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林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成都 610059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與探索
李東林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成都610059
巖土工程師的誕生離不開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的有效培養,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合格的畢業生務必要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文章通過分析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目標,對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策略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能力;培養
進入新世紀,人類社會發展至探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謀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新世紀。地球科學在人類社會有序健康發展中所起到的基礎性、先導性保障作用越來越明顯。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面臨解決環境、資源、工程等一系列問題的嚴峻考研,工程實踐能力需求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由此可見,對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展開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目標是:充分確立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定位;確定合理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打造一支專職與兼職相互融合、框架科學合理、基礎知識扎實、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構建囊括科技開發、實訓、科技服務功能的現代巖土工程中心;形成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全面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開放式辦學格局。
全面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在新世紀發展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大力進行改革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理論不斷優化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如何進一步促進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可以從以下相關內容展開:
(一)明確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思路
應用型本科教育作為培育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線高級技術人才的一類教育種類,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實踐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其定位相較于其他本科院校的類似專業存在一定的差異,將現代巖土工程施工崗位群對高級技術人才、個人發展的要求與需求作為目標,將教育面向未來、現代化、世界作為指導思想,明確科學的知識、理論框架,構筑積極促進能力強化、積極促進素質提升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經由培養模式、管理機制等創新實現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
(二)更新人才培養課程模式
更新人才培養課程模式,其中課程模式指的是課程內容、課程設置及課程組合結構的模式。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更新人才培養課程模式,應當將工作崗位實踐所需的基本素質、知識、技能作為前提,遵循能力循序漸進的人才培養規律,將專業應用能力培養作為引導,積極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改革實踐教學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課程實驗、工程實習及工程設計等內容,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學時相互比例應實現約40個百分點,具體而言:
1、課程實驗教學設計,依據單項工程設計、課內設計等建立設計體系,單項工程設計指的是相關實踐工程對應選取的理想技術設計方案;課內設計指的是提升以往課程作業綜合量,強化應用的一類形式,通常為相關技術手段、原理在實踐工程的應用。
2、實習教學,依據課程實驗、單項技術實習、畢業實習等建立實習體系,課程實驗指的是理論課堂教學期間的實踐引入,包括示范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等,結合實際情況對綜合性實驗項目予以確立;單項技術實習指的是統一獨立制定某些時間對相關不可或缺知識、技能等的強化訓練實習,就好比場地勘察實習、極端幾操作實習以及工程測量實習等;畢業實習指的是在相應工程現場開展綜合實踐,諸如施工管理、工程設計及經濟核算等。
(四)重視實習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憑借自身總結性、綜合性等特征,在教學環節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畢業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工作作風及認真嚴謹的端正態度,鍛造學生全面應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處理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獲取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因此,應當提升對實習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明確認識畢業設計是匯集學習、實踐、創新等的系統綜合教學環節,應當充分發揮其對學生所學知識成果全面檢驗的作用,實現對學生所學知識分析及處理工程實踐問題水平的全面考核。
總而言之,巖土工程師的誕生離不開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的有效培養,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合格的畢業生務必要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鑒于此,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目標,“明確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思路”、“更新人才培養課程模式”、“改革實踐教學”、“重視實習畢業設計”等,積極促進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
[1]蘇海,謝靜.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30):34-36.
[2]李振春,印興耀,孫成禹,曹丹平,黃建平,宋建國.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工程教育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地質教育,2013,(2):162-163.
[3]吳翔,賀冰新,張惠,鄭明燕.勘查技術與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知識體系與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35):71-73.
[4]唐洪,戴鴻鳴,王順玉,周彥,蔡正旗.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生產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34):57-58.
李東林,男,漢,學生,本科,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成都市,610059),地質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