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昆明學院圖書館 黎小云
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深化讀者服務研究
文/昆明學院圖書館 黎小云
讀者服務開始的歷史很早,一直受到圖書館的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通信技術造就的新媒體環境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如何深化讀者服務,提高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成了現今圖書館面對的重要問題,文章將對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深化讀者服務研究進行探討。
新媒體環境;圖書館;讀者服務;挑戰;深化
圖書管理是一門實用而又復雜的科學,管理工作繁瑣又意義重要。阮岡納贊于1931年撰寫了《圖書館學五定律》,精辟地論述了圖書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和重要職能。
1.書是用來看的。阮岡納贊指出,圖書館的書不是用來收藏和保留的,而是用來利用的,應最大限度的使其得到充分有效利用;2.每個讀者都有權利讀書。圖書館的書應該服務于每一個讀者,讀者在圖書館里應有公平、平等的使用書的權利;3.每本書有每本書的讀者。圖書館藏書浩瀚,不同的書適合不同的人群和個人,所以圖書館圖書采用的是開架制,為圖書制定目錄和索引,指導讀者使用目錄,選擇自己需要的、適合的圖書;4.節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的書很多,讀者的時間有限而寶貴,所以服務必須方便和節約讀者的時間;5.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阮岡納贊明確指出,圖書館是不斷地變化、發展的,而不是僵化、靜止的,所以,圖書館工作人員、圖書館藏書、讀者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少了任何一個要素,都構不成圖書館,藏書給讀者提供工具,讀者使藏書變得有意義。根據“圖書館學的五定律”可得,圖書館肩負著重大使命,所以提供優質的讀者服務既是圖書館的責任,也是讀者的必然要求。
新媒體環境即數字化媒體環境,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各種數據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與服務的新的傳播方式的社會大環境,新媒體環境是相對于傳統媒體環境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時代的影響下而形成的新的媒體形態,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圖書館讀者服務也不例外。
(一)新媒體環境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體環境是時代的產物,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之上的新的社會傳播環境,圖書館讀者服務傳統方式受到了挑戰,信息傳送和讀者服務更多地依靠計算機,以互聯網、衛星網絡、移動通訊等新的平臺來實現,有線與無線通道相結合,互聯網、手機媒體、移動電視、電子報紙等都是新媒體環境下要求更加完善圖書館讀者服務應運而生的新方式。
(二)新媒體環境拓寬和深化了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內容。
圖書館讀者服務要求圖書館最大限度利用圖書館資源來滿足讀者的各項需求,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圖書的采訪、編目、流通、借閱、管理、參考咨詢等都都能通過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得到擴展和深化,促進了圖書館資源的共享,也多功能融合,提高了讀者服務的綜合水平。
(三)新媒體環境對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內容呈現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媒體環境的一大特點是音影文字信息的完美結合。圖書館讀者服務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是為讀者提供全面的圖書信息、咨詢服務,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呈現是整合了聲音、文字、圖形、影像等以綜合面貌呈現的,可以突破時空,實現高效傳播。
(四)新媒體環境下要求圖書館讀者服務更加重視讀者互動。新媒體環境除了信息呈現方式上的改變,資源共享的便捷與高效性、覆蓋面廣,突破時空,不斷的媒介融合之外,最大的特點還在于互動性。新媒體時代,大眾媒體正逐漸讓位于個人和參與性媒體,信息的接受者能快速自由地對獲得的信息做出反饋。新媒體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要求更加重視與讀者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匯整、分析等獲得讀者的行為偏好、選擇取向等,更好地為圖書館圖書的增補、排架、讀者咨詢等提供服務。
新媒體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信息時代和高新科學技術結合的時代成果,它承載了比傳統形式的圖書館更海量的信息、擴展了圖書館傳播的內容和傳播方式,也增進了讀者互動,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帶來了新的機遇。機遇與挑戰并存,圖書館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深化讀者服務。
(一)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培養新媒體思維。新媒體環境是社會大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讀者要求,只有積極的迎合時代的需求,拋棄封閉、單一的讀者服務觀念,培養主動、開放、綜合的服務觀念,與時俱進,培養新媒體思維,才能真正提高讀者服務質量。圖書館讀者服務只有在充分利用網絡、電視、手機客戶端等綜合方式,結合傳統媒體,用最高效最便捷的圖書管理方式提供和讀者互動中掌握的讀者閱讀偏好和需要的咨詢與推介服務,才能跟上快速進步、讀者生活節奏高速運轉的新時代讀者的腳步,利于自身生存同時最大限度地服務社會。
(二)轉變服務方式。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應該積極的轉變服務方式,利用互聯網、移動手機、電視等多種新形式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的讀者的需求。新媒體環境下,網上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等越來越成為讀者喜愛的閱讀方式,讀者可以足不出戶或者不限于實體圖書館就能查閱、瀏覽自己想要的圖書,即便是借閱的圖書,也能在網上查閱到圖書信息、借閱時間、還書時間,有的圖書館還設立了自動還書、續借儀器,極大地減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也為讀者帶來了時間、地點上的靈活性;有的圖書館專門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讀者設立電子圖書館,比如少兒圖書館、老年圖書館、移動校園圖書館、職業借閱室等,提高了服務效率。
(三)整合利用圖書館資源,多種方式呈現資源信息。新媒體環境實現了文字、圖畫、影音的完美融合,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應善加利用這一大優勢,選用合適的形式呈現相應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資源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新媒體環境下,許多與時俱進的圖書館已經分門別類的設立了不同媒介的閱覽室,比如兒童閱覽室,大多集中了很多通俗易懂、色彩鮮明的圖書,還設立有聲書,孩子可以在實體閱覽室的儀器前或者網上圖書館的音頻板塊聆聽優美動人的名人故事、歷史傳奇、中外童話等,也可以在圖書館的電視、電腦上觀看經過精心挑選的有教育和啟迪意義的動畫片、兒童短片等,或者可以購買相應的DVD、視頻數據回家觀看,文字圖畫音影完美結合,形式自由靈活、內容豐富多樣。
(四)重視互動。互動性是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最應強調和重視的方面。只有加強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才能及時地掌握圖書館資源和讀者之間的聯系,為讀者提供更恰當、適宜的資源、借閱指導等服務,節省讀者時間,使圖書館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比如很多圖書館設立了論壇、互動板塊、留言專區,并開設了微博公眾號、微信公眾號、讀者群等,方便了讀者的探討和交流,也便于迅速掌握讀者偏好,閱讀取向,及時解答讀者咨詢、提供有針對性閱讀建議或其他讀者服務等。
圖書館讀者服務歷史悠久,實用而復雜,提高圖書館讀者服務意義重大。新媒體環境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帶來了機遇和新的挑戰,文章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應對挑戰、深化讀者服務的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1]王偉敏.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拓展與深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17)∶87-90.
[2]顏世霞.網絡環境下醫學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104.
[3]王磊.新媒體環境下的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以國家圖書館為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1(5)∶96-101.
[4]林艷華,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管理學家,201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