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原師范學院思政部 李晶
巡視工作中“樹木與森林”關系的辯證把握
文/太原師范學院思政部 李晶
巡視工作要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既要防治,還要保養,不僅要注重“病樹”“爛樹”的拔除和治理,還要注重對“森林”的滋養和保護。巡視工作不僅要對黨政一把手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剖析,還要夯實巡視工作的群眾基礎,要把官員的小問題遏制在萌芽階段。因此,巡視工作是一項“治防結合”的動態監察活動,要注重“監察與激勵”聯動機制在巡視工作的把握和應用。
巡視;辯證;治理;預防
2015年06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一文中指出:“能不能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把握住重點,關系到紀律檢查機關能否完成中央交給的目標任務”。“樹木與森林”的關系追根究底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一棵樹木有問題,不代表整個森林有問題,但如果不及時治理這些有問題的樹木,會影響整個森林的發展。因此,巡視工作要注重對“病樹”和“爛樹”的發現,并對其成因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才能使森林整體的內容和結構得到很好的發展。只有每棵樹都發展得好,整個森林才能穩步發展,只有每個官員都嚴于律己,我黨才能良性發展。
從黨的十七大以來,巡視制度在不斷地完善,十七大將中央和省(區、市)黨委實行巡視制度寫入黨章,這既表明黨中央對巡視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對新形勢下巡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唯物辯證法”一直是我黨開展工作的理論基礎,辯證思維是用客觀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巡視組的成員只有靈活地應用辯證法,才能在巡視工作中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不僅如此,巡視組的人員數量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很難開展工作,而且巡視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性的監察活動,不是某一時期的獨立活動,巡視工作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具體到細微之處的監察活動。因此,巡視工作要很好地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才能使巡視工作在現階段更快、更好地進行,并成為我黨長期的、基礎性的工作。
其實,“‘樹木與森林’的關系看似抽象,其實內容非常具體。把發現的問題線索放到全局范圍中,作出綜合分析、判斷,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一般中找出重點,這樣才能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即巡視工作要把握官員的“共性和個性”的問題,“點—線—面”層層推進是巡視工作的基礎策略,堅決把隱藏在我黨內部的毒瘤清除。除此之外,巡視工作也不能忽視單個官員的問題,因為不正之風具有“傳染性”和“彌散性”,巡視工作要把看似最簡單、最微小的問題遏制在萌芽階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我黨的廉政和清正。巡視工作不僅要看現實、現狀,更要抓源頭,抓本質。因此,巡視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重道遠,體現了我黨發展中的曲折性和前進性的辯證統一。
我黨這片“森林”的整體發展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但其中不乏有“病樹”“爛根”,有的“病樹”“爛根”長得還很大,并在影響一些剛剛長成的“小樹”,在腐蝕我黨的年輕官員。如果不及時治理,讓“病樹”“爛根”成了片,那“森林”豈不遭殃?治病樹,拔爛根,是“治樹護林”的基本舉措。所謂“不破不立”,巡視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清除掉不好的樹木,保護剛剛長成的樹木,這樣才能保證我黨官員的數量穩步增長,質量穩步提高。任何一片森林從表面觀察都是郁郁蔥蔥,其外表掩蓋了其內部的問題。官員們的腐敗問題不是單獨的、單一的,而是盤根錯節的,大批官員的腐敗問題都是從一棵小樹開始的,并逐漸影響整片森林。如果不給樹木治好病,那么就會影響整個森林,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是這個道理。
任何官員的腐敗問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據對立統一規律,人的心中都有陽光和陰暗兩面,官員也不例外,尤其是官員們身處的特殊位置,其自身是一個矛盾體,清廉與腐敗是兩個對立面,這兩個對立面要相互斗爭,任何官員剛上任,其內心陽光成分所占的比例都較大,這是其發展的肯定階段,但隨著金錢、地位、權利各方面的不斷膨脹,個別官員的陰暗面開始壯大,處于無限的膨脹狀態,所謂“欲壑難填”也是這個道理,致使其自身已經無法再對這一否定面進行否定,反而產生了倒退。
我黨的“病樹”和“爛樹”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巡視組的成員要對“病樹”和“爛樹”的問題進行縱向挖掘,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盡量做到“一針見血”。絕不能蜻蜓點水式地調查,而應該深入問題的根源,發現內部問題。事物的矛盾在于其自身內部的矛盾,既然要破除舊的爛樹,還要從這棵爛樹的內部找到其腐敗的原因,這樣才能根治其問題。要抓住主要矛盾,比如,著重調查單位中的“一把手”, 在《許云昭強調:開拓創新 扎扎實實做好巡視工作》一文中提出“從全省乃至全國最近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來看, 黨政‘一把手’發案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巡視組要依照由上而下的策略,抓住‘主要問題’”, 比如,王宏亮提到“就巡視對象而言,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是重點”。
“一把手”的權力過于強大,是腐敗的根源,因為一言堂,權力的超重使其不能承受之重,森林中的某個樹木過于粗壯,會導致其他樹木的衰敗,因為養分都被某個樹木吸收后,其他樹木自然變得營養不良,這導致了權力的不平衡,所以,絕對的權力是不可取的,相對的權力才是領導班子未來的發展目標,所謂“相對”是指官員之間的競爭,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官員之間能力都強,互相競爭;官員之間能力都弱,互相幫助;官員之間的力量平衡才是“相對權力”的根基,才是保持整個森林良性發展的基礎。
