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春大學 劉玉峰
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探討
文/長春大學劉玉峰
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微信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應用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對其應用的可能性與可靠性進行了探討。
微信平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
傳統的信息服務,主要是借助信息機構采取一定的模式實現信息的加工,其中主要包含對新型的收集整理、存儲加工和傳遞。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在范圍上更加擴大,在內容上更加全面和精確,服務質量增強,模式實現創新和發展。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實現整體水平的提升,發展成為高校數字圖書館的關鍵性服務模式,尤其是微信等模式的出現,讀者能夠通過更多的渠道進行信息的獲取,趨向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因此,高校圖書館的新興服務面臨挑戰,實現信息的融合,平臺服務模式發展壯大,信息服務彰顯高效性、及時性,主動性更加突出,服務成本降低。
對于微信而言,主要是借助網絡,實現信息的便利傳輸,內容方式比較多樣,主要包含語音、視頻以及圖片等模式,發揮平臺溝通的作用,主要特征是靈活性與智能性。對于高校圖書館,借助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向用戶輸送相關內容,實現對讀者的全方位互動,減少相關服務成本。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微信發揮了信息聚合的作用,滿足一站式服務的需求。但是,這種應用發展時間不長,服務模式需要進行積極改進,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
(一)服務模式彰顯單一性的不足。對于微信而言,其屬于相對新興事物,這就使得其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體系中應用程度不高。在當前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中,主要的形式為一般性的信息推送服務和常見問題的查詢。同時,由于高校圖書館受眾群體的特殊性,其信息服務的需求彰顯多元化。圖書館提供的微信平臺服務模式相對單一,主動性不足,彰顯被動化的趨勢,沒有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二)信息資源缺乏高度的集中性。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其信息資源渠道較多,但是,后期加工和管理狀態不容樂觀,同時,高校圖書館部門較為復雜,溝通性不強,因此,使得整個信息資源的管理缺乏集中性,借助微信平臺傳遞的信息彰顯局限性和不足,很難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
(三)需要增強網絡化。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自動化水平實現快速提升,尤其是數字圖書館等建設的發展。微信平臺能夠實現跨平臺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在圖書館利用程度不高,因此,要重視實現微信與移動圖書館的銜接工作,達到資源的網絡化管理。
(一)積極發展實時在線咨詢服務。首先,圖書館需要積極開通微信公眾號。借助這一賬戶,使得讀者能夠借助二維碼,進行圖書館賬戶的查找,成為好友。一旦需要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時候,讀者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進行有效咨詢。在獲取咨詢信息之后,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在發現請求之后,會進行資源的檢索和反饋,信息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傳達,一旦遇到需求相對模糊的狀態,可以借助截圖進行及時反饋,在互動的過程中完成信息的交流。鑒于微信的特殊性,也就是其即時性和直觀性的特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反饋,更加高效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二)進行信息的主動推廣。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進行更加主動、方便和快捷的信息推送。可以積極進行用戶使用人群的搜索,進行讀者的主動性添加,形成更加有效的用戶社交網絡,使得讀者高度集中。同時,借助用戶網絡的擴展優點,實現好友關系的迅速擴張。尤其要積極進行各種通告、公告以及數據資源的積極推送,保證客戶端能夠及時獲取最大的資源,在根本上避免了傳統模式中時間的耗費,主動性更加突出,防止信息出現滯后性。除此之外,借助微信,可以進行點對點的推薦,強化導讀的影響,及時獲取讀者的意見,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使得整個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得以提升,培養了與讀者的感情,加快圖書館各種服務功能的改進。在對圖書館館藏圖書等進行推送的時候,可以進行相關熱點新聞的傳達,及時展現給讀者客戶端,借助于圖書館讀者的討論,實現對圖書館相關新聞的通知。
(三)重視移動平臺的建設。借助微信平臺,對于參與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用戶,可以借助接口,實現微信服務中圖書館頁面的鏈接。在這一平臺中,能夠實現對館藏資源的全面檢索,也可以進行自己賬號的維護,細化個人信息。
(四)強化微信信息的共享。在微信平臺除了能夠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模式之外,還可以構建圖書館與用戶、用戶之間以及用戶與管理者的信息共享機制。在圖書館進行信息公布的同時,實現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傳達方式更加便捷,傳播速度更快。但是鑒于用戶之間習慣的不同,需要面對諸多的需求,因此,借助這種專業性的管理,能夠使得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
綜上,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高校圖書館面臨各種機遇與挑戰,借助微信模式,能夠實現信息的高度集約,實現與讀者的積極互動。因此,要針對當前圖書館的管理現狀,與微信模式進行積極結合,加快高校圖書館的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發揮微信平臺的優勢,為讀者提供更加科學的服務。
[1]康思本.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推送[J]. 圖書館研究,2014(04):82-85.
[2]周耀,董殿永.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構建[J]. 現代情報,2014(08):95-99.
[3]陳志慧.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微服務現狀及對策[J]. 中國遠程教育,2016(0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