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圖書館 何旭友
?
試論新時期如何創新讀者服務策略
文/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圖書館 何旭友
【摘要】圖書館迫切需要改變原有傳統工作模式和理念,通過創新讀者服務,以應對各種媒介信息的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圖書館讀者服務現狀,然后提出創新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方法。
【關鍵詞】新時期;創新讀者服務
基于科技發展的信息化傳播技術,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作為傳統的信息存儲傳播渠道,圖書館受到了各種媒介信息的挑戰,因此迫切需要改變原有傳統工作模式和理念,以讀者服務為中心,從而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革,維持自身發展。
(一)信息網絡環境與圖書館的現狀。當代網絡環境,泛指通過電子通信形成的新型廣域網或產物寬帶網。當今網絡成為人們獲取有用信息的重要途徑,而其傳播速度之快也超乎原有想象。圖書館本身具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但是由于網絡信息的沖擊作用,圖書館不再是壟斷地位,各種網絡資源與其并重。圖書館原有的排序方法服務模式以及基礎設施已難以適應當前社會信息渠道的快速發展。當今環境下的用戶對于信息的需求開始呈現出各種個性化需求,從而對當今圖書館的定位構成了一定的功能性挑戰,但是同時也迫使圖書館形成了倒逼式的自我更新換代前進的動力,但該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管理和服務多個渠道力求轉變。
(二)圖書館的現代定位。電子信息化還沒有穩定成型之前,圖書館在信息傳播上具有穩固的話語權,而且沒有能與其抗衡的渠道。然而隨著當今電腦廣泛應用和通信科技的日益發展,文獻資源借助科技途徑得以實現方便快捷的傳播。信息呈現出自由和廣泛的渠道模式。圖書館在這種背景下優勢逐漸喪失,如若不改變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不斷充實自身的信息庫,則會流失原有的客戶。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背景環境下,圖書館必須要重視服務上的開拓創新來穩固舊客戶接納新客戶。
(一)擺正讀者位置是圖書館改革創新的基礎。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強調把讀者放在第一位,而管理要以讀者服務為中心。當兩者出現沖突的時候,應該要從讀者的角度去處理矛盾,要始終清楚,圖書館的生存土壤是眾多的讀者。服務模式和類型上的豐富化是擺正讀者重要性的首要措施,必須將服務至上的理念貫穿到所有工作中去。圖書館的信息共享性應該進一步加大,通過緊跟時代發展的節奏掌握讀者的思維動態,實時更新讀者的服務模式,且有必要研究各種讀者的心理,通過改革創新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基于網絡的快速信息發展使得現代的讀者更傾向于網絡信息的多樣性和速度性,而傳統圖書館并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因此應該著手加強圖書館網絡系統,通過創新使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夠更快捷、有效地支撐當前的網絡發展形勢。
(二)圖書館執行情報化是為讀者服務創新的重要渠道。傳統借閱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今用戶對圖書館定位的要求。只局限于傳統的文獻借閱方式,已經難以吻合當前的讀者需求,必須在信息的整合、特色服務以及傳輸方面有新的服務模式。要做到細致化的服務,了解更多的客戶需求,以及當前的動態信息,基于網絡時代的背景,更多地參與到信息時代的潮流中去找準自己該有的定位。同時根據自身的職業性特點,使得許多原有的服務觀念得到不斷地創新和改變。例如可以通過網絡系統建設圖書館的目錄信息檢索,使圖書館的目錄一目了然,方便讀者的文獻借閱預定、文獻借閱跟蹤、文獻網上傳輸。
(三)知識服務應該作為圖書館創新的重點。知識服務是指通過深度開發各種信息并加以運用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其服務對象往往是企業機關、科研人員或者相關科研組織。通過信息的解讀重構,并根據用戶的應用研究需求,予以最大的幫助。知識服務,通過全新的面貌參與多種學科的研究,提供知識信息更傾向于問題的解決。在各種環境背景下,有其廣闊的發揮作用的空間,從而體現了創新服務的特點。圖書館的長期發展和創新過程中,文獻服務的模式已經比較完善,發展空間并不是很大。但是基于文獻服務的知識服務,卻有相當的信息整合空間,但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提高信息時代的自我素養,具備迅速地發掘整合信息的途徑,才能發揮圖書館現代圖書館應有的知識服務特長。
(四)基于個人的特定信息研究可以作為圖書館新型的基礎服務。應該根據不同的信息模塊制定出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符合讀者全面信息化服務需求的研究。在舊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受限于信息技術的不成熟,使得這種模式沒有得到應有的推廣,而在信息化發展成熟的時代,應該將個人信息特點研究,作為重點發展渠道,使得個人信息的研究進一步縮短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及時動態地掌握和傳遞相關的信息,使得讀者能夠盡情享受網絡時代圖書館所帶來的資源共享樂趣。
作為傳統的信息存儲傳播渠道,圖書館受到了各種媒介信息的挑戰,應對新媒介信息傳播模式,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與時俱進,注重服務理念創新和技術創新齊頭并進。
【參考文獻】
[1 ]郭紹全.新閱讀時代圖書館的讀者群及其閱讀習慣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2(02).
[2]陳萍,李亞君.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軟硬件環境的深刻變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