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遼職業學院圖書館 李亞娟
淺談職業學院圖書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
文/通遼職業學院圖書館 李亞娟
管理創新是對圖書館各組織要素的有機結合,圖書館組織要素除館藏、文獻、圖書管理員、資金、設備外,還包括圖書館的用戶以及與圖書館活動發生聯系的各職能部門。本文首先闡述了職業學院圖書管理的現狀,并分析了職業學院圖書管理創新的內涵及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職業學院圖書管理創新的幾條有效途徑。
圖書管理;管理體制;創新
職業學院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作為職業學院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起著倡導讀書、組織讀書、服務讀書的重要作用。所謂圖書管理應包含文獻管理和資源管理:文獻管理就是應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文獻進行分類和組織管理;資源管理就是指應用現代管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行動,合理配置和使用圖書館資源,發揮其最佳效率,達到預定目標和完成圖書館任務的過程。
我國職業學院圖書館事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伴隨著自身管理的進步,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職業學院圖書館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式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使人們的信息交流、處理、存貯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給職業學院圖書館帶來了強有力的沖擊,面臨著一系列內外環境的制約和阻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封閉、半封閉狀態下的管理體制滯后。長期以來,我國職業學院圖書館在管理體制上,是處于集中式管理和多元等級結構。各校的圖書館基本由各自的院校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人事、經費等方面的管理,服務對象也只限于本校,尚未形成統一的最高層次職業學院圖書館的管理部門。因而,導致了各自為政的孤立發展模式,呈現出封閉半封閉的分散狀態。
(二)圖書管理職能存在缺陷。自古以來,圖書館管理最基本的職能就是搜集、儲存和傳播文獻信息。在各式各樣信息環境和新技術環境下,圖書管理等傳統的文獻信息生產與流通機構管理使文獻信息的壟斷地位日益受到沖擊,文獻信息走向平民化的表現越來越突出,圖書管理大眾化的表現本身是社會的進步。職業學院的圖書管理要在這種全新的信息環境及技術環境下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加強圖書管理的職能,優化圖書管理的職能。
(三)組織結構生硬僵化。職業學院圖書館的內部各組織以文獻管理的主線來展開,分為橫向的業務系統如采編、流通、技術等和縱向管理程序如計劃、控制等。這種以分工為基礎,形成了以分割式的方法為主的管理業務。因此,必須對文獻為基礎的層次結構在全新信息環境和技術環境下進行重組,從功能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時代競爭需要。
(四)管理激勵機制缺乏。職業學院圖書館是社會公益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直是靠“吃皇糧”維持正常的運轉,未形成完整意義上的社會服務機構。在人事管理中,實行的是終身制。館長是由上面委派,館員是統一分配,一經錄用無論優劣,穩端“鐵飯碗”。職稱評定論資排輩。圖書館不承擔經營風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在這種缺乏競爭的機制下,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調動和發揮。
管理是在一定的社會組織中,為實現組織的預期目標,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工作,以人為中心,對各種物質和非物質、技術和非技術、業務和非業務因素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過程。而管理創新則是為了實現上述管理內容所進行的整體或細節的改進與提高的創新活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管理及其創新具有更深刻的含義。對于職業學院圖書館來說,管理創新意味著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新的信息環境,不僅只是計劃、組織和指揮,而更要協調館員與讀者、館員與設備、部門與部門以及各職業學院圖書館之間的關系;發現和重組各種資源和結構,進一步激發館內外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實現圖書館事業的總體目標而協同努力。管理創新是職業學院圖書館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辦館思想和方式方法的創新。
(一)圖書管理理念的創新。圖書館能否適應21世紀發展的需要,關鍵在于管理思想、觀念的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共建應成為圖書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思想必須實現以下轉變。首先,從一般化建設向特殊化建設轉變,例如:由傳統管理向計算機集成化管理、由一般門限管理向RFID技術的射頻定位管理、由封閉式管理向開放式管理等等的轉變;其次,在圖書館的發展途徑上創新,圖書館必須轉變發展觀,樹立競爭與協作的思路,克服傳統圖書館獨立、封閉的辦館模式,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協作,建立圖書館聯盟,加強合作,走向共同發展之路;再次,在圖書館的職能與功能認識上創新,在圖書館管理活動中有許多新問題需要以創造性的思路來解決,管理者只有主動探求新的管理方式辦法,圖書館的發展才有新的活力。
(二)職業學院圖書管理制度的創新。首先要創新制度資源。應根據制度的構建原則和運作機理創新制度資源。從管理體制等變革創新入手,實現人事、財務、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創新,科學制定、合理配置制度資源,宏觀和微觀創新并重,采用縱向繼承、橫向移植和綜合創新的方法,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其次,要構建創新的制度體系。
(三)職業學院圖書管理服務和學科建設創新。在各職業學院比較注重學科建設,一所大學的重點學科的多少和水平高低是衡量其辦學水平、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反映學校社會地位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各職業學院均有自己辦學的歷史和特點,學科建設也千差萬別,重點學科的側重點不同。即使是綜合性的重點大學,也不能將所有學科均等建設,往往會選擇部分優勢學科或特色學科進行重點建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相應的圖書管理人員也應做好職能館員向專業學科化館員的轉變。
(四)圖書管理人員管理創新。對圖書館人員的管理要做好:一是做好人才的培養穩定和吸引工作。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規劃必須圍繞業務建設進行,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特別是學術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可以帶動圖書館整個館員隊伍素質以及學科化的提高,形成人才隊伍的良性循環;二是實現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要解決“管”和“理”兩個方面的問題。“管”是指怎樣對館員進行激勵、協調、督察和控制;“理”是設法對館員進行包括管理和業務教育的培訓,提高館員的素質,加速館員技術化、業務化、學科化及職業規劃個性的發展和完善。三是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管理創新是職業院校圖書館發展的內在動力。以創新促發展,這是職業學院圖書館生存價值的體現。因此,職業院校圖書館必須按照社會和學校發展的需求以及讀者閱讀多樣化的要求不斷調整和開創多元化的服務的新模式,使參與到現代信息環境狀態下的圖書館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1]陳萬梅.淺談職業學院圖書管理創新[J].科學之友,2010(11)∶102.
[2]劉旭,于瑞云.新世紀圖書館發展戰略探討[J].圖書館建設,2001(2)∶12-15.
[3]初景利.復合圖書館的概念及發展構想[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