黨政“一把手”是巡視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樣的確是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依據辯證法,巡視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放過次要矛盾,比如,各個省市,各個縣鄉,其暴露或是突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巡視工作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每個被巡視的對象其突出的矛盾是不一樣的,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時,連帶的次要矛盾就如“穿針引線”一樣,都會顯現,并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匯合點就是線的源頭,也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即從針孔入手,找到線的源頭,這是巡視工作發現問題應遵循的策略。
巡視工作中要注意官員共性和個性問題的分析,對于普遍性的問題要嚴格對待,對于共性的問題要進行細致的調查,要深入剖析官員們如何會犯同樣的錯誤,剖析問題的根源,找到問題的本質,對于普遍性的問題絕不是簡單的官員之間的互相傳染,而應該從黨內的任用機制,監督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調查,這樣才有利于我黨工作的開展。對于官員的個性問題也不能忽視,巡視工作要進行縱向的調查,為何這個官員能獨立作案,是家族力量的支持,還是真的其只是唯一的“鍋中的老鼠屎”,亦或是在其背后有更大的犯罪網絡,這都是巡視工作人員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切從實際出發”一直是我黨的辦事宗旨,巡視工作要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巡視組不能只單純地依靠某些靜態的數據,比如,群眾的舉報信,要深入到事件的周圍更廣泛的人民群眾中去;巡視人員不能偏聽偏信,也不能不聽不信,巡視組的人員不能只坐在辦公室,看資料,查數據,要結合“微服私訪”“便衣巡查”的隱蔽性,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剖析問題,從動態發展的角度分析問題,只有傾聽最基層的聲音,才能發現真正的問題。
巡視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和“一分為二”的原則,尤其對于經濟問題,巡視組不僅要對每筆賬目進行調查,還要對其的用途進行分析,不是賠錢的建設就一定是腐敗,賺錢的建設就一定是清廉,巡視組不能以某些項目的盈利為審查的目標,而要看這些項目為老百姓謀取了多少福利,是否受到了老百姓的稱贊,比如,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對文化活動的投入,這些在短期都難以看到回報,巡視組不能認為這些花銷是“無用”的,這些建設是有問題的。任何項目都不能從賬目的表面入手,要了解具體的受益人或受益機構,也許在表面盈利的背后,實際的獲益者是某位官員,甚至是官員的家屬,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項目,也無法掩蓋官員的腐敗罪行。比如,太原市近幾年一直在修路,搞城市建設,這些項目的花費絕對是大數字,巡視工作的確要查工程的質量,資金的走向,承包商的背景等等,但更多的是應該看到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巡視工作不僅要把“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策略相結合,還要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因為很多官員在面對巡視組的談話時有顧慮,因此,巡視組必須找準目標,逐個擊破。只有找準對象,才能從一個小的缺口逐步深入到實質性的問題,比如,對官員的行為進行調查,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任何一個小問題的表面看似都不是問題,是偶然的現象,但偶然現象的背后有其必然性,小問題的背后隱藏著更大的問題。巡視調查可以不做記錄,可以匿名進行,讓官員們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談話,暢所欲言,可以借鑒心理學的訪談機制和環境,只要官員們都能放下心理防線,巡視工作會異常順利。雖然巡視組屬于“強勢地位”,但過于“強勢”反而會造成官員的逆反心理,由強變弱,由弱變強,這是符合事物的動態發展規律的,巡視工作需要的是官員和人民群眾的支持,由強變弱不是真正的變成了弱勢,而是希望作為相對“弱勢”的巡視組,得到更強大的官員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使巡視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巡視工作不僅需要強大的群眾基礎,還要注重自身的動態工作性質,因為巡視工作不是一個階段就結束的,還要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反饋和總結,對后一階段的工作進行預防和建設。但現在的巡視制度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談巡色變”的高壓機制,但反映問題只是巡視工作的前一階段,發現有問題的樹木只是巡視工作的一角,巡視工作更應該反映我黨中的優秀樹木,反映真正的廉政官員,優秀年輕干部。因此,巡視工作不僅要發現有問題的官員和干部,還應該發現和反映優秀的官員和干部。巡視制度也能成為一項鼓勵官員積極進取的制度,因為對于廉政的官員,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官員,我黨要給予大幅度的獎勵,讓巡視制度由被動的調查變為人們主動申報自己的事跡,成為官員發展的動力,而不是阻力,讓巡視制度成為我黨工作的動態防預機制,即“防護+預防”的機制。巡視工作不僅要查明現實的問題,還有針對某些問題的“萌芽”進行扼殺,巡視不僅是要解決過去長期積累的問題,還要有防微杜漸的功能,要預防以后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巡視工作的某一階段的結束并不是巡視工作的完結,這只是巡視工作的開始。因為如果某個巡視后的單位又出現問題,巡視組還要進行重復地審查,這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巡視組需要各個省市、單位的紀委、黨委等單位的配合,在巡視工作完成后,后續的工作由各地的紀委、黨委來繼續進行,巡視組不能因為工作任務繁重,就放棄巡視的“預防”機制。巡視工作不僅要“回頭看”過去的整改結果,還要“向前看”。巡視工作應該注重年輕官員的教育工作,這是為將來干部任用儲備新生力量做準備。因此,要對年輕官員進行教育和監督,把微小問題扼殺在談話中,不能讓小問題發展成大毒害。因為整片森林中,樹木的年齡是多層次的,樹苗、小樹、大樹、老樹、枯樹等等,面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官員,其監督方式和審查方式是不一樣的。枯樹連根拔起,茁壯的老樹如何修剪枝椏,小樹如何讓其正向生長,樹苗要保護其不被任何外在因素所破壞和侵蝕。
[1]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5,6,15, http://w w w.ccdi.gov.cn/
[2]許云昭強調:開拓創新 扎扎實實做好巡視工作. 新湘評論,2007(8):5-6.
[3]王宏亮. 將哲學思維貫穿到巡視工作的始終. 內蒙古日報(漢),2009 ,3,17 ,第007 版:1-2.
[4]從嚴治黨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5,3,25, http://w w w.ccd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