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璧依
當前共產黨員意識形態修養探究
姜璧依
共產黨員是馬克思主義實踐的主體,是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踐行者以及發展者。馬克思主義發展在任何時期都離不開共產黨員意識形態的堅定和堅守。隨著我國幾年來綜合國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幅度增強的同時,黨員的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了物質繁榮與精神追求失衡、缺乏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傳統文化在新時期下缺乏張力的問題,本文分別物質與意識均衡、堅定主體信仰、構建文化繁榮三個方面對這一系列困境的突破提供相應舉措。
馬克思主義 共產黨員 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是百年前在歐洲機器化工業生產方式取代傳統手工業生產方式的社會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關于社會發展的理論,蘇聯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引領,帶領廣大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執政至今已走過67年,近年來黨中央不斷強調黨員意識形態問題,先后開展的“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活動,旨在強化鞏固黨員意識形態安全。
2013年8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了意識形態的重要性。這表明了我黨意識形態問題在復雜的國際意識形態環境下格外重要,甚至關系到國家精神文明領域能否穩健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重視共產黨員意識形態修養刻不容緩。
第一,黨中央領導對于意識形態問題高度重視。自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黨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優良傳統,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入手點,努力提高新形勢下當領導意識形態的工作能力。[1]直到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強調意識形態工作在我黨乃至全國的重要性上可以看出,復雜的國際意識形態氣候下,我黨對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視程度達到了一定的頂峰。第二,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我國共產黨員意識形態發展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在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就是馬克思主義,而我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于主流意識形態依然保持著崇敬和依賴。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個階級是社會上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第三,我國共產黨員出現意識形態修養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精神文明呈現出了衰弱,尤其是受到利益、金錢、權利等因素干擾,黨員的意識形態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社會焦點問題暴露出了黨員缺乏對于意識形態危險的基本防范,對于消極意識形態傳播的抵抗能力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經濟上的成就不能掩蓋意識形態上的危機,尤其是黨員意識形態的危機。
(一)對于物質繁榮發展與精神文明追求之間存在失衡
新中國成立后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的探索中,黨帶領全國人民對于社會主義初步建設進行了諸多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生產力生產水平仍然落后。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致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改革開放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步,但共產黨員的精神文明追求出現了薄弱,特別是意識形態危機近年來日趨凸顯。對經濟領域的過度注重造成了對于意識形態方面的忽視,而物質利益本身容易給人帶來浮躁的功利性,也就產生了意識形態上的困境。央視著名主持人“辱毛事件”、黨員領導干部作風腐敗事件、共產黨員盲目追崇“鬼神”等有系列的負面新聞,都折射出當前共產黨員存在嚴重的意識形態危機。對物質豐富難以掩蓋“精神匱乏”。
(二)共產黨員缺乏對于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近年來不斷遭遇沖擊。共產黨員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存在嚴重的不足,很大一部分黨員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并沒有崇敬、依賴,只盲目追求個人利益。一些黨員無視黨的優良作風,甚至走上的貪腐的歧途中。2014年是我黨堅定不移整頓黨內腐敗,大力進行反腐倡廉的最為重要的一年。在2014年,中央紀委對涉嫌違紀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審查的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0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72萬件(次),立案22.6萬件,結案21.8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2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2萬人。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5.5萬人。全國法院系統審結一審貪污賄賂案件2.5萬件、瀆職侵權案件5500件。發揮行政監察監督作用,加大對失職瀆職行為問責力度,對2.1萬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共產黨員意識形態的引導力不足
文化與意識形態文化是人類為滿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成果,文化同時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軟實力。我國擁有悠久的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在共產黨員意識形態的引導力度并不明顯。一方面表現為共產黨員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存在欠缺。中國共產黨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探求與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幾乎是同時起步的,魯迅、胡適等人引領的新文化運動在我黨初級階段上的建設時期提供了強大的精神保障,自當時起,傳統文化發展時刻與我黨保持著一致的發展。但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影響力隨著物質的飛速發展而淡化,黨員的傳統文化教育趨于邊緣化。另一方面,社會道德滑坡現象嚴重,家庭矛盾、師生沖突、知識精英的抄襲行為、醫生與患者之間發生的系列爭執等社會問題。這些發生爭端的人們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其中不乏一些共產黨員,沒能發揮黨員應有的模范作用,暴露了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正在衰落。
探討共產黨員意識形態問題不能盲目借鑒過去蘇共的方式,關鍵要立足現實國情。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要保持與中國國情相符合,因此要站在宏觀領域,從經濟、政治、文化多方面多層次突破。
(一)平衡經濟與意識形態穩固發展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工作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這明確了黨的工作重心仍是在經濟建設上,同時要緊抓意識形態工作,黨員的意識形態工作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從哲學角度看,人類追求物質利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馬克思曾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4]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黨的工作重點,同樣,意識形態的發展也關系著國家社會乃至個人的全面發展。“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5]要平衡好經濟發展與意識形態發展,就不能忽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建設,具體做法應從各階層黨組織開始,堅持團結鼓勵,正面宣傳,積極展開各種形式的意識形態安全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各級黨組織開始重視黨員的意識形態安全,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
(二)堅定理想信念維護馬克思主義信仰
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曾發表了關于堅定理想與信念的重要講話,要求共產黨員務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這里要求的理想既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偉大理想更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則是指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和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維護。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6]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歷史悲劇已經警示了我們,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擁護者和社會主義社會的踐行者,如果喪失了馬克思主義信仰,過去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將不復存在。堅定理想信念,首先要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強化,加強黨員對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認識,用科學的思想武裝黨員的意識形態。其次加強黨性培養,充分發揮黨員的優良作風,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的方式對共產黨員的行為意識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規范。最后,要重塑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通過對于黨史學習等方式呼喚共產黨員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崇敬與信賴,減輕黨員意識形態中的物質利益性,增加黨員的精神文明。
(三)構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這些外來的價值觀同中國本土文化價值相互協調和平衡,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其首要任務是要在意識形態構建領域中使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走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強。文化自覺,即是要中華民族的文化有覺醒和覺悟;文化自信,即是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肯定及堅定;文化自強,是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最終目標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標志。當今世界中西方意識形態沖突日益嚴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在世界的影響地位已是刻不容緩。作為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國,民族文化多種多樣,這既是我國實現我國文化繁榮的優勢,也是我國文化最易被攻擊的弱勢。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7]實現文化自覺、文化自省、文化自信要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切入點,以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基本準則。以共產黨員為榜樣,帶領身邊群眾積極開展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群眾。近年來在我國社會中不斷涌起“國學熱”,經典的國學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總結與傳承,對于黨員和群眾的意識形態方面能起到積極引導作用。要積極吸收西方外來文化中的有利成分,抵制低俗文化,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必須要大力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今社會的作用,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深刻認知,這并不是機械的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更需要每一個共產黨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融入到日常行為中,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李麗,葛彥東.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意識形態建設的自覺自信與自強[J].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08):26~30.
[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
[3][5]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6]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03).
[7]習近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EB/OL].http://cpc.people.com.cn/ 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作者單位:黑龍江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姜璧依(1992-),女,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