如鳥歸山林、魚回深池的欣喜之情,犬吠、雞鳴都充滿了詩意,這些細節的描寫不僅僅是對家鄉景物的簡單勾勒,更是對當時作者思想感情的突出表達,看似平淡的語句,細細品味卻有無窮的滋味,因此,老師要注意引導高職學生從細節入手,細細品讀文章。
4.拓展思維,培養藝術想象力
文學作品的鑒賞如果沒有想象力的輔助,就會變得毫無生氣。培養高職學生的想象力對提升文學鑒賞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作者在登高望遠之時表現出來的不凡胸襟抱負,首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里的盡頭冉冉而沒。尾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兩句寫的是目送經流樓下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而去。從整體看詩人呈現出來的是一片瞬息多變的夕陽之景,但是高職學生在進行文學鑒賞時,并沒有身臨其境,這就需要發揮想象力,想象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面對這一幅流光溢彩的夕陽美景,真情實感、真實想法躍然紙上。老師要時常對學生進行此類訓練,按照文學作品的感情基調,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5.引導批評,啟迪無限創造力
老師的批評指導對于高職學生的文學鑒賞是十分關鍵的,評語雖然簡單但起到的卻是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對學生作品的分析評價,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文學鑒賞方法,給學生的文學鑒賞指明方向,教師首先應收集并向高職學生介紹相關的有代表性的各種批評意見,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得到借鑒,并不斷積累、充實經驗。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文學批評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發展個性,這樣才能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性。
總之,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高職學生的閱讀,而我們要培養高職學生的鑒賞閱讀能力,培養他們對美的感受,鑒別、分析能力。文學作品中所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具有的藝術美,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接受,去激發感情共鳴,充分發揮想象,通過讀、看、聽、想循序漸進地提高鑒賞能力,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豐富,文學鑒賞能力肯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冬云.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李迎輝.當代散文鑒賞能力培養的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李偉.文學鑒賞能力培養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15.
課題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編號:XJK013C在Y001),主持人:艾艷紅。
作者簡介:艾艷紅,女,籍貫:湖南邵陽,課題申報單位: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現在工作單位:長沙醫學院。文藝學碩士,副教授,主講:文學概論、文學鑒賞、實用寫作、實用口才等課程,研究方向:文學理論。
作者單位:(長沙醫學院4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