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衡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
檔案館樹立文化服務形象
閆立衡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
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時代在前進,形勢在發展”,按說檔案部門所處的環境和面臨的任務近些年來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現實狀況是檔案部門似乎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為。目前我國檔案的文化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檔案的文化意義沒有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同,檔案館作為檔案事業的主體無疑具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必須樹立檔案館文化服務的新形象。
所謂文化形象是社會公眾對文化單位文化行為的認可。檔案法規定檔案館的“文化事業機構”的性質,實際上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將檔案館與機要部門、內部資料機構嚴格的區分開來,它是一種面向社會、面向大眾提供文化服務的事業機構。可是我國檔案工作至今尚未徹底擺脫其封閉性和附屬性的特征,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社會性和文化性。使檔案館從人們意識中的政府衙門轉變為文化便民機構,樹立檔案館的文化形象勢在必行。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文化資源,檔案需要為社會公眾廣泛接受,才能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動力。過去,檔案文化社會性差,表現出部門文化的特點,外人少有了解,沒有形成有利于檔案文化發展的社會環境。造成這種局面,檔案館難辭其咎,沒有很好地將檔案及檔案館工作對社會大眾進行宣傳,造成社會檔案意識薄弱。
檔案館建設,不能只從檔案館內部去進行建設,而應該站在社會和歷史的高度,從有利于檔案館文化功能的發揮上去進行檔案宣傳和建設。相信隨著檔案工作的發展,檔案和檔案工作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會日顯突出和重要,社會化程度會日益提高,將會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檔案、了解檔案,對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價值觀念發生新的變化,重新認識檔案和檔案工作對于我們現實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檔案工作不是中心,要圍繞中心,不是大局,要服務大局。從檔案工作與國家各項建設的關系來看,檔案工作處于服務地位,即為國家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資料,創造必要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也規定:“檔案和檔案工作必須面向社會,大力發展現代化國家檔案館事業,開放檔案,為社會各方面工作服務,不僅為社會當前的需要服務,而且為社會的長遠需要服務,為子孫后代服務。”
檔案館要樹立服務形象必須做到三個堅持,即要“堅持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為各級黨政機關服務,堅持為基層服務,堅持為群眾服務”。歸根結底,檔案館的服務應該面向社會。
我們的檔案界已經認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2005年10月10日至12日,第六次京津滬渝檔案學會學術工作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圍繞“公共服務與檔案館建設”的主題展開了研討。會議認為,公共服務與檔案館建設是城市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檔案館面向社會開展公共服務,不僅促進了自身建設,而且更重要的是親近了百姓,引起社會各方關注和充分肯定。一個城市的檔案館建設就應該是以人為本,使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都能認識、了解并樂于走進檔案館,從而加深對居住城市的認同感和親和力。
要樹立檔案館的服務形象,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是遠遠不夠的,要有走向大眾的實際行動,從而營造出檔案文化發展的良好的社會環境。長久以來我們檔案館的服務工作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一直在檔案館內部活動,從來沒有主動走出去,提供服務的廣度與深度以及質量等都還有極大的拓展余地。只是口頭、理論上反復強調檔案館的服務性是毫無意義的,要使人們真正認識到檔案館的文化服務性需要檔案工作者們實際工作的努力。為此,應該大力加強檔案館的資源建設;利用新技術,采用新理念來整合檔案信息資源;按系列、分層次地開發檔案信息資源,以適應社會各個層面的不同需要。總之,檔案館要創新服務機制,加強服務意識、開發服務內容、拓展服務渠道。
宏觀上,要確定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發展戰略,在檔案事業的規劃和建設中要確立省、市檔案館作為文化大省、文化大市重要標志的建設方針。檔案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對于企業來說,品牌是企業的生命;檔案館同樣應該增強自己的品牌意識,努力打造自己具有特色的館藏名牌,把各級檔案館建設成為一個集地方歷史文化、現代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強檔案館品牌。
檔案館建筑是檔案館的象征,代表了檔案館的形象,做好檔案館外形建設同樣有助于檔案館文化服務形象的樹立。很久以來我們的檔案館往往是夾雜在行政大院內部,被人們誤解為行政機關服務的附屬部門,使人們產生很強的威嚴感和距離感,不利于檔案館文化服務形象的建設。北京市石景山區檔案館結合周圍環境在館舍門口建了一座15米長的文化墻浮雕,雕塑畫面以上古結繩記事、甲骨雕刻、鐘鼎銘文、竹簡木犢和現代各種檔案載體的發展歷程為主線,在一面墻上濃縮了檔案載體的演變歷史,展現了檔案工作的發展歷程。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檔案歷史知識,提高了館舍建設的文化品位,彰顯出檔案館的文化功能,成為宣傳檔案歷史文化的亮點。上海市檔案館外灘新館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這是我們檔案界的驕傲。應該讓各地的檔案館都成為當地最值得去的地方,對人們產生吸引力,有利于實現檔案文化的價值。
檔案館作為集中保管和提供檔案為社會服務的公共文化機構,是用整體的形象向社會公眾展示檔案文化存在價值的最好載體,它的功能直接影響著檔案文化性體現和發揮的效果。
[1]方立霏.檔案文化產業建設構想.《檔案學通訊》,2003年第5期.
[2]鄭輝.發展檔案文化產業的對策.《中國檔案》,